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坊正字剑子歌 - 李贺
![Song of the Sword for the Spring Office Proofreader](https://d2vbeab8c7k2ea.cloudfront.net/1738463930_8c8ba28a68e345a04762.poem_jzrnnnxk_1200x1200.webp)
纖纖霜刃,逸興難留
(部分舊書目或佚文紀載曾提及此題,但尚無權威版本佐證,可能散佚或誤歸。)
(Some older bibliographies or fragmentary sources mention a poem titled “Chunfang Zheng Zi Jianzi Ge,” yet no authoritative text exists in Li He's extant anthologies. It may be lost or erroneously attributed.)
題為〈春坊正字劍子歌〉的詩,目前在傳世的《李賀集》或主流唐詩選本中皆難覓確切文本,僅有少數舊籍檔案或目錄做過簡要提名。若此詩確為李賀所作,依其慣常“詩鬼”風格可推測,他可能藉「劍」之意象,結合如幻如真的神怪或華麗元素,抒發對功名、武備或人生命運的鮮明感嘆。
在李賀的詩歌中,「劍」與「兵戈」常作為寓意性的象徵:它既可表現剛健悲壯之氣,也能融入他奇詭浪漫的想像,譬如在其他作品裡常見的瑰麗詞句,如「玉龍」「銀漢」等,都可能貫注於此詩。再者,「春坊正字」則是唐代宮廷與翰林體系的一部分,「正字」是一種官職或職銜,或許暗示詩人對朝廷、官階以及宦途輾轉的複雜情感。若詩題所言的「春坊正字劍子」另有所指,也可歸為李賀在俳諧或咏物層面的創意。
然而,具體內容尚無從確定,或已於抄寫與史料散失中佚失。由此提醒我們,古代文獻傳承既豐厚又脆弱,很多珍貴篇章因戰亂、裝訂、校刻疏失而被時代埋沒。若將來從冷僻文獻或古籍善本中翻檔勘校,能尋回此詩之全貌,對研究李賀「詩鬼」獨特美學以及晚唐文人所處的政治文化環境,當有更深刻助益。
重點
1. 此詩題在流傳文獻中欠完整,可疑已散佚或非李賀真跡。
2. 若確屬李賀之作,則應延續其奇崛浪漫的詩風,並可能結合武備、官職等意象表現人生感懷。
3. 對後世而言,此事例再度證明古代文學資料的散失與傳承之不易,也勉勵學界持續尋覓和考證尙未披露的珍稀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