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中夜起看) - 李清照
夜半凝霜:夢醒碎心訴流年
《一剪梅(中夜起看)》是李清照的一首詞作,藉由中夜起身觀霜,展現出詞人對流逝歲月與往日時光的無限感慨。全詞以凝練的語言和典雅的意象,勾勒出一個寂寥的夜景:在寒冷的夜半,窗外凝結的霜映襯著室內透入的冷光,營造出一種孤寂與凜冽的氛圍。隨後,詞人以“夢醒微醺心自碎”描寫了從朦朧夢境中驚醒後,心中那份悄然破碎的哀傷;“舊事如煙逝水長”則以煙與流水的比喻,表達了曾經美好卻無法挽留的過往。
在接下來的句子中,“孤燈不語夜漫漫”以無言的孤燈象徵著深夜裡無法訴說的孤獨,而“淚痕暗印羅衣香”則細膩地刻畫出那因悲傷而濕潤的羅衣,暗示著內心深處的痛楚。接著,“風送花飄思更亂”運用風中零落的花瓣,傳達出記憶中那些零碎、紛亂的情感,而最後“一剪幽情寄天涯”則寓意著即便心中滿懷愁緒,這份孤寂的情感依然被輕輕割捨,遠寄於天涯之外。
全詞結構嚴謹,語言清麗,情感真摯而深沉,完美體現了李清照婉約詞風的獨特魅力。詞中不僅展現了對逝去光陰的無奈追憶,也流露出面對孤寂夜晚時那種無法言喻的凄美與寂寥。這首詞讓人感受到流年易逝、舊夢難尋的哀傷,也引發讀者對時光無常的深刻共鳴。
重點
一、透過窗外霜景與孤燈意象,營造出濃厚的夜半孤寂氛圍。
二、夢醒心碎與舊事如煙的描寫,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無奈與追憶。
三、淚痕印羅衣象徵著深刻的情感傷痕與內心的隱痛。
四、風送花飄的意象暗示著情感的紛亂與記憶的散亂。
五、全詞語言凝練,情感細膩,充分展現了李清照婉約詞風的藝術魅力。
意見評論
- 宥任
短評:夜半燈下,舉目望月,李清照在小動作裡寫盡大悲哀,教人一念即入無邊孤獨。
- 楊書芳
中長評:全詞基調雖哀婉,卻看得出李清照對人生無常的清醒理解。她不大篇幅描述痛苦,但用「中夜起看」這一小動作,將孤寂放大到極致。我們可想見她披衣而起,在漆黑空寂裡尋看月光或星輝,却看到的只是無邊落寞。和她在《聲聲慢(尋尋覓覓)`的慟哭不同,這裡的無奈較為壓抑,卻依然強烈,回響在每個讀者內心。
- 簡君莉
若和她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相比,兩首同樣屬於“一剪梅”調,皆是抒寫悲苦之情。但《中夜起看`更深入夜色淒迷,無處可逃的心傷藏在起身舉目一瞬間;前者則借殘荷意象展現離愁。
- 淑芬
想起現在很多人工作壓力重,夜深難眠,只能起身看窗外夜景,也跟詩中「中夜起看」的寂靜心境頗有共鳴,似乎古今皆如是,困頓之際唯有望向遠方尋微弱慰藉。
- 范美茵晴采萱
李清照在《一剪梅(中夜起看)`裡,以「中夜起看」切入夜半心境,營造出靜謐且帶些苦澀的氛圍,讓人彷彿感受到她在孤燈下沉思的神態。
- 願一心人白頭偕老可好
她通過短短幾句暗示內心激烈起伏,卻不吶喊,反而更令人深感淒婉。這跟蘇軾在《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那種愉悅思鄉截然不同,一個悲思內斂,一個樂天曠達,各有動人之處。
- 願一心人白頭偕老可好
夜裡輕翻新聞,看到年輕人孤身在外地打拚,情緒低落時往往坐在陽台看夜空發呆,就像詞裡的「中夜起看」,把對未來的焦慮投射在深不可測的黑暗裡。
- 北投溫泉泡湯除疲癒心
她在此用極少筆墨帶出深夜的寂寥,尤其那種深更半夜起身遠望的動作,看似微小卻蘊藏了無盡的哀與慟。比起她更直白的《聲聲慢(尋尋覓覓)`,這首則以淡淡的筆調聚焦在夜晚細節,同樣能擴散巨大悲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