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tolen Child - W.B. Yeats
被偷走的孩子 - 威廉·巴特勒·叶芝
The Stolen Child - W.B. Yeats
被偷走的孩子 - 威廉·巴特勒·叶芝
这首诗是爱尔兰诗人W.B.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创作的一首抒情诗,名为《被偷走的孩子》(The Stolen Child)。它以一种梦幻般的语言和节奏感强烈的韵律,描绘了精灵世界对一个孩子的诱惑。通过丰富的意象与重复的召唤,叶芝表达了现实世界的痛苦和幻想世界的逃避之间的对比。
诗歌开篇描绘了一幅自然风景画:“Where dips the rocky highland / Of Sleuth Wood in the lake”(在斯鲁伍德岩石高地浸入湖泊的地方),这里的“Sleuth Wood”是一个虚构的地名,给读者营造出一种神秘感。接着,“There lies a leafy island”(那里有一个绿叶覆盖的小岛),这个小岛成为了精灵们的藏身之地,充满了奇幻色彩。
诗中提到的“flapping herons”(拍打翅膀的苍鹭)和“slow water rats”(缓慢的水鼠)为画面增添了生命力,而“faery vats”(精灵的桶)则暗示着这里是一个远离人类喧嚣的世界。“Full of berries / And of reddest stolen cherries”(装满了浆果/还有最红的偷来的樱桃),这些细节进一步强调了这个世界的丰富与诱人。
“Come away, O human child! / To the waters and the wild / With a faery, hand in hand”(快来吧,哦,人类的孩子!/到水边和旷野去/与精灵手牵手),这一段副歌反复出现,构成了整首诗的核心主题——逃离现实,进入一个无忧无虑的仙境。
“For the world's more full of weeping than you can understand”(因为这个世界比你能理解的还要充满哭泣),这句话揭示了现实世界的苦难,以及为何孩子会被引诱离开。
接下来的段落继续描述精灵们的生活:“Where the wave of moonlight glosses / The dim grey sands with light”(月光波浪照亮昏暗灰色沙滩的地方),这里的光影效果让整个场景显得更加迷人。
“Far off by furthest Rosses / We foot it all the night”(在最远的罗斯旁边/我们整夜跳舞),展示了精灵们狂欢的夜晚生活。“Weaving olden dances, / Mingling hands and mingling glances”(编织古老的舞蹈/交织双手也交织目光),这种互动体现了他们之间的和谐与快乐。
“Till the moon has taken flight; / To and fro we leap / And chase the frothy bubbles”(直到月亮飞走;/我们来回跳跃/追逐泡沫泡泡),再次突出了这个世界的轻松愉快,与现实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段将视角转向了山间溪流:“Where the wandering water gushes / From the hills above Glen-Car”(在格伦卡山上流淌的泉水涌出的地方),这里的“Glen-Car”同样是虚构的地名,增加了神秘感。
“In pools among the rushes / That scarce could bathe a star”(在芦苇丛中的池塘里/几乎无法沐浴一颗星星),这句使用了夸张手法来形容池塘的清澈与宁静。
“We seek for slumbering trout / And whispering in their ears / Give them unquiet dreams”(我们寻找沉睡的鳟鱼/并在它们耳边低语/给予它们不安的梦),表现出精灵们调皮的一面。
“Leaning softly out / From ferns that drop their tears / Over the young streams”(轻轻地从蕨类植物中探出身子/那些滴下泪珠的蕨类/悬挂在年轻的溪流之上),这段文字富有诗意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细腻情感。
最后一段讲述了孩子即将离开人类世界的情景:“Away with us he's going, / The solemn-eyed:”(他将随我们而去,那双严肃的眼睛:),这里的“solemn-eyed”可能意味着孩子已经意识到即将到来的变化。
“He'll hear no more the lowing / Of the calves on the warm hillside”(他再也听不到温暖山坡上小牛的叫声),以及“Or the kettle on the hob / Sing peace into his breast”(或者炉灶上的水壶/唱着和平进入他的胸膛),这些日常生活的细节象征着孩子将要告别的一切。
“Or see the brown mice bob / Round and round the oatmeal chest”(或看到棕色的老鼠蹦跳/围绕燕麦箱子转圈),这是对平凡家庭生活的最后回忆。
最终,孩子还是选择了跟随精灵离去:“For he comes, the human child, / To the waters and the wild / With a faery, hand in hand”(因为他来了,人类的孩子,/到水边和旷野去/与精灵手牵手),完成了从现实到幻想的转变。
《被偷走的孩子》不仅是一首关于诱惑与逃离的诗,也是对成人世界复杂性的一种反思。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和对精灵世界的想象,叶芝传达了一个信息:尽管现实世界充满挑战,但有时人们仍渴望逃离,寻求心灵的慰藉。然而,这样的选择往往伴随着失去某些珍贵事物的风险。
《被偷走的孩子》通过精灵的呼唤,展现了理想化自然世界的吸引力和现实生活的艰辛,表达了逃离现实、追寻无忧无虑幻想世界的渴望,同时暗示了这种逃避可能带来的危险与代价,启发读者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内心深处对安宁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