英漢字典[ACADEMY]: 知識與培育殿堂

academy

academy

noun (countable)
UKəˈkæd.ə.miUSəˈkæd.ə.mi

a place of study or training in a special field, or an organiz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he arts, sciences, or letters

學院、研究院或專門教育、培訓機構;也可指一個學術或藝術領域的組織、協會。

例句

  1. She received a scholarship to attend a prestigious music academy.

    她獲得獎學金到一所享有盛名的音樂學院就讀。

  2. The academy focuses on developing advanced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renewable energy.

    該研究院主要致力於發展再生能源領域的先進研究。

  3. He spent four years training at the military academy before joining the armed forces.

    他在軍事學院接受了四年的訓練,然後才加入軍隊。

  4. Many renowned artists began their careers at this fine arts academy.

    許多知名藝術家都是從這座美術學院展開其藝術生涯。

  1. The academy offers specialized courses for aspiring filmmakers and directors.

    該學院為有志成為電影製片人或導演的人提供專業課程。

  2. As a member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academy, she participates in numerous research collaborations and policy discussions.

    作為國家科學院的一員,她參與了許多研究合作和政策討論。

  3. By partnering with leading global institutions, the academy aims to create an innov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that equips students with cutting-edge skills and fosters cross-cultural exchanges.

    透過與世界各地的領先機構合作,這家學院致力打造一個創新學習環境,使學生具備最尖端的技能,並促進跨文化交流。

  4. Founded over a century ago, the academy has evolved into a hub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artistic experimentation, attracting experts and enthusias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to collaborate on groundbreaking projects.

    這所學院成立於一百多年前,如今已發展成為跨學科研究和藝術實驗的中心,吸引全球的專家和愛好者前來共同參與具突破性的項目。

同義詞典
同義詞

使用方法

指專門從事學術或藝術培訓的機構或研究團體。

「academy」在英文裡多用於指代專門培養或研究特定知識、技能的組織或機構。無論是音樂學院、美術學院、軍事院校,還是一般的大專院校,都可歸入此範疇。在運用這個字時,你可以強調它本身帶有的『正式性』與『嚴謹度』,意味該機構不僅單純傳授基礎知識,更致力於發展理論、深化研究或培育人才。比如形容一所音樂學校時,若其課程涵蓋演奏技巧、音樂史以及演出經驗,你或可自豪地介紹:「She studies at a prestigious music academy, renowned for its rigorous training and masterclasses.」在學習策略或職業規劃方面,若你想突顯某機構是一個嚴謹的訓練環境,而且以系統化課程或研究為特色,就可用「academy」來提升該場所的權威感。例如:「He decided to enroll in a coding academy to fully immerse himself in software development.」藉此傳達那個單位的體系具深度與系統性,並非只提供短期工作坊或散亂課程。運用此字時,你亦可連結到『學術傳統』或『專業傳承』等意涵,強調其悠久歷史或在某個領域的領先地位。就算是新創產業,也可能以「academy」作為品牌名,象徵其雄心壯志和追求卓越的理念。同時,你也能透過「academy」凸顯該地方的『精英性』與『門檻要求』。若一所組織自我定位高端,專門甄選優秀學生或頂尖人才,稱之為「academy」能展示出其篩選過程具嚴謹標準。簡言之,要使用「academy」時,除了直譯成『學院』外,更可根據上下文突顯該場所的專門性、權威性與深厚學術根基,讓其他人感受到這個字蘊含的盛名與實力。

替代選項

如果想表達與「academy」相近,但側重略有不同的機構或觀念,可考慮下列詞彙:1. **institute**:常用於指某個領域的研究或專門教育機構,如理工、藝術或語言培訓。相較於「academy」,「institute」側重『研究』與『技術創新』,也可作為大學下轄的研究中心,強調科研或應用層面。 2. **university**:指包括多種學院(college/academy)的大型高等教育機構,往往涵蓋廣泛領域與學科。若想突顯多元綜合性與龐大規模,「university」更適合。 3. **college**:在英語世界,尤其美式英語環境中,有時可泛指大學或專科院校;也可能是一所大學下的系所(如商學院、教育學院),帶有『本專業領域』的聚焦感。 4. **conservatory**:此詞特別針對音樂、戲劇、舞蹈等藝術領域的培養機構,較強調表演類訓練與實踐技能。 5. **school**:範圍很廣,可包含幼稚園、小學、中學至職業訓練中心。若想帶出比較通用或基礎教育涵義,就能用「school」取代。 在實際使用中,你要先判斷該機構性質、學術深度與規模,再選出最適合的詞彙。譬如你打算突出某個組織的長期研究與實驗室貢獻,「institute」便比「academy」更貼切;倘若想展示該地吸納不同科系、千人師生、全球網絡合作,那麼「university」顯然更能匹配其多樣化。選詞時也別忘了文化背景,各地對相同詞彙的定義與期待程度可能不一,尤其在跨國或跨語言交流時,更要細心考慮對方的認知與教育制度差異,讓表達更精準到位。

