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聖十四行詩第二首」※ 一首探討靈魂渴望救贖、內心矛盾的宗教詩篇 ※ 經典名詩

A dramatic depiction of a lone figure kneeling in prayer within a dimly lit cathedral, with light streaming down from a stained-glass window onto their face, symbolizing divine grace piercing through darkness. The background features arches and shadows to evoke spirituality and introspection.

Holy Sonnet 2 - John Donne

神聖十四行詩第二首 - 約翰·鄧恩

靈魂與肉體的對話:信仰中的掙扎

As due by many titles I resign
正如許多身份所要求,我將自己交託
Myself to thee, O God; first I was made
給你,噢上帝;首先,我由你創造
By Thee, and for Thee, and when I was decayed,
由你而生,為你而存,當我衰敗時
Thy blood bought that, the which before was Thine.
你的寶血買贖了那本屬於你的。
I am Thy son, made with Thyself to shine,
我是你的兒子,被造來與你同放光芒
Thy servant, whose pains Thou hast still repaid,
你的僕人,其苦難你一直償還
Thy sheep, thine image, and, till I betrayed
你的羊,你的形象,直到我背叛
Myself, a temple of Thy Spirit divine.
我自己,曾是祢神聖靈魂的殿堂。
Why doth the devil then usurp on me?
為什麼魔鬼要在我身上篡奪?
Why doth he steal, nay ravish, that's Thy right?
他不僅偷竊,更是掠奪,那是祢的權利!
Except Thou rise and for Thine own work fight,
除非祢崛起並為祢的工作而戰鬥
O! I shall soon despair, when I shall see
噢!我很快就會絕望,當我看到
That Thou lovest mankind well, yet wilt not choose me,
祢深愛世人,卻不願選擇我
And Satan hates me, yet is loth to lose me.
而撒旦恨我,卻又不願失去我。
  • 保留原詩的句式和標點符號,盡量忠實傳達原意。
  • 某些詞語如「Thy」、「Thee」等在中文中無法完全對應,因此翻譯成「祢」以表尊敬。
  • 部分語句如「ravish」採用較強烈的翻譯(掠奪)以反映原文情感。

詩歌詳解:《Holy Sonnet 2》——約翰·多恩 (John Donne)

這首十四行詩出自英國玄學派詩人約翰·多恩(John Donne)的《聖十四行詩》系列,是一首充滿宗教虔誠與個人掙扎的靈性沉思。詩中,多恩以深刻的內省和強烈的情感表達了他對上帝的完全奉獻,同時也揭示了他在信仰旅程中所面臨的內心衝突。

第一段:自我奉獻與神的創造

詩的開頭,多恩以“我因許多理由將自己交託給你,哦,上帝”展開,表明他對上帝的完全順服。他列舉了幾個原因:

  • 被造之恩: “首先,我是由祢所造,且為祢而造。” 這裡,多恩承認上帝是他的創造者,並指出人類的存在本質上是為了榮耀上帝。
  • 救贖之恩: “當我敗壞時,祢的寶血買回了那本屬於祢的。” 多恩提到基督的犧牲,強調上帝不僅創造了他,還通過耶穌的血拯救了他。
  • 兒子的身份: “我是祢的兒子,被造來與祢一同發光。” 詩人把自己比作上帝的孩子,擁有神聖的使命。
  • 僕人的身份: “祢的僕人,祢一直償還我的勞苦。” 多恩謙卑地視自己為上帝的僕人,並且相信上帝會獎賞他的忠誠。
  • 羊群與聖殿的象徵: “祢的羊,祢的形象,直到我背叛自己之前,是祢神聖靈魂的聖殿。” 他將自己比喻為上帝的羊群,同時也是一座供奉聖靈的聖殿。
第二段:魔鬼的侵擾與上帝的沉默

在詩的後半部分,多恩轉向了一個更為黑暗的主題——魔鬼的干擾與上帝似乎的缺席。

  • 魔鬼的篡奪: “為什麼魔鬼要在我身上篡奪權柄?” 多恩感到困惑,為什麼邪惡的力量能夠控制他,甚至奪走屬於上帝的權利。
  • 上帝的行動呼喚: “除非祢起來為祢自己的工作而戰鬥。” 詩人懇求上帝介入,因為他害怕如果上帝不採取行動,他將很快陷入絕望。
  • 矛盾的情感: “我將很快絕望,當我看到祢愛人類,卻不選擇我;撒旦恨我,卻不願失去我。” 多恩在這裡表達了一種深刻的矛盾情感:一方面,他渴望被上帝揀選;另一方面,他又害怕被撒旦掌控。
核心主題與藝術特色

這首詩的核心主題圍繞著信仰、救贖和靈性掙扎。多恩運用了一系列生動的比喻(如兒子、僕人、羊、聖殿)來表達他與上帝的關係,這些意象既親切又深刻。此外,詩中的語氣從虔誠轉向焦慮,再回到祈求,充分展現了多恩內心的複雜情感。

作為一位玄學派詩人,多恩以其獨特的語言風格聞名。這首詩中,他巧妙地結合了宗教教義與個人情感,使讀者既能感受到信仰的力量,也能體會到人性的脆弱。

結語

《Holy Sonnet 2》是一首關於奉獻與掙扎的靈性詩篇。它不僅展示了多恩對上帝的深切依賴,也反映了他在信仰道路上所經歷的內心衝突。這種坦率而真摯的表達方式,使得這首詩成為宗教文學中的經典之作。

重點

這首詩深刻剖析了人類靈魂在罪惡與信仰之間的掙扎,表達了對上帝恩典的渴求,並提醒我們即使在最脆弱時刻,仍可尋求神聖的安慰與力量。

意見評論
    分享
    開心的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
    可用語言
    推薦視頻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