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梅)」※ 一首借梅花表達孤寂與情思的宋詞經典 ※ 經典名詩

A serene winter scene with plum blossoms reflected in calm water under a pale moonlight, featuring traditional Chinese landscape elements like a small wooden bridge and mist-covered mountains in soft shades of blue and white.

临江仙(梅) - 李清照

梅花映水的幽思

庭院深深深幾許
How deep, how deep is the courtyard?
雲窗霧閣春遲
Clouded windows and misty pavilions delay the spring.
為誰憔悴損芳姿
For whom does she wither, losing her fragrant beauty?
夜來清夢好
At night, she has a pleasant dream,
應是發南枝
It must be the southern branch blossoming.
玉瘦檀輕無限恨
Her jade-like slenderness and sandalwood lightness hold infinite regret,
南樓羌管休吹
Stop blowing the reed pipe on the southern tower.
濃香吹盡有誰知
Who knows when the strong fragrance has been blown away?
暖風遲日也
The warm wind and the lingering sun,
彆到杏花時
Hasten to the time of apricot blossoms.

《臨江仙(梅)》- 李清照

這首詞是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作品,以梅花為主題,錶達瞭作者對逝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內心深處的孤寂。

原文:

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春遲。為誰憔悴損芳姿。夜來清夢好,應是發南枝。

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濃香吹盡有誰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時。

逐句解析:

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春遲。

開篇以三個“深”字疊用,營造齣一種幽深、靜謐的氛圍。“雲窗霧閣”形容樓閣高聳入雲,被霧氣籠罩,暗示春天來得遲緩。這裡既描繪瞭環境,也隱喻著作者心境的沉悶與壓抑。

為誰憔悴損芳姿。

此句將梅花擬人化,問它為瞭誰而變得如此憔悴,失去瞭往日的美麗姿態。實際上,這是作者藉梅花自喻,抒發自己因思念或憂愁而消瘦、衰老的情感。

夜來清夢好,應是發南枝。

夜晚做瞭一個美好的夢,夢中應該是南方的梅花已經綻放。這裡的“南枝”指代早春最先開放的梅花,象徵著希望和新生。

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

“玉瘦檀輕”形象地描繪瞭梅花纖細柔弱的樣子,同時也寄託瞭作者無限的哀怨。“南樓羌管”指的是南樓傳來的羌笛聲,古代常用羌笛來錶達離別之情。作者希望停止吹奏這種令人傷感的麯調,以免增添更多的愁緒。

濃香吹盡有誰知。

梅花的芬芳隨風飄散,但又有誰能真正懂得其中蘊含的情感呢?這一句錶達瞭作者內心的孤獨和不被理解的苦楚。

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時。

最後兩句意味著春天雖然來得晚,但終究還是會過去,等到杏花盛開的時候,梅花便要凋謝瞭。這裡暗含著對美好時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對未來不可預知的惆悵。

整體賞析:

李清照的這首《臨江仙(梅)》通過對梅花的描寫,巧妙地融入瞭自己的情感體驗。她運用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筆觸,創造瞭一個充滿詩意而又略帶哀愁的世界。

  • 藝術特色: 詞中多次使用疊字(如“深深深”)、比喻(如“玉瘦檀輕”)和擬人手法(如“為誰憔悴損芳姿”),增強瞭語言的錶現力和感染力。
  • 情感錶達: 全詞貫穿著一種淡淡的憂傷和深深的孤獨感,反映瞭作者在特定歷史背景下的複雜心情。
  • 主題思想: 本詞不僅僅是在讚美梅花的高潔品質,更是藉助梅花的形象,抒發瞭對人生短暫、美好難留的哲理思考。

總之,《臨江仙(梅)》是一首兼具藝術性和思想性的佳作,充分展現瞭李清照作為一代纔女的文學纔華和深刻洞察力。

重點

這首詩透過梅花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哀愁和對逝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啟發讀者珍惜眼前並感受自然之美。

意見評論
    開心的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
    可用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