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ircus Animals' Desertion - W.B. Yeats
马戏团动物的逃离 - W.B. 叶芝
The Circus Animals' Desertion - W.B. Yeats
马戏团动物的逃离 - W.B. 叶芝
这首诗是爱尔兰著名诗人W.B.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创作的一首反思自身创作历程和内心世界的作品。通过对自己过去创作主题的回顾与剖析,诗人表达了对灵感枯竭、艺术追求的复杂情感以及最终回归内心真实感受的深刻领悟。
在诗的第一段中,叶芝描述了自己为了寻找创作主题而徒劳无功的经历。“我寻求一个主题,却徒劳无获,连续六周每日如此。”这里的“徒劳”不仅指外在的努力没有结果,更暗示了内心的迷茫与失落。他提到“也许最后,作为一个破碎的人”,表明岁月流逝和生命经验让他感到疲惫不堪,但即便如此,他仍需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
接着,“冬夏直至老年开始,我的马戏团动物都在展出”,这里“马戏团动物”象征着诗人过去的创作灵感和想象力。这些形象包括“踩高跷的男孩、闪亮的战车、狮子、女人等等”,它们代表了叶芝早期诗歌中的各种意象和故事,如神话传说、英雄事迹等。然而,现在这些曾经鲜活的形象似乎已不再吸引他。
第二段中,叶芝列举了一些旧的主题,比如“首先,那个海骑士奥辛被引领着穿过三个迷人的岛屿”。这些岛屿代表着寓言般的梦境,其中包含“虚妄的欢乐、虚妄的战斗、虚妄的安息”。这些主题虽然可以装饰古老的歌曲或宫廷表演,但对于诗人来说,他已经不再关心这些表面的东西。
他坦承:“我渴望的是他仙女新娘的怀抱。”这说明诗人意识到自己过去的作品更多地关注形式和技巧,而忽视了内心深处真正的情感需求。
第三段提到了另一个重要的作品《凯瑟琳伯爵夫人》。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因怜悯而牺牲了自己的灵魂,但最终天堂干预拯救了她。叶芝认为,这种狂热和仇恨曾一度控制了他的思想,但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这个梦本身很快占据了我所有的思考和爱。”这句话揭示了诗人如何被自己的创作所吸引,甚至超越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第四段继续探讨创作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当傻瓜和盲人偷走面包时,库丘兰与无法驾驭的大海搏斗。”这些情节充满了心灵的奥秘,但叶芝指出,“最终还是那个梦本身使我着迷。”
他认为,角色通过某个行为孤立出来,从而占据当下并主导记忆。舞台上的演员和布景吸引了他的全部热爱,而不是那些他们所象征的事物。这反映了诗人对艺术形式本身的执着,而非其背后的意义。
最后一段中,叶芝表示那些曾经令他着迷的形象如今已经枯萎或几乎遗忘。“盲目的、愚蠢的、快乐的、严肃的,所有那些泥沼或鲜血的复杂性,或是奇妙的幻影,我都看到了。”这些形象虽然丰富多样,但现在已经失去了吸引力。
“现在我的梯子没了,我必须躺下,在所有梯子开始的地方,那颗心的肮脏破烂骨头店。”这里的“梯子”象征着通往灵感和创造力的途径,而“肮脏破烂骨头店”则比喻内心深处最原始、最真实的情感。叶芝意识到,只有回到内心最本真的地方,才能找到新的创作源泉。
《马戏团动物的逃遁》不仅是叶芝对自己创作生涯的回顾,更是他对艺术本质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过去作品的重新审视,他认识到真正的创作动力来自于内心的真实感受,而非外在的形式和技巧。这种回归内心的觉悟,使他在晚年依然能够保持创作的热情和深度。
这首诗通过描绘马戏团动物的逃离,象征了诗人晚年创作灵感的枯竭和对过去幻想破灭后的痛苦;它提醒我们,当外在表达失效时,回归内心的本真或许能寻得救赎。叶芝以深刻的自省态度剖析了自己的艺术生涯,并揭示了人类普遍的精神危机,引导读者思考如何面对生命中的失落与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