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漢字典[ACCENT]: 語音色彩與重讀

accent

accent

noun (countable)
UKˈæk.səntUSˈæk.sənt

a distinctive way of pronouncing a language, especially one associated with a particular nation, region, or social class; also, an emphasis placed on a particular syllable in a word

指一個人說話的口音或腔調,也可指在特定字詞或音節上的重音或強調方式。

例句

  1. He speaks English with a strong French accent.

    他說英語時帶有濃厚的法國口音。

  2. Her accent changed after living abroad for several years.

    在海外生活數年後,她的口音已有所改變。

  3. You can usually identify someone’s region by their accent.

    你通常可從一個人的口音分辨出他們的地區來源。

  4. He put the accent on the second syllable, which completely altered the word’s meaning.

    他把重音放在第二個音節上,結果大大改變了這個字的含意。

  1. I find British accents particularly pleasant to listen to.

    我覺得英國口音特別悅耳。

  2. Her teacher asked her to work on pronunciation so her accent would be clearer.

    她的老師建議她練習發音,好讓她的口音更清晰。

  3. When traveling internationally, he enjoyed imitating various accents he encountered, not only as a means of practicing his language skills, but also to make local residents laugh and break the ice in unfamiliar settings.

    在海外旅遊時,他喜歡模仿遇到的各種口音,不僅用來練習語言技能,也能令當地居民開心,在陌生環境中拉近彼此的距離。

  4. Many linguists study how accents develop over time, examining factors such as geographic isolation, cultural influence, and social interactions to understand why populations in close proximity can still speak the same language with distinct pronunciations.

    許多語言學家都研究口音是如何隨著時間而演變,探討地理隔離、文化影響以及社會互動等因素,以了解為何即使彼此相鄰的人口也會用不同的發音方式來說同一種語言。

同義詞典
同義詞
verb (transitive)
UKækˈsentUSækˈsent

to give emphasis or prominence to something, such as a particular feature or detail

突出或強調某事物;在說話時對某音節或詞語加重重音,或在設計、裝飾等方面著重凸顯特定元素。

例句

  1. He used bold colors to accent the artwork’s focal point.

    他用醒目的色彩來突出該藝術作品的視覺焦點。

  2. She tried to accent certain words in her speech to make the message clearer.

    她嘗試在演說中強調某些字詞,使訊息更加清晰。

  3. Add some cushions to accent the room’s color scheme.

    加幾個抱枕來突出房間的色彩搭配。

  4. Wear a bright scarf to accent your outfit.

    配戴一條鮮艷的圍巾來突出你的服飾造型。

  1. Many musicians accent the downbeat to create a dynamic rhythm.

    許多音樂人會在強拍上加重節奏,以營造更具動感的節奏感。

  2. She spoke slowly to properly accent each syllable in the foreign phrase.

    她放慢語速,以正確強調這句外語短語中的每個音節。

  3. When designing advertisements, graphic artists often accent the brand’s name or slogan with eye-catching fonts and vibrant colors, ensuring the key message resonates with potential customers.

    在設計廣告時,平面設計師常會以搶眼的字體和鮮豔的色彩來強調品牌名稱或宣傳標語,讓關鍵訊息能與潛在顧客產生共鳴。

  4. Interior designers strategically place lighting to accent architectural features such as textured walls or vaulted ceilings, creating a sophisticated ambience that highlights each unique element of the space.

    室內設計師往往透過燈光的佈置,來突出具質感的牆面或拱形天花等建築特色,營造出高雅的氛圍,同時強調空間中各個獨特的元素。

同義詞典
同義詞
反義詞

使用方法

語言發音或重音的獨特表現,反映地域或身份特質。

在日常與正式場合中,「accent」可泛指任何語言中獨特的發音特色、語調或重音方式。例如,你能分辨英式英語與美式英語的分別,就是辨別「accent」最直接的方式。若要形容外語學習中帶有母語腔調時,也能說「He speaks English with a French accent.」,表示此人的英語中夾雜法語習慣發音。在社交或商務場合,注意他人的「accent」有助於建立更親近的互動。當對方使用的口音帶有地域性色彩,如澳洲腔、紐約腔或蘇格蘭腔,你可先了解其特色與節奏,並嘗試調整自己的聆聽及回應方式,以體現尊重與融洽。若你的工作需在國際環境中與不同國籍的人交流,對「accent」的敏感度更是關鍵,既能幫助你更快速地理解對方,也讓彼此間的溝通更有效率。使用「accent」時,切勿將其與「語言好壞」混淆;每個人因成長背景不同而形成獨特的語音風格,真正能展現國際禮儀的方式是包容多元口音並嘗試尋找最佳溝通方式。

