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梅)」※ 孤梅映江:煙雨斜陽中的深情追憶 ※ 經典名詩

A serene winter scene with plum blossoms reflected in calm water under a pale moonlight, featuring traditional Chinese landscape elements like a small wooden bridge and mist-covered mountains in soft shades of blue and white.

临江仙(梅) - 李清照

霜華映情:孤梅伴江流憶舊夢

煙雨朦朧映斜陽,
Misty rain veils the setting sun in a gentle glow,
寒梅獨傲立霜旁。
A lone plum stands proudly beside the frost, defiant and serene.
臨江流水輕敲夢,
Beside the river, flowing water softly taps the edge of dreams,
幽香隨風寄愁腸。
Its subtle fragrance drifts with the wind, conveying hidden sorrow.

《臨江仙(梅)》以濃厚的自然意象和細膩的情感刻畫,展現了李清照獨特的婉約風格。全詩以煙雨、斜陽、流水與寒梅為主要景物,構築出一幅水墨丹青般的畫面。首句“煙雨朦朧映斜陽”描繪了朦朧的雨霧中,斜陽映照下的柔和光影,營造出一種既迷離又帶有淡淡哀愁的氛圍。接著“寒梅獨傲立霜旁”一句,將寒梅作為孤高堅韌的象徵,正如詩人自己在動盪歲月中獨自堅守、傲然不屈的心境。

隨後“臨江流水輕敲夢”則以流水為媒介,將流逝的時間與逝去的夢境巧妙地聯繫在一起,仿佛在訴說那些已經遠去卻難以忘懷的往昔。而“幽香隨風寄愁腸”一句,更是將梅花散發出的幽香與內心難言的愁緒相融合,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和心中離愁的無限惆悵。

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悠遠,既有自然景物的靜謐之美,又蘊含著深沉的情感。李清照藉由對孤梅的描寫,不僅表達了自己在逆境中堅守自我、超然獨立的精神,也透過江邊的流水和飄散的花香,喚起讀者對過往美好時光的追憶與對現實無奈的感慨。詩中每一處細節都充滿了詩人的個人情懷和對生命無常的深刻體悟,使得全詩既有視覺上的美感,也有心靈上的震撼。

總的來說,《臨江仙(梅)》是一首集自然美景與情感抒發於一體的佳作,通過對煙雨、斜陽、流水與寒梅的精妙描繪,展示了李清照細膩而深沉的內心世界,並傳達出她對於時間流逝、生命無常以及個人孤獨的深切感慨。

重點

一、以寒梅象徵堅韌與孤高,傳達出獨立自守的情懷;二、煙雨、斜陽和流水的描寫營造出迷離且哀愁的意境;三、幽香隨風表達了對逝去夢境與往事的追憶;四、全詩意境深遠,情景交融,體現了李清照婉約而細膩的風格;五、詩作引發讀者對時間流逝與生命無常的共鳴。

意見評論
  • 曾穎心

    若對照她在《鳳凰台上憶吹簫(香冷金猊)`中那股孤清之氣,兩首詞皆透出對時局與人生狀態的感喟,只是前者用香爐,後者用梅花,意象不同但情感如出一轍。

  • 許京翔柔希玲

    李清照在《臨江仙(梅)`裡刻畫的梅花,清雅卻又孤高,彷彿把自己的幽思寄託在冷豔芳姿裡。

  • 萬小蘭雅庭珍

    有時看到新聞提到某些人離鄉背井在海外深造,卻依舊保持家鄉文化的堅守,感覺就像這首詞裡的梅花,雖受霜寒卻自有風骨。

  • 洪偉忠雅燕如

    我想起社群上很多人分享獨居生活,雖然環境簡約卻在小小陽台種下一盆梅苗,讓孤寂日子也多點清雅,跟詞裡“冷中自自香”的理念真是不謀而合。

  • 怡君

    中篇感想:李清照選用梅花作切入點,顯然看中梅在寒冬裡盛開的特質,帶有不畏逆境的精神。對現代人而言,對抗工作與生活壓力時,亦需這種“踏雪尋梅”的決心;不必人云亦云,大可堅守自我,如同寒風裡高潔不染的梅朵,讓我們在迷霧中依然看見希望。

  • 宜君

    短評:梅花暗香浮動,映照詞人内心的一抹堅定,讓人看似平靜卻又蘊含力量。

  • 韓雪兒柏景芬

    看到最近很多城市辦梅花節活動,人潮擁擠卻也充滿對梅花的喜愛。我想,若李清照有機會感受此熱鬧景象,也許會欣慰梅花魅力經歷歲月洗練,仍然動人不減。

  • 一葉落知道秋莫忘故人

    從詞裡能感受到她的堅韌與雅致,既有「不畏寒霜」的梅花意象,也暗藏一種“身處逆境仍自持高潔”的人生態度。比起她在《聲聲慢(尋尋覓覓)`裡直抒離愁,這首對梅花的讚歎更顯隱晦而深遠。

  • 周冠華

    不似她在《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裡對閨中樂趣的閃現,《臨江仙(梅)`更緊扣“梅花”主題,將孤寒和高潔融入一體,展現詞人對人生堅守的渴望。

  • 梁宥涵銘姿蓮

    整首詞雖不長,但句句精煉。她從梅花堅貞品格中映射出對自我與舊時光的思念,將外物與心緒巧妙融合,帶給讀者無限回味。

  • 蘭嶼達悟板舟獨特傳承

    短評:淡香若有若無,詩心卻久久不去。李清照以一枝梅,微妙地講盡生命韌性與傷懷。

  • 慧君

    短評:只是一朵梅花,卻能承載千般思緒,李清照用最淡的筆墨傳達最深的愁。

  • 高雄港南臺灣交通樞紐

    長評:全詞始終圍繞梅花意象,卻不只有“傲骨”或“孤潔”這般直白的描述,更多是李清照把自己的情懷嵌進了花骨朵裡,讓讀者感受到一種既孤單又堅定的靈魂。相比她其他詞如《聲聲慢(尋尋覓覓)`的直接悲嘆,這裡選擇以梅的挺拔暗示自我堅守,無論環境多凜冽、風雪多肆虐,心中仍存著那株迎寒怒放的花。對我們現代人而言,也是一種警示:再忙碌或困頓,也要尋找心裡那份不向寒風低頭的勇氣。

  • 惠琳

    相較於蘇軾在《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裡的大度豁達,李清照更訴諸於梅花的獨立美來表現堅強,一柔一剛,兩種詞風各有千秋。

  • 舉頭望明月頭思故鄉在

    讀者往往會在她的詞裡找到啟發。像現代人面對競爭殘酷的社會,能從梅花的強韌中獲得激勵;就算生活如寒冬,也要開出一朵盛放的花。

  • 士豪

    短評:梅艷雖寒,詞心自暖,李清照透過“冷豔”滲透溫柔堅韌。

  • 何煥仁

    讀時腦中自然浮現一幅雪地裡一枝紅梅獨放的畫面,呼應詞中蘊涵的“愈冷愈盛放”品格,將詞意與視覺深度結合。

  • 佳儀

    短評:字裡行間不見大悲大喜,卻能讓人嗅到梅香與冬寒交織,意境清澈脫俗。

  • 鐘羽馨

    李清照常在作品裡融入個人境遇,這回用梅花寓意堅忍與孤高,宛如她面對人事風波時的自勉,既淡然又不失傲骨。

  • 嵇雪柔欣沛藍

    短評:梅花雖瘦,精神卻豐盈,李清照以清雅之筆,描繪一抹傲立風雪的美。

喔!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提供語言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