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诗] 阙题(金阙西厢叠翠斜) - 此诗运用仙境意象抒发奇思幻想,亦折射出对尘世的淡泊眺望

No Title (At the Western Wing of the Golden Palace)

阙题(金阙西厢叠翠斜) - 刘禹锡

金阙隐映,银河纵扫的仙境遐思

金阙西厢叠翠斜,
At the western wing of the golden palace, layered verdure tilts under the sun,
凤楼东畔彩云遮。
While beside the eastern Phoenix Tower, bright clouds softly veil the view.
双成若遇勤吹帽,
Should the fairy Shuangcheng again don her flute-playing cap so diligently,
应尽银河扫月华。
She might well sweep away the Milky Way, dispelling the moonlight’s lingering glow.

这首无题诗(“阙题”)以“金阙”“凤楼”“彩云”“银河”等极富仙韵的意象,勾勒出一幅华美又缥缈的画卷。开篇“金阙西厢叠翠斜”直接将读者带入一个富丽堂皇的意境:金碧辉煌的宫阙与层层叠叠的青翠相互映衬,于日光下微微倾斜,呈现出如梦似幻的气氛。下一句“凤楼东畔彩云遮”则以彩云笼罩高楼,进一步深化这份神秘与瑰丽。

第三句“双成若遇勤吹帽”中的“双成”是传说中的仙女或神灵形象,暗示超凡脱俗的境界。她一旦戴上吹奏笛帽,用仙音勤奋演奏,便会让人联想到玄妙无比的神仙音乐。末句“应尽银河扫月华”将想象推向极致:仿佛这仙曲足以拂去银汉、遁走月光,超越尘世的所有羁绊,令人神思飞扬。整首诗似在借仙境描述诗人对自由、超脱以及某种理想世界的向往。

从艺术手法看,刘禹锡在字里行间皆笼罩着浪漫色彩,却又不失唐诗的典雅韵致。对仙境与神话人物的运用,展现了他一贯的巧思与对世俗的观照:在浮华尘世之外,诗人依然保有对美好、对精神升华的强烈追求。这份“潜入幻境、跳脱凡尘”的心境,也折射出他坎坷仕途上的从容与不改的志趣。

总体来说,这首诗虽短,却用意象鲜明地营造出一幅超尘脱俗、幻化多姿的画面,与刘禹锡其他咏史、怀古、讽世之作形成对照,也为读者提供了感悟“仙境”与“诗境”交融的别样体验。细细品味,仿佛可以看见层叠云霞、金碧宫阙,仙女轻吹笛音,摇曳着月华银河,令人心生遐思。

要点

1. 借神话与仙境意象,塑造缥缈浪漫的场景,强化诗人的超然之思。
2. “金阙”“凤楼”“银河”等关键词营造富丽华美的氛围,富含想象力。
3. 显示诗人对尘世的淡泊、对自由境界的向往,也凸显其不凡的浪漫审美情怀。

意见评论
    分享
    学习时间时真的飞逝!
    可用的语言
    推荐视频
    Ode to the West WindOde to the West Wind

    [经典名诗] 西风颂 - 这首诗的核心综述

    经典名诗
    Ode to the West Wind

    《西风颂》是浪漫主义诗人珀西·比希·雪莱于1819年创作的代表作之一。全诗以热情洋溢、富有音乐感的诗行向秋日的西风献上赞礼,同时寄寓了诗人对个人、社会乃至自然界变革的强烈渴望。⋯ 阅读全文

    MazeppaMazeppa

    [经典名诗] 玛泽帕 - 诗歌概要与历史渊源

    经典名诗
    Mazeppa

    《玛泽帕》是拜伦勋爵于1819年发表的叙事诗,灵感取自乌克兰历史人物伊万·玛泽帕(Ivan Mazepa)的传奇经历。根据传说,玛泽帕年轻时与一位波兰贵妇私通,被贵妇的丈夫捉住后处以极刑⋯ 阅读全文

    The Prisoner of ChillonThe Prisoner of Chillon

    [经典名诗] 希永的囚徒 - 作品简介与背景

    经典名诗
    The Prisoner of Chillon

    《希永的囚徒》是拜伦在1816年前后完成的一部长篇叙事诗,灵感源自他对瑞士希永城堡(Château de Chillon)的参观。在历史上,日内瓦著名的人文主义者弗朗索瓦·博尼瓦尔(François Bo⋯ 阅读全文

    DarknessDarkness

    [经典名诗] 黑暗 - 这首诗的核心简介

    经典名诗
    Darkness

    《黑暗》是拜伦于1816年创作的一首极富末世意味的叙事诗,亦被视为浪漫主义时期有关世界末日主题的代表作品之一。1816年因欧洲出现气候异常(亦称“无夏之年”),大规模火山喷发导致灰⋯ 阅读全文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