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漢字典[BANISH]: 逐離與放逐的界線

banish

banish

verb (transitive)
UK/ˈbæn.ɪʃ/US/ˈbæn.ɪʃ/

to send someone away from a place or organization as a form of punishment, or to get rid of something unwanted

同義詞典
同義詞
反義詞

使用方式

表示將特定對象強制驅逐出某範圍或社群,使其失去繼續留存資格。

在運用「banish」這個字時,需特別注意其強烈的語感與具有強制性的意涵。它不僅是將某人或事物“趕出”某個地方,更暗示了被驅逐者失去在此範疇內所有權利或連結的情況。若你想在口語上表達較溫和的“趕走”,或僅止於短暫拒絕,則「banish」可能過於嚴厲。在組織或團體裡,「banish」通常涉及正式決策程序。比方說,一個成員嚴重違反規則,經過多方討論與審核後,被「banish」出該組織,意味著他再也無法參與任何活動或享有成員福利。在現實生活中,法律也會運用類似概念,例如將危險人物逐出國境,並依條文明定其不得再次入境。此種情況下,「banish」便與法律規範或官方判決息息相關。如果應用於虛構寫作,例如奇幻或科幻小說,你可以讓角色被國王「banish」到荒涼之地,象徵他在政治與地理領域上皆被剝奪了立足之處,這種情節往往加深角色的悲劇性或奮鬥動力。要讓描述更具張力,能在劇情鋪陳時強調被放逐者的恐懼、憤怒或無奈,進而使讀者感受到「banish」所帶來的沉重壓力。總結而言,使用「banish」時,關鍵在於表達出“無可挽回的離開”與“正式且強制”的氛圍。若只是想說明把某人“請離”一處而已,或僅是暫時性懲罰,則可選擇其他更為溫和或精準的詞彙,以免在場面或情緒上誤導他人。

替代選項

「banish」雖然強調驅逐與不可挽回,但在不同語境或強度上有可替代或相近的詞彙:1. 「exile」:與「banish」相似,通常用於政治或軍事語境,強調把人永久放逐到外地,也可帶有歷史或浪漫的色彩。若你的重點在於描述長期流亡或與故土斷絕聯繫,「exile」可能更適合。2. 「ostracize」:偏重社群或人際互動層面,意指集體拒絕與某人往來,讓其在情感與社會層面受到隔離,但不一定強調地理上的驅逐。3. 「expel」:常見於學校或機構中,表示因違規行為而被正式開除或驅離。例如「He was expelled from school for cheating.」這裡帶有制度性的懲戒意味。4. 「cast out」:較文學化的表達,常見於宗教、魔幻或神話故事中,強調被逐出群體或家庭,一如“被逐出伊甸園”。5. 「kick out」:用語較口語化且直接,多見於日常場合或輕鬆對話,表示把某人趕出某處,但未必有永久性或正式決議的概念。綜上所述,依據情境選用合適的詞彙能使你的表達更加精準。同時,也要考量到語調與氛圍,若你想展現極度嚴厲的處分效果且包含正式儀式感,「banish」依然是首選;但若只想強調一般的趕走或排擠,就可選用「kick out」或「ostracize」等較輕量級的選項。

寫作

在正式或學術性寫作中,若需要探討「banish」這個概念,建議同時呈現其法律、文化與社會層面的影響。可以先引用字典或權威文獻,解釋「banish」在語言層面上的基本含義,再透過歷史與政治的案例闡述其實際操作與影響力。例如,中世紀歐洲的政治鬥爭常伴隨「banish」制度,貴族或國王可以合法地把對手逐出領地,進而鞏固自身權威。這種做法在君權至上的年代尤為常見。若聚焦文化層面,可以探討宗教或社群中的放逐儀式。某些部落或原住民社會,會以「banish」作為懲戒或淨化的手段。透過逐出成員,群體得以維持價值觀的純粹度,也加強了對規範的尊崇。這樣的制度背後往往隱含了集體意識與傳統信仰。同時,你也能分析現代法律中是否保留相似的規定,如“驅逐出境”或“拒絕入境”,亦或以緊急法令的形式將危險人物隔離在特定範圍之外。當然,國際公約或人權組織對此也有異議,例如認為某些驅逐措施可能侵害人權。總結這些資料後,建議提出對「banish」機制的客觀評估,既要考量公共安全與社會安定,也要留意是否過度擴權或有誤用之嫌。如此一來,你的寫作就能兼具深度與多元視角。

日常對話

在日常生活或朋友之間聊天時,若提到「banish」,多半帶點戲謔或誇張意味。比方說,若室友天天玩電動到深夜,你或許會打趣地說:「If he doesn’t turn down the volume, I’ll banish him from our dorm!」當然,這種說法通常並非真正的放逐,而是表達一種輕鬆、半開玩笑的威脅。另外,有時在社群媒體上,大家也可能用「banish」來形容較為極端的“踢除”行為。舉例來說,如果討論區的管理員對灌水或惡意攻擊的帳號採取嚴厲處置,他們可能會說:「We have decided to banish these trolls from the forum.」目的在於提醒其他使用者要遵守規範。雖帶有正式意味,但在網路世界裡往往也伴隨些許幽默感,因為“放逐”在日常情境聽起來似乎太過戲劇化。同時,在輕鬆對談中提到「banish」還可融入流行文化或玄幻小說劇情。例如,你可以說:「In that fantasy series, the hero was banished to a dark realm for disobeying the king.」無論是當作飯後閒聊的題材,還是分享彼此對劇情的看法,都能在句子裡感受到一股充滿戲劇性的張力。只要確保對方理解你的幽默或指涉的故事背景,「banish」就能為話題增添想像空間。

詞源

「Banish」起源自中世紀的法語“banir”,再往上可追溯到日耳曼語的根源,原始含意主要與“宣布命令”或“強行排除”相關。在中世紀的歐洲,這個詞常見於法律與王室命令之中,象徵君王或領主對領地內臣民的極端處置方式。一旦被“banish”,當事人便失去對社群與領土的所有權利,通常必須遠離故鄉或流落他鄉,甚至在返鄉時面臨刑罰的風險。隨著歐洲勢力向海外擴張,類似的放逐概念也在殖民地管理與國際條約中出現。部分國家將「banish」用作政治手段,徹底排除異議者或犯罪者,使其無法組織反抗或干擾內政。這樣的作法雖在現代法律中有所減少,但仍可在某些極端政治情勢下見到。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文化裡,驅逐某人的行為不僅關乎法律,也牽涉到宗教、道德或傳統信仰,形成各具特色的放逐儀式與禁忌。在現代語言環境裡,「banish」除了法律或政治層面,也延伸至口語表達,如「banish fear」表示消除恐懼、「banish doubt」則表示拋開疑慮,成為一種比喻用法。在網路與次文化中,則可用來形容系統管理員對違規用戶的永久封鎖,形成當代數位“驅逐”概念。由此可見,「banish」伴隨人類歷史的演進,在形式與內涵上持續拓展,並藉由不同語境展現出多樣面貌。

喔!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提供語言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