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9月」※ 葉慈對愛爾蘭文化與政治變遷的深刻反思 ※ 經典名詩

A somber Irish landscape with old traditional buildings fading into a modern city skyline, symbolizing the loss of cultural heritage amidst industrial progress. The mood is melancholic, with soft rain falling and a vintage book lying open on a stone pathway.

September 1913 - W.B. Yeats

1913年9月 - W.B. 葉慈

愛爾蘭歷史變革中的沉思與哀愁

What need you, being come to sense,
你既已恢復理智,還需要什麼呢,
But fumble in a greasy till
只不過是在油膩的錢櫃裡摸索,
And add the halfpence to the pence
把半便士加到便士上,
And prayer to shivering prayer, until
把祈禱加到顫抖的祈禱上,直到
You have dried the marrow from the bone?
你吸乾了骨髓?
For men were born to pray and save:
因為人天生就該祈禱與儲蓄:
Romantic Ireland's dead and gone,
浪漫的愛爾蘭已經消逝,
It's with O'Leary in the grave.
它隨著奧利瑞長眠於墓中。
Yet they were of a different kind,
然而他們卻是另一種人,
The names that stilled your childish play,
那些讓你兒時遊戲停下的名字,
They have gone about the world like wind,
他們像風一樣走遍世界,
But little time had they to pray
但他們很少有時間祈禱,
For whom the hangman's rope was spun,
絞刑吏的繩索為誰而織,
And what, God help us, could they save?
上帝保佑,他們又能拯救什麼?
Romantic Ireland's dead and gone,
浪漫的愛爾蘭已經消逝,
It's with O'Leary in the grave.
它隨著奧利瑞長眠於墓中。
Was it for this the wild geese spread
難道就是為了這個,野雁才展開
The grey wing upon every tide;
灰色的翅膀飛越每一道潮汐;
For this that all that blood was shed,
為了這個所有的血才流盡,
For this Edward Fitzgerald died,
為了這個愛德華·費茲傑拉德犧牲,
And Robert Emmet and Wolfe Tone,
還有羅伯特·埃米特和沃爾夫·托恩,
All that delirium of the brave?
所有勇士們的狂熱?
Romantic Ireland's dead and gone,
浪漫的愛爾蘭已經消逝,
It's with O'Leary in the grave.
它隨著奧利瑞長眠於墓中。
Yet could we turn the years again,
然而我們若能再次回轉歲月,
And call those exiles as they were,
並喚回那些流亡者如當初一般,
In all their loneliness and pain
在他們所有的孤獨與痛苦中,
You'd cry “Some woman's yellow hair Has maddened every mother's son“ –
你會喊道:「某個女人的金髮使每個母親的兒子都瘋狂」——
They weighed so lightly what they gave.
他們如此輕易地付出了生命。
But let them be, they're dead and gone,
但讓他們安息吧,他們已經死去並消逝,
They're with O'Leary in the grave.
他們隨著奧利瑞長眠於墓中。
  • 本詩翻譯力求保留原意及語氣,部分詞彙如 'greasy till' 譯為「油膩的錢櫃」以表達貪婪之意。
  • 「wild geese」指代歷史上的愛爾蘭流亡者,因此翻譯為「野雁」。
  • 最後一段中的「Some woman's yellow hair」暗示情感糾葛,翻譯時保持隱喻形式。

詩作背景與主題

《1913年9月》是愛爾蘭著名詩人W.B.葉慈(William Butler Yeats)創作的一首詩,寫於1913年。這首詩反映了葉慈對當時愛爾蘭社會的失望和不滿,特別是針對都柏林勞工爭議期間商業階層的態度。詩中表達了對過去愛爾蘭英雄主義精神消逝的惋惜,以及對現實社會物質主義盛行的批判。

第一段解析

開篇描繪了當代愛爾蘭人的生活狀態:人們只顧著在油膩的錢櫃裡摸索,將半便士和便士加在一起,機械地重複祈禱。這裡使用了"greasy till"(油膩的錢櫃)這個意象來象徵商業社會的庸俗和物質主義。"dried the marrow from the bone"(從骨頭裡榨乾骨髓)則形象地表現了人們過度追求物質利益的現象。

最後兩行"Romantic Ireland's dead and gone, It's with O'Leary in the grave"成為全詩的主旋律,反覆出現。O'Leary指的是John O'Leary,一位愛爾蘭民族主義者,他的去世象徵著浪漫愛爾蘭精神的消逝。

第二段解析

詩人在這一節回顧了愛爾蘭歷史上的英雄人物。這些人名曾讓孩童停止玩耍,他們像風一樣走遍世界,但卻沒有時間祈禱,因為他們面臨著絞刑架的威脅。這裡暗示了那些為愛爾蘭獨立奮鬥的革命者們所面臨的危險和犧牲。

"What, God help us, could they save?"這句反問強調了這些革命者在當時嚴峻形勢下能夠拯救的事物是多麼有限,凸顯了他們所處的困境。

第三段解析

這一節追溯了愛爾蘭歷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wild geese"指17世紀末離開愛爾蘭的士兵,他們在海外繼續為自由而戰。Edward Fitzgerald、Robert Emmet和Wolfe Tone都是為愛爾蘭獨立獻身的著名革命家。

"All that delirium of the brave"(所有那些勇士的狂熱)概括了這些革命者的激情和奉獻精神,與當代社會的冷漠形成鮮明對比。

第四段解析

最後一節假設能夠讓時光倒流,喚醒那些流亡者。"Some woman's yellow hair Has maddened every mother's son"引用了傳統民謠的元素,暗示這些革命者可能因愛情或個人情感而投身革命事業。

然而,詩歌以更為平靜的語氣結束:"But let them be, they're dead and gone, They're with O'Leary in the grave."這表明詩人最終接受了這些英雄已經逝去的事實,他們的精神已隨他們一同埋葬。

藝術特色與影響
  • 反覆手法: "Romantic Ireland's dead and gone, It's with O'Leary in the grave"在每一段結尾重複出現,強化了主題,營造出一種悲愴的氣氛。
  • 對比手法: 詩中不斷對比過去的英雄主義和當下的物質主義,突出了社會價值觀的轉變。
  • 歷史典故: 使用大量愛爾蘭歷史人物和事件,使詩歌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
  • 語言特色: 既有日常生活的具體描寫(如"greasy till"),又有抒情性的表達,形成了獨特的藝術效果。
社會意義與影響

這首詩不僅是對當時社會狀況的批判,也反映了葉慈對愛爾蘭民族主義運動的複雜態度。他既讚美過去的革命精神,又對當代民族主義運動中的某些趨勢持保留態度。這種矛盾心理使這首詩具有更深層次的思想內涵。

《1913年9月》被認為是葉慈最具代表性的政治詩之一,它記錄了一個重要的歷史時刻,同時也展現了詩人對愛爾蘭民族命運的深刻思考。即使在今天,這首詩仍然具有現實意義,提醒人們不要忘記理想和精神價值的重要性。

重點

這首詩表達了葉慈對於愛爾蘭在商業化和現代化浪潮中失去傳統價值及精神的悲痛,他透過強烈的情感和犀利的文字呼喚讀者重視民族靈魂與文化的延續,並探討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

意見評論
    喔!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提供語言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