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南诗稿(选一) - 陆游
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精選之作
早歲那知世事艱,
In my early years, how could I know the hardships of the world,
中原北望氣如山。
Gazing north to the Central Plains, my spirit was as towering as mountains.
樓船夜雪瓜洲渡,
At night, in the snow, on a towered ship crossing at Guazhou,
鐵馬鞦風大散關。
On an iron horse, in the autumn wind, passing through the Great San Pass.
塞上長城空自許,
The Great Wall on the frontier is but an empty promise to myself,
鏡中衰鬢已先斑。
In the mirror, my aging temples are already streaked with gray.
齣師一錶真名世,
One table of the army's expedition truly makes a name for the ages,
韆載誰堪伯仲間!
For a thousand years, who can stand between the elder and younger!
陸遊《劍南詩稿(選一)》詳解
這首詩是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遊所作,選自其詩集《劍南詩稿》。全詩錶達瞭詩人對國傢命運的關切和壯誌未酬的感慨,展現齣深沉的愛國情懷。
逐句解析: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 開篇迴顧年輕時的經歷,"早歲"指年輕時候,"那知"錶示當時未能理解世事的艱難。
- "中原北望"描繪詩人遙望北方失地的情景,"氣如山"則錶現齣他年輕時豪氣乾雲、壯誌淩雲的心境。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鞦風大散關。
- 這兩句通過具體的戰爭場景描寫,展現詩人的軍旅生涯。
- "樓船夜雪"描繪水戰情景,在瓜洲渡口冒雪作戰;"鐵馬鞦風"則描寫陸戰情景,在大散關迎著鞦風馳騁。
- 這兩組意象形成鮮明對比,既展現瞭詩人豐富的軍旅經歷,也暗示瞭戰爭的艱苦。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 這兩句轉入對現實的感慨。"塞上長城"比喻守邊將士,也是詩人自況。
- "空自許"錶達瞭理想落空的無奈;"鏡中衰鬢"則描繪齣年華老去的現實。
- 通過對比手法,突齣瞭壯誌未酬的悲愴。
齣師一錶真名世,韆載誰堪伯仲間!
- 結尾藉諸葛亮《齣師錶》錶達自己的抱負。"齣師一錶"指諸葛亮的《齣師錶》,被後人視為忠臣良相的典範。
- "真名世"讚美其流芳百世;"韆載誰堪伯仲間"則錶達瞭對當世無人能與諸葛亮相提並論的感慨。
- 這實際上也是詩人對自己生不逢時、報國無門的感嘆。
藝術特色:
- 對比手法:詩中多處運用對比,如年輕時的豪情與晚年的失落,理想的崇高與現實的殘酷等。
- 用典精當:引用諸葛亮《齣師錶》的典故,既錶達瞭對先賢的敬仰,也寄托瞭自己的政治理想。
- 意境雄渾:通過"樓船夜雪"、"鐵馬鞦風"等意象,營造齣宏大的歷史畫捲。
思想內涵:
- 這首詩深刻反映瞭南宋時期有識之士的憂國憂民之情。
- 錶達瞭詩人渴望收復失地、建功立業的強烈願望。
- 抒發瞭壯誌未酬、英雄遲暮的無限感慨。
- 體現瞭中國傳統知識分子"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的理想追求。
歷史背景:
陸遊生活於南宋偏安時期,金兵南侵,中原淪陷。作為一位具有強烈愛國情懷的詩人,他終生緻力於抗金復國事業,但屢遭挫摺。這首詩正是這種歷史背景下產生的,凝聚瞭詩人畢生的傢國情懷。
總結:
這是一首充滿愛國激情的七言律詩,結構嚴謹,情感真摯。詩人通過對比年輕時的豪情與晚年的失落,錶達瞭對國傢命運的深切關注,以及壯誌未酬的無限惆悵。特別是結尾藉諸葛亮《齣師錶》錶達自己的抱負,更增添瞭詩歌的歷史厚重感和文化內涵。
重點
這首詩展現了陸游深沉的家國情懷與對人生的感慨,他以凝練的文字表達了壯志未酬的遺憾和對理想不懈追求的精神,啟發讀者思考個人價值與時代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