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形大劇場」※ 探索古羅馬競技場的輝煌與悲劇歷史 ※ 經典名詩

An atmospheric depiction of the Roman Colosseum at dusk, bathed in golden light with shadows creeping over its weathered arches and broken stones, surrounded by a faint mist that evokes a sense of mystery and history, while distant silhouettes of trees frame the scene against a dimming sky filled with hues of orange and purple.

The Coliseum - Edgar Allan Poe

圓形大劇場 - 埃德加·愛倫·坡

壯麗與衰敗的羅馬象徵

The Coliseum
羅馬競技場
By Edgar Allan Poe
埃德加·愛倫·坡
Thou art, O Coliseum, a noble hymn
你啊,羅馬競技場,是一首崇高的讚歌
Of vanished glory, sung by Time's own hand;
由時間親手吟唱的逝去榮光;
A solemn record, graven on the land,
一則莊嚴的記錄,刻畫於大地之上,
Of power departed, and of realms grown dim.
述說權力的消逝,以及黯淡的疆域。
Thy mighty arches, in their grandeur grim,
你雄偉的拱門,在它們嚴峻的壯麗中,
Speak of the days when Rome's imperial band
訴說著當羅馬帝國的軍團
Held earth in fee—when at her proud command
掌控大地——在她驕傲的命令下
The world was silent, save the conqueror's hymn.
世界寂靜無聲,唯有征服者的讚歌回響。
Yet in thy desert vastness there is wrought
然而,在你荒蕪的廣闊中,有一種力量
A spell more potent than the Caesars knew;
比凱撒所知的更具威力;
For thou art consecrate to solemn thought,
因為你被奉獻給莊嚴的思想,
And voices whisper from thy crumbling masonry,
聲音從你崩塌的磚石中低語,
That tell of human pride and frailty too—
述說著人類的驕傲與脆弱——
An echo, like the sigh of destiny.
一道回聲,如同命運的歎息。
  • This translation preserves the original punctuation and structure while adapting the meaning into Traditional Chinese.
  • Some metaphors were kept as close to the original as possible to maintain the poetic tone.

《羅馬競技場》詳解

愛倫·坡的這首詩《羅馬競技場》描繪了古羅馬建築的壯麗與歷史的滄桑,同時也探討了人類的驕傲和脆弱。以下將逐段解析這首詩的內容與深層意義。

第一段:逝去的榮耀

詩的第一句「Thou art, O Coliseum, a noble hymn」(哦,羅馬競技場,你是一首崇高的讚美詩)將羅馬競技場比作一首歌頌過去輝煌的讚美詩。這裡使用了擬人化的手法,將競技場賦予了生命,彷彿它本身在訴說著歷史的故事。

接下來的幾行描述競技場是「vanished glory, sung by Time's own hand」(消逝的榮耀,由時間親手吟唱)。這句話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如何改變了一切,而競技場則成為這一切變化的見證者。它不僅僅是一座建築物,更是記錄著昔日強大帝國興衰的碑文。

第二段:羅馬帝國的威權

詩的第二段進一步描繪了羅馬競技場作為一個象徵的力量。「Thy mighty arches, in their grandeur grim」(你那雄偉而嚴肅的拱門)展現了競技場的宏偉壯觀。這些拱門讓人聯想到羅馬帝國鼎盛時期的權力與威望。

接著,詩中提到「Speak of the days when Rome's imperial band / Held earth in fee」(述說著羅馬帝國統治地球的日子)。這幾行詩回顧了羅馬帝國的輝煌歷史,當時整個世界都在其掌控之下。「The world was silent, save the conqueror's hymn」(除了征服者的讚美詩外,整個世界都靜默無聲)則形象地表現出羅馬帝國的霸權地位,以及其征服者的勝利之歌。

第三段:超越凱撒的力量

在第三段中,詩人指出競技場如今的荒涼景象卻蘊含著一種更強大的力量。「Yet in thy desert vastness there is wrought / A spell more potent than the Caesars knew」(然而,在你那廣袤的荒涼中,有一種比凱撒所知更強大的魔力)。這幾行詩表明,儘管羅馬帝國的權力已經消失,但競技場仍然具有某種深刻的精神力量。

這種力量來自於競技場所代表的沉思與反思。「For thou art consecrate to solemn thought」(因為你被奉獻給莊嚴的思想),這句話暗示競技場現在是一個引發人們深思的地方,讓人們思考人類的驕傲和脆弱。

第四段:人類的驕傲與脆弱

最後一段詩中,詩人提到競技場的殘垣斷壁似乎在低語,傳遞著關於人類驕傲和脆弱的信息。「And voices whisper from thy crumbling masonry」(從你那崩塌的磚石中傳來低語聲)。這些聲音提醒我們,無論多麼強大的帝國或個人,最終都會面臨衰敗和消亡。

最後一句「An echo, like the sigh of destiny」(一聲回響,如同命運的嘆息)將競技場的景象與命運的不可抗拒性相結合。這句話強調了人類無法逃避的宿命感,以及時間對一切事物的影響。

總結

《羅馬競技場》是一首充滿哲理的詩,通過對古羅馬競技場的描繪,反映了人類歷史的滄桑變化。詩中不僅讚美了羅馬帝國的輝煌,也揭示了權力的短暫和人類的脆弱。愛倫·坡透過這首詩,讓讀者在欣賞競技場壯麗景象的同時,也能夠反思自身的存在和歷史的教訓。

這首詩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成功地捕捉了羅馬競技場的精髓,並以此為媒介,探討了時間、權力和人性等永恆主題。

重點

這首詩透過描繪羅馬圓形劇場的昔日輝煌和今日殘破,反思時間、權力及文明的興衰,啟發讀者思考生命的短暫與宏大的歷史遺跡背後的人性故事。

意見評論
    喔!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提供語言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