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诗] 他杀死的人 - 一首关于战争与人性冲突的沉思诗

A somber battlefield scene at dawn with a lone soldier standing amidst the haze, looking down at the silhouette of another fallen soldier lying on the ground. The atmosphere should feel heavy yet contemplative, evoking themes of regret and shared humanity.

The Man He Killed - Thomas Hardy

他杀死的人 - 托马斯·哈代

战场上的人性反思

Had he and I but met
要是他和我在某个地方相遇
By some old ancient inn,
在某个古老的客栈,
We should have sat us down to wet
我们应该坐下来喝几杯
Right many a nipperkin!
不止一杯!
But ranged as infantry,
但作为步兵排列,
And staring face to face,
面对面凝视,
I shot at him as he at me,
我向他开枪,他也向我开枪,
And killed him in his place.
当场就把他杀死了。
I shot him dead because —
我射杀了他,因为——
Because he was my foe,
因为他是我的敌人,
Just so: my foe of course he was;
没错:他当然是我的敌人;
That's clear enough; although
这很清楚;尽管
He thought he'd 'list, perhaps,
也许他认为他会去当兵,
Off-hand like — just as I —
随随便便地——就像我一样——
Was out of work — had sold his traps —
失业了——卖掉了他的东西——
No other reason why.
没有其他原因。
Yes; quaint and curious war is!
是的;战争真是离奇又奇怪!
You shoot a fellow down
你射杀了一个家伙
You'd treat if met where any bar is,
如果在任何酒吧遇到,你会请他喝酒,
Or help to half-a-crown.
或者帮他半个克朗。
  • 这首诗通过对比描述了战争中的荒谬与人性的矛盾,翻译时尽量保持了原意和语气。

诗歌背景与主题

《The Man He Killed》是英国诗人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创作的一首反战诗,通过第一人称叙述者的视角,描绘了战争的荒谬与人性的矛盾。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对比鲜明的情境,揭示了战争如何将原本可能成为朋友的人变成敌人,并迫使他们互相残杀。

诗中的叙述者是一位普通士兵,他在战场上杀死了一个敌方士兵,但随后反思了这一行为的意义。他意识到,如果他们在其他场合相遇,比如在一家古老的酒馆里,他们可能会坐下来一起喝酒、聊天,甚至互相帮助。然而,战争的残酷却让他们成为了彼此的“敌人”。这种对战争的批判以及对人性共通性的思考,构成了这首诗的核心主题。

逐段解析
第一节:假设的和平场景

Had he and I but met
By some old ancient inn,
We should have sat us down to wet
Right many a nipperkin!

在这一节中,叙述者想象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场景——如果他和被他杀死的那个人在和平时期相遇,比如在一家古老的小酒馆里,他们会愉快地坐在一起喝酒。“nipperkin”是一种小型饮酒器皿,这里象征着轻松、友好的社交氛围。这几句诗通过温馨的画面,暗示了人类之间本应存在的和谐关系。

第二节:战场上的对立

But ranged as infantry,
And staring face to face,
I shot at him as he at me,
And killed him in his place.

接下来,叙述者描述了实际发生的情况:他们并没有在酒馆里相遇,而是在战场上面对面站着,作为步兵相互射击。最终,叙述者射杀了对方。这里的语言非常直接,没有任何修饰,突出了战争的冷酷无情。通过“staring face to face”(面对面凝视),诗人强调了两人之间的近距离接触,使得这种杀戮显得更加令人不安。

第三节:寻找理由

I shot him dead because —
Because he was my foe,
Just so: my foe of course he was;
That's clear enough; although

在这节中,叙述者试图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合理的解释:“我之所以射杀他,是因为他是我的敌人。”然而,这种理由听起来空洞且无力,因为“敌人”的身份只是由战争强加给他们的标签。叙述者自己也感到困惑,用“although”引出下文进一步的反思。

第四节:相似的命运

He thought he'd 'list, perhaps,
Off-hand like — just as I —
Was out of work — had sold his traps —
No other reason why.

叙述者推测,那个被他杀死的人参军的原因可能与他自己一样简单:失业、卖掉所有家当,然后随手报名参军。这里,“'list”是“enlist”(入伍)的缩写形式。通过这些细节,诗人表明,无论是叙述者还是被杀者,都是社会底层的普通人,他们的命运被战争机器所操控,毫无选择余地。两人的相似性再次凸显了战争的荒诞性。

第五节:战争的讽刺

Yes; quaint and curious war is!
You shoot a fellow down
You'd treat if met where any bar is,
Or help to half-a-crown.

最后一节总结了整首诗的思想,以一种略带讽刺的语气表达了对战争的看法。叙述者感叹道:“战争真是奇特又奇怪!”他认为,那些在战场上被射杀的人,如果在酒吧或其他地方遇到,很可能是可以交朋友甚至借钱帮助的对象。这里的“half-a-crown”(半克朗)是一种小额货币单位,象征着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帮助。通过这种对比,诗人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如何摧毁了人类最基本的善意和同情心。

艺术特色与影响
  • 口语化的语言:这首诗采用了朴实无华的语言风格,使读者能够轻易理解叙述者的内心活动,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真实感。
  • 对比手法:诗中多次使用对比,例如和平场景与战场现实、个人动机与战争逻辑等,从而强化了主题的张力。
  • 反讽效果:通过对战争荒谬性的描写,诗人成功营造了一种强烈的反讽效果,引导读者重新审视战争的本质。
结语

《The Man He Killed》以其简练的文字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战争对人性的扭曲以及个体在宏大历史叙事中的无奈。它提醒我们,战争不仅仅是政治或军事的博弈,更是无数普通人生命的悲剧。正如诗中所说,那些在战场上互相厮杀的人,或许在另一个时空里,会成为彼此的朋友。因此,这首诗不仅是对战争的控诉,也是对和平与人性的呼唤。

要点

这首诗通过士兵在战场上杀死敌人后内心的矛盾和反思,揭示了战争对人性的扭曲以及人与人之间本无仇恨却被迫对立的荒诞,启发人们思考和平与生命的意义。

意见评论
    分享
    学习时间时真的飞逝!
    可用的语言
    推荐视频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