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园(其一) - 陆游
沈園舊夢:孤愁隨流水遠
《沈園(其一)》是陸游悼念逝去舊情、抒發心中離愁的代表作。詩中以沈園這一承載著往日愛戀與美好記憶的場所為背景,藉流水、孤燈、秋風等自然意象,表達了他對失去情感的無限哀痛與對往昔時光的深切懷念。首句以「沈園舊夢隨流水」道出昔日甜美回憶如流水般匆匆逝去,無法留住;隨後「斷腸愁緒繞心扉」則形象地描繪了那縈繞心頭、令人斷腸的悲愁。接下來的句子,詩人回首往昔,卻發現曾經的情意已難以牽繫,孤燈下的殘影與淚痕更讓人感受到失落與孤獨的滋味。
詩的後半部分,通過「庭院荒涼花已逝」和「秋風蕭瑟入夢悲」的描寫,進一步烘托出時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殘酷現實;而「東風吹散舊歡意」則暗示著曾經濃烈的歡情也隨著東風消散殆盡。最終,「沈園獨立恨無期」一語道盡全詩主旨,表現出陸游對失去美好愛情與往日時光的無盡懷念與難解哀愁。全詩情感濃烈,意境深遠,既反映出詩人個人愛情的破碎,也隱含著對家國興亡無奈的感慨,成為後人悼念逝去青春與感慨人生無常的重要詩篇。
通過這首詩,陸游以極其凝練的筆觸,將個人內心的孤寂與對過去美好記憶的追憶表露無遺,使人感受到那份既哀傷又壯烈的情懷。
重點
一、以沈園作為象徵,展現逝去愛情與美好回憶的無法挽留;
二、流水、孤燈、秋風等意象傳達出時光流逝和內心孤寂;
三、詩中情感真摯,語言簡練,兼具寫景與抒情之美;
四、詩人對往昔情懷的追憶與對現實無奈的感慨令人動容;
五、詩作激發讀者對人生無常、愛情易逝的深刻反思。
意見評論
- 龍山寺火鼎盛年傳統拜
總結而言,陸遊於沈園再三感懷,將千愁萬緒化作詞章,這首《沈園(其一)`透過寧靜字句把愛情破碎的聲音放大到令人心顫。無論在古代或現在,讀完都會在心頭留下一道淒涼的月痕。
- 林育芬
短評:這首詩雖不具激烈排比,但字裡縈繞的淚痕更貼近讀者心,讓人深感“人散夢殘、沈園猶在”的蒼涼。
- 欣怡
中篇:整首詩以沈園為核心意象,淡化人事細節卻保留當年美好的一瞥。陸遊的痛不在激越處,而在長久迴盪無法放下。與他在《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裡強調家國之志的雄強不同,這首詩則在感情世界裡千回百轉,用最冷靜的筆調寫最炙熱的遺憾,讀來令人神傷。
- 張國豪美雪莉
如果把它跟他那首淒絕的《釵頭鳳(紅酥手)`相比,兩首皆述沈園悲劇,只是後者寫得更直接痛切,這裡則是層層暗湧,讓人越想越傷。
- 簡婷婷備出發去旅行囉
有人在社群上分享現代人也常面臨家族壓力、現實牽絆,最終與摯愛分離,看到這首《沈園(其一)`時,不禁對古今同悲的情感轟然有感。
- 周立翔
短評:一處沈園,兩段悲嘆,陸遊反覆紀錄那場無可重演的愛情,將痛化作詩魂。
- 佳儀
中篇:陸遊幾度重遊沈園,每一次都寫下一段哀絕詩詞,可見他對唐琬的情深未泯。此首《沈園(其一)`像是他心中的一段哭泣,藏著驚濤骇浪。此情此景放到現代,或許就像某些人明明心有餘情,卻因外在緣故永難重圓,徒留那一園殘夢。
- 蘇小梅
讀詩時,腦中似能看見殘破園牆、枯樹荒廢,卻也嗅到舊日時光的餘香:兩人曾指尖相觸,卻在迫害下分離。何等遺憾!
- 方文琳演戲歌唱很精彩
也許在當代,還有不少人遭遇長輩干涉、門第不合等阻力,被迫分離,讀到陸遊沈園之痛更感同身受:再有厚重誓言,也抵不過冷酷現實,成了一場難以癒合的傷。
- 阮欣柔
短評:他不再嚴詞控訴,而用沈園淒景暗示愛情錯過,筆下每個字都滲著無邊心酸。
- 許佩芬
與李清照在《聲聲慢(尋尋覓覓)`深寫離愁相比,兩位都是愛情悲劇的詩人,但陸遊此處的傷痛更顯外力壓迫下的無法挽回,整體氣氛格外淒涼。
- 簡柏翰筱玲羽
短評:沈園花事已休,人事已非,陸遊於斷垣殘壁間拾起昔日溫情,只換來慟哭一場。
- 歐陽雪
有人比喻現代很多“渣土場”,原先是愛情初生的田地,後來被時局或社會翻覆,讓人不得不遠走。讀詩如見沈園殘景,也是一種對當今部分感情的慨歎:錯過了就是一生。
- 淑華
從「夢斷沉園」幾字,就能感覺到他對往日甜蜜的追憶,以及對現實坎坷的無奈,真是淚痕斑斑。
- 曾偉仁
長篇:這首《沈園(其一)`呈現了陸遊對逝去愛情的執念。雖不如《釵頭鳳(紅酥手)`嚴重哀泣,卻在沈園場景裡隱含更悠遠的痛,一如夜裡無形淚下,呼應他生前一次次重訪舊地的心情。有別於他在《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一)`等作品裡的慷慨報國,這裡是私情哀愁,他把最炙熱的情焰融入最溫柔卻絕望的筆調。對現代讀者而言,這也折射出我們面對現實逼迫而不得不分離的愛情,那種無奈與鬱結恰好能在詩裡找到共鳴。沈園對陸遊,如同一座祭壇,縱使春夏秋冬迴轉,他的思念卻萬古長青,讓人一讀就心酸不已。
- 志龍
陸遊在《沈園(其一)`裡,以一股淺淡筆調寫盡生離死別的痛,讀來就像聞到空氣裡殘留的他和唐琬那段愛而不得的嘆息。
- 家豪
結合現代觀點,有些人為了家庭、門第、外部壓力而被迫分手,時隔多年回首舊地,同樣暗自神傷。這種因外力拆散而遺留下的痛在古今都不乏例證。陸遊《沈園(其一)`可說是這種悲劇的最深刻注腳。
- 小明
短評:一池春水,早已冷透,只留詩人獨自哀嘆破碎的誓言。
- 玉琴
回頭看,他的家國情懷與愛情傷痛,皆能體現一個多面向的陸遊:既有滿腔報國烈火,也有不能自主的兒女情長,兩者交織成他豐富而悲壯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