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門太守行」※ 邊塞征戰中浩氣長存的壯麗篇章 ※ 經典名詩

The Governor of Yanmen Pass

雁门太守行 - 李贺

鐵騎寒風下的邊關血勇讚歌

黑雲壓城城欲摧,
Black clouds press down on the fortress, as though it would collapse,
甲光向日金鱗開。
Armor gleams in the sunlight, its golden scales shining like dragonscale,
角聲滿天秋色裡,
Bugle blasts resound through the autumnal sky,
塞上燕脂凝夜紫。
Where frontier sands are stained crimson, congealing into a purple hue by night.
半卷紅旗臨易水,
A half-furled red banner rises by the banks of the Yi River,
霜重鼓寒聲不起。
Heavy frost numbs the war drums, stilling their thunderous beat.
報君黃金臺上意,
In answer to the summons from the golden terrace,
提攜玉龍為君死。
We brandish jade-bladed swords and pledge our lives to you.

《雁門太守行》是李賀描繪邊關軍旅生活的代表作之一。詩的開篇以「黑雲壓城城欲摧」點出戰雲密布、情勢緊迫的氛圍,瞬間將讀者帶入緊張驚險的戰爭場景。接著,陽光下金光閃爍的甲胄、遍布冷峻秋色的關塞,以及夜間蒼涼的鼓聲,都營造出一幅強烈對比、充滿悲壯色彩的邊境畫面。

詩中多處使用誇張、具視覺衝擊力的辭彙,像「金鱗開」「燕脂凝夜紫」等,不僅展現李賀擅長瑰麗想像的風格,也使戰爭的血腥與寂靜的對比更為鮮明。整首詩扣緊「守邊禦敵」的主題,將視覺、聽覺與心境互相交織,讀來讓人彷彿置身冷冽風沙之中,感受登陣英勇與生死交關。

在這種刀光劍影、萬分危急的景象裡,詩人也突出了守邊將士視死如歸的剛烈意志:為了響應「黃金臺」的召喚,義無反顧地提劍殺敵,誓與邊關共存亡。李賀透過氣勢磅礡的意象,表達對英雄情懷的讚頌,並借激昂的筆調傳遞一種「忠義赴難」的精神。在浪漫瑰奇的字句之下,詩人既展現個人雄奇的才情,也凸顯了唐代尚武精神以及邊塞詩獨有的悲壯境界。

重點

一、以濃烈的意象描繪邊關戰爭的壯闊與淒絕。
二、「黑雲壓城」「角聲滿天」等句突顯緊迫而雄偉的氣勢。
三、結尾以「玉龍」象徵守邊將士的決心與犧牲精神。
四、整首詩體現李賀浪漫奇崛的文風與唐代邊塞詩的昂揚悲壯。