寫作

若你正撰寫一篇文章或報告,想用「academy」一字來展現某組織或機構的專業與深度,首先可在開頭段落清晰點出該機構的核心領域與教學宗旨,例如強調它在科學研究、藝術塑造或人才培養上的影響力。接著,你可藉由「academy」凸顯其嚴謹教學環境與高標準師資,如「This academy upholds a tradition of academic excellence, with every instructor being a seasoned expert in their field.」如此能讓讀者感受到它與一般『補習班』或『興趣社團』的差異。另方面,在文章裡引入「academy」時,不妨補充該機構的課程架構、培育模式及歷史沿革。例如描述其在不同時期的轉型,如何因應產業變遷或社會需求而重新定位,顯示出它並非一成不變的傳統,而是能與時俱進、持續進化。你也能探討與此「academy」相關的成功案例,展示學員或畢業生在業界的傑出成就,進一步證明該處的教學與研究價值。假如你想藉寫作來說明自己在這所機構的學習歷程與收穫,可聚焦個人心得與轉變,包括成長階段中的挑戰與突破。最後,呼應全篇主旨,可提出對「academy」未來發展的看法,如國際合作、產學連結等,展現你既有實證又具前瞻思維的撰寫風格。整體來說,合理運用「academy」能帶出文章的專業度與深度,且清晰對比一般教育模式的不同之處,讓整篇寫作更富吸引力與說服力。

日常對話

在日常對話情境中,若你談起某間「academy」,想輕鬆解釋其性質與特色,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用『專門學校』、『培訓中心』或『高等學術機構』來切入,讓對方先獲得大概印象。比方說,當朋友問起「What’s that new academy you joined?」,你可以從課程類型、師資陣容、教學形式聊起,像:「Oh, it’s an arts academy focusing on contemporary dance and choreography. The instructors are all professionals from top troupes.」如此既讓對方明白機構特色,也能暗示其專業水準。有時你也可能想強調該機構比較嚴謹或精英化,就可在談話中提及錄取標準或密集訓練。例如:「They have an intense audition process—only a few get accepted each season.」這樣能營造一種『高門檻、重篩選』的氛圍。如果你只是想分享自己目前忙於課程或覺得學習壓力頗大,也可在好友間坦白:「I’ve been swamped with assignments at the academy—didn’t expect it to be this intense!」在輕鬆場合裡,「academy」或許聽來有點正式,但並不代表談話就要一板一眼。你可將它跟一些個人感受相結合,展現幽默或誇張效果,例如:「I’m practically living at the academy these days—my backpack is heavier than me!」。透過此種方式,你既能讓聽者瞭解你的忙碌,也巧妙凸顯該機構課業繁多、要求嚴苛。總之,只要注意語氣與上下文對象,「academy」在日常對話中仍能活用,並為你的表達增添一定的專業層次感。

詞源

「academy」一詞源自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Plato)所創辦的學園「Akadēmia」,該學園位於雅典城外的橄欖林,相傳是為了紀念英雄「Hekademos」或「Akademos」而得名。此地原本是一座神聖的園林,柏拉圖在此設立講學處,與學生進行哲學思辨與討論。該學園被視為西方最早的高等教育及研究機構之一,在人類知識史上有著深遠影響。隨著古希臘文化向羅馬及中世紀歐洲擴散,拉丁文將這個詞音譯為「academia」,逐漸演變成現代歐洲語言裡「academy」的雛形。中世紀後期到文藝復興時期,歐洲許多貴族與知識分子開始創立各種學術協會或藝術團體,常沿用「academy」之名,以標榜傳承古希臘的哲學精神與理性探究氛圍。這些機構以論文發表、講座討論或展演交流為中心,凝聚了當時最傑出的思想與才能,不斷推動藝術、科學及人文發展。例如在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佛羅倫斯成立了專門研討柏拉圖思想的「柏拉圖學院」(Platonic Academy),並誕生了不少藝術巨匠與哲人。及至現代,「academy」的意涵已走出古希臘原始形態,遍及全球各種高等教育體系、研究機構及藝術院校,同時亦衍生出許多延伸用法,如軍事院校、警察學院、體育學院等。不論其規模或範疇,「academy」往往代表著某種專業深度與嚴謹訓練,也彰顯一個群體對知識與文化的追求,以及持續傳承的使命感。

開心的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
可用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