替代選項

若想表達與「accent」近似但又具微妙差異的概念,可考慮以下詞彙:1. **dialect**:側重地區性或社群使用的語言變體,可能不僅僅是口音,還包含詞彙與文法的差異。2. **pronunciation**:純粹強調發音方式,而非整體語調或區域特色。3. **intonation**:著重語言中的音調起伏,在句子裡如何運用高低、強弱來表達情緒或重點。4. **stress**:側重句子裡哪些音節、字詞被特別強調,經常用於教導學生分辨英文的重讀位置,例如「PER-fect」 vs.「per-FECT」。5. **enunciation**:聚焦咬字、清晰度和發音精準度,與「accent」相比更重視語音品質、明確性及可理解度。根據你想突出哪個層面、所處情境以及討論重心不同,可靈活採用上述詞彙,令描述更為貼切。若主題是在探討地方文化或族群特徵,「dialect」可能更適合;若只是簡單地想說「重音在哪裡」,則「stress」就能表達核心焦點。合宜選用詞彙能讓你的言語更細膩、準確。

寫作

在寫作時,若涉及多種語言或地域文化,可適度引入「accent」來豐富文字層次。例如在小說裡,可透過角色對白中的口音線索,暗示角色出身背景或性格特質,如在英美文學中以南方腔、紐約腔描繪人物言談。此時,可用簡短的拼字改動或省略字母,讓讀者讀出該角色的特殊發音;不過要小心別過度使用,否則會造成閱讀上的阻礙。在研究論文或正式報告裡,使用「accent」通常聚焦於語言學、社會學或跨文化交流方面。例如探討「accent discrimination」(口音歧視)或「accent reduction」(口音矯正)等社會現象,你需引用統計數據或學術文獻說明不同口音被如何評價,以及其在求職或人際互動中的影響。若是語言教學論文,也可分析如何教授學生掌握標準重音、流暢連音及韻律節奏,並探討在全球化時代中保持獨特口音與提升溝通效率的平衡。為保持文章專業性,寫作時宜使用清晰的語言學術語並標明引用來源,使論點更具公信力。不論是文藝創作或學術研究,運用「accent」能展現語言背景與文化交融。同時,你也能把重點擺在對口音多元性的尊重與欣賞,將其提升為作品與研究中更深邃的人文議題。

日常對話

在日常聊天裡,你可能會談及各種口音趣事或觀察。例如,你剛聽完愛爾蘭歌手現場表演後,可驚呼:「Her accent is so charming!」帶出你對當地語音特色的喜愛;或與朋友分享旅遊見聞:「I’m having trouble understanding the local accent!」,表達因陌生語調而遇到溝通障礙。此外,若你參加語言交換聚會,也常會碰到各國朋友的不同腔調。這時候詢問或讚賞他人「accent」的方式很重要,既能展現好奇與尊重,也能避免誤解成嫌棄或嘲笑。可先開啟話題:「Your accent is really interesting. Where did you learn English?」讓對方有機會分享成長背景與語言學習歷程。對方也許會熱情談起家鄉口音特色,你就能從中獲得更豐富的文化認識。若輪到自己被問到「accent」,也可大方解釋自己的語言背景,如「I learned British English in school, but I’ve picked up some American accent from watching TV shows!」,營造輕鬆交流的氣氛。

詞源

「accent」來自拉丁語的「accentus」,由「ad-」(朝向) 與「cantus」(歌唱、聲音) 組合而成,古義帶有『將聲音提升、突出』的意味。此概念進入中古法語後演變成「accent」,之後再傳入英語。早期在音樂與詩歌領域裡,「accent」亦含意為『特別強調的音符或節拍』,故不只適用於口語,也遍及藝術表現。隨著語言學興起,現代語言學者逐漸將「accent」延伸到語言發音與重音的研究,如音節中哪個部分要著重,如何將聲調改變呈現情感和意義。歷史上,許多族群在遷徙或貿易中混合了不同語音習慣,形成獨特的方言或口音。今天,「accent」在跨文化交流及社會學探討時依然舉足輕重。各地人們的「accent」不僅反映其文化根源,也對個人身份認同、社會互動產生深遠影響。從古代詩歌到現代語言學研究,「accent」一路見證了語言在地域與時代交織下的多樣演變,也啟示我們在溝通中該如何欣賞並尊重彼此的聲音特色。

分享
開心的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
可用語言
推薦視頻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