意見評論
  • 章炳維柔惠欣

    用詞大膽卻收放自如,李賀在詩裡展現的意象豐富得好似一場華麗的死亡芭蕾,殘酷之餘也令人著迷。

  • 惠雯

    我特別愛這首詩最後的收束,餘韻深沉,好似戰旗徐徐收起,戰後的塵埃仍在飄散。

  • 怡如

    在〈雁門太守行〉裡,李賀把邊塞的雄壯與悲涼融會得淋漓盡致,如同一幅鐵馬冰河圖。

  • 柯語嫣

    我特別欣賞他營造的色彩與聲響,例如「黃塵」,「角聲」,讓讀者同時感受視覺與聽覺的衝擊。

  • 潘孟暉

    最後讀完時,那股戰場硝煙的氣味仍舊縈繞,詩的張力也久久不散。仿佛每個字句都在警醒人們:和平得來不易,古今莫不如是。

  • 嵇雪柔欣沛藍

    「角聲滿天秋」等字句裡的涼意,彷彿從紙面上滲出,讓人感到一種來自晚秋邊地的孤絕。

  • 洪芷晴

    中短篇幅卻像迅猛一擊,將邊關激戰的圖景快速定格,讓人讀完心跳加速。

  • 賴昀真璐香菱

    看過一些樂團嘗試將古詩入詞,以搖滾或重金屬詮釋〈雁門太守行〉,那種結合古典與現代衝撞的感覺,反而讓這首詩的金戈味更加濃烈,與今日樂壇能產生另類共鳴。

  • 魏心怡

    現代不少國家都在軍備競賽,讓人不禁想到詩中「黑雲壓城」的壓迫感,似乎暗示著人類長久以來對衝突與災難的焦慮。

  • 曾俊偉

    整篇不長,卻有如颶風掃過,讓人讀完還能感覺心頭陣陣震撼。

  • 志偉

    短短數行就刻畫出敵勢逼近、城池危急的畫面,像電影鏡頭快速切換般強烈。

  • 宛真

    詩句彷彿化作戰鼓聲響,敲打讀者內心,讓人彷彿隨著鐵騎衝鋒陷陣。

  • 張志強

    近來也常見遊戲開發商把唐詩元素融入戰略遊戲,若〈雁門太守行〉成為遊戲的背景,必定能增加史詩般的沉浸感。

  • 烏來瀑溫泉原住民風讚

    有人說李賀是「詩鬼」,在這首詩裡,確實能感受到他偏愛鮮明、怪誕而又雄壯的描寫,將邊塞詩歌推向一個氣勢磅礴的境界。

  • 屏東海館帶魚群彩紛奇

    唐詩中寫邊塞的作家很多,像王昌齡、岑參等,也常描繪戰場風雲。但李賀筆下更多幾分殘酷美感,彷彿在滲血的夕陽裡仍閃耀奇異色彩。

  • 人生得意盡歡使金樽空

    整首詩處處瀰漫刀光劍影,然而李賀能透過精妙的語言給予深刻的藝術震撼。

  • 趙子淇佩玲妙

    透過「日色欲盡花含烟」等形容,能看出李賀對細節的敏銳觀察。日落花朵與吞吐煙霧的意象,將戰爭詩意化到令人驚嘆。

  • 江妍欣

    詩人一向以奇崛見長,這首更顯現他對戰爭場景的氣勢描繪,讓人讀來不禁熱血沸騰。

  • 士林官邸瑰展芳香鼻漫

    若把它跟李賀的〈李憑箜篌引〉做對比,後者偏重幽魅神秘,前者則偏於熱烈悲壯,風格截然不同,卻都展現李賀筆鋒的強烈衝擊力。

  • 曾穎心

    最近網路上有人討論「英雄主義」與「愛國情懷」,讀到〈雁門太守行〉時,突然覺得古人在戰火交織的時代裡,早已把那種情感刻畫到極致。

  • 章炳維柔惠欣

    當年讀書時被〈雁門太守行〉的開篇直接震懾住,仿佛一瞬間就被拉進戰場硝煙裡。

  • 汪柏岳真詩瑤

    前陣子看到電視新聞報導自然災害導致鄉鎮陷入緊急狀態,讓我想起詩中「黑雲壓城」的意象,那種無可抗衡的壓迫感令人悸動。

  • 楊丞琳元發展唱演棒棒

    我每次讀到「雁門太守行」,腦中就浮現峭壁耸立、戰旗獵獵的恢宏場景。

  • 柯曜任

    若對比李白的邊塞詩,李白更浪漫,李賀則更寫實與震撼,宛如一幅用濃墨重彩描繪的修羅戰場。

  • 吳巧柔真意心

    想起近期許多國家局勢動盪,戰火不斷,讀到李賀在〈雁門太守行〉裡對邊塞苦戰的刻畫,格外感慨,彷彿古今同嘆。

  • 郭采潔時尚力席捲流圈

    想起前陣子國際體育賽事中,各國選手奮力拼搏的場面,也宛如這首詩中的拼殺與凌厲。不同時代、不同形式,卻都展現人類對勝利與保家衛國的渴望。

  • 淑華

    有人形容〈雁門太守行〉像一首邊關悲歌,也有人視它為戰神之曲,兩者都不為過,因為李賀確實在詩裡詮釋了悲壯與嗜血的對撞。

  • 藍心怡薇光成

    雖然是描寫邊塞戰況,但同時蘊含著對家國的深切關懷,讓詩在悲壯之中也有一絲温情流動。

  • 淑華

    「黑雲壓城城欲摧」一句讓人聯想到滂沱來襲的陰鬱天幕,李賀用簡潔文筆就刻畫出萬鈞壓力。

  • 宏傑

    讀李賀的作品常能感受到他獨到的想像力與用字,這首〈雁門太守行〉同樣展現他看似粗粝卻精巧的詩藝。

  • 汪柏岳真詩瑤

    有時候覺得這種冷厲的氣質,就像現代某些戲劇或電影的配樂,充滿衝突與爆發力,一旦投入便很難抽離。

  • 趙子淇佩玲妙

    李賀寫此詩時年紀並不大,卻能在筆下塑造如此老成的戰場氛圍,令人驚嘆他先天的文學奇才。

喔!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提供語言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