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ysses - Alfred, Lord Tennyson
尤利西斯 - 阿爾弗雷德,丁尼生勳爵
Ulysses - Alfred, Lord Tennyson
尤利西斯 - 阿爾弗雷德,丁尼生勳爵
《尤利西斯》(Ulysses)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著名詩人阿弗雷德·丁尼生(Alfred, Lord Tennyson)於1842年發表的一首戲劇性獨白詩。這首詩以荷馬史詩中的英雄奧德修斯(羅馬名為尤利西斯)為主角,描繪了一位年邁的國王對冒險和知識的不懈追求。
詩的開篇描繪了尤利西斯對現狀的不滿:"It little profits that an idle king..."(作為一個閒散的國王收穫甚微...)。他厭倦了在荒涼的海岸邊過著平淡的生活,與年老的妻子相伴,統治著一群"野蠻"的子民。這些子民只知道囤積、睡覺和進食,卻不了解他們的國王。
尤利西斯回顧自己充滿冒險的一生:"I cannot rest from travel: I will drink/Life to the lees..."(我無法停止旅行:我要一飲而盡生命的渣滓...)。他自豪地談到自己經歷過的歡樂與痛苦,無論是在陸地上還是海上,特別是在特洛伊戰爭中與同伴們並肩作戰的經歷。
詩人表達了對停滯不前的厭惡:"How dull it is to pause, to make an end..."(停下來、結束是多麼無聊...)。尤利西斯認為生命應該不斷追求新知,即使年老也應繼續探索"超越人類思想極限"的知識。
尤利西斯談到自己的兒子忒勒馬科斯:"This is my son, mine own Telemachus..."(這是我的兒子,我的忒勒馬科斯...)。他將王國託付給兒子,相信他能用溫和的方式治理人民,完成自己未能完成的使命。
詩的最後部分描繪了尤利西斯召集他的水手們準備出發:"The lights begin to twinkle from the rocks..."(岩石上的燈火開始閃爍...)。儘管年老,他們仍然懷抱著冒險的精神,決心航行到未知的世界,直到生命的終點。
詩的最後幾行特別有力:"Tho' much is taken, much abides; and tho'/We are not now that strength which in old days/Moved earth and heaven..."(雖然很多已被奪走,但仍有很多留存;雖然我們不再擁有昔日移山倒海的力量...)。這些話語展現了即使在老年,仍要保持英雄般堅韌的心志,"To strive, to seek, to find, and not to yield"(努力、尋找、發現,永不屈服)成為激勵後人的經典格言。
這首詩不僅展示了丁尼生精湛的詩歌技巧,更成為維多利亞時代探險精神的象徵。它啟發了無數讀者,包括著名的極地探險家歐內斯特·沙克爾頓(Ernest Shackleton),他甚至將這首詩的最後幾行刻在家族紋章上。
這首詩以尤利西斯為主角,表達了對知識、探險和生命意義的無盡追求,啟發讀者珍惜人生旅程中的每一刻,並勇敢面對未知挑戰。詩中強調即使在晚年,也應保持對夢想的熱情,展現了人類意志的堅韌與不懈追求進步的精神,提醒我們生命價值在於持續成長與探索。
字裡行間帶著一種蒼老而仍舊燦爛的雄心,與雪萊的《Ozymandias》那種對時間消磨的無奈感有著微妙對照:一個選擇面對衰老勇往直前,一個則凝視昔日榮耀的廢墟。
相比《In Memoriam》裡丁尼生對失去的悼念,《Ulysses》更聚焦在向前看,猶如夜空裡的一道亮光,告訴人別因過往而停滯。
每次重讀《Ulysses》都燃起一種不甘平凡的熱血,讓我想到遼闊的海洋呼喚著冒險的靈魂。
跟丁尼生另一首《The Lady of Shalott》中帶著淒美孤絕的氣息相比,《Ulysses》則散發出勇往直前的氣概,好似在最高處眺望世界的英勇宣言。
看著現代人退休後仍然熱衷旅遊、參與公益,我就想起鐵定不願停留的尤里西斯;或許老去的身軀擋不住那永不熄滅的探索之火。
那句「To strive, to seek, to find, and not to yield」真是經典,不管放在哪個時代都能擊中人心深處對未知的渴求。
詩中時常讓我想起拜倫《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的漫遊靈魂,只是尤里西斯更具英雄的魄力,要直面大海的不確定與波濤。
我特別喜歡結尾那幾行句子,不但朗朗上口,還如同一種不朽承諾,激勵著許多人在生命的晚年依然堅守對世界的好奇。
比起柯爾律治的《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暗示對冒犯自然的恐懼,《Ulysses》擁抱大海與冒險,像是與自然立下了不退讓的協議,叫人敬佩也帶著幾分浪漫的冒進。
丁尼生在另一首《Crossing the Bar》探討生死渡口的平靜坦然,而《Ulysses》則更顯昂揚,是呼喊式的姿態,宣告即使旅程近尾聲,也要把它走得熱烈澎湃。
詩裡強調生命即使接近終點,也要繼續邁步,這種不放棄的精神特別讓我聯想到新聞裡有位八旬老人,每日都還健走五公里,活得熱血又精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