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漢字典[BILLION]: 龐大數字的等級

billion

billion

noun (countable)
UK/ˈbɪl.jən/US/ˈbɪl.jən/

The number 1,000,000,000 (one thousand million) in modern international usage. Historically, in some countries like the UK, 'billion' could mean 1,000,000,000,000 (one million million), but the shorter scale is now widespread. It is often used figuratively to denote a very large number or amount.

同義詞典
同義詞

使用方式

意指十億,常用於金融與科學統計。

在日常交流和專業領域中,billion 通常代表「十億」這個龐大數字。若以書寫形式呈現,英語世界普遍採用 1,000,000,000 表示;在中文環境裡,也常見以「10 億」或「10^9」方式標示。在金融財經領域,billion 常用來形容公司市值、政府預算或國際交易規模,例如一間公司若市值達 30 billion dollars,即意味著公司規模相當可觀。在人口與科學統計上,同樣能見到此單位的出現,比如地球人口已逾 7 billion,凸顯全球人口基數之大。對剛學習外語或不習慣大型數字體系的人而言,billion 的定義在不同地區歷史上偶有混淆:英式英文曾經採用長尺度(long scale),將 billion 視為「百萬的二次冪」(10^12);美式英文則長期維持短尺度(short scale),將 billion 視為「千萬的十倍」(10^9)。時至今日,國際間大多數已經普遍採用短尺度,這也讓美式計算方式逐漸成為主流。無論如何,現代主要媒體、政府機構和國際組織的統計報告裡,billion 幾乎都意指 10^9。在運用時,務必注意數字後的單位或幣別(如美元、人口數),並和前後文搭配,避免讀者對數值精準度或上下文產生誤解。舉例來說,在討論國家 GDP、公司市值或國際援助金額時,若缺少清楚的幣別與年度資訊,就可能導致判讀困難。若要在文章或簡報裡呈現較大數字,除了直接使用 billion,也可加註科學記號(如 2 × 10^9),協助不同背景的讀者更精準理解數量級。如此一來,billion 不僅只是一個引人矚目的大數字,更能成為展現經濟、人口或研究規模的重要刻度。

替代選項

在英語世界裡談到大數字時,除了 billion 之外,有幾個單位及說法也相當常用:1. million:即「百萬」(10^6),在財經或人口數據中同樣占有一席之地,如 50 million dollars、30 million people 等。2. trillion:以美式計算為「兆」(10^12),通常見於政府預算、大型跨國企業市值和全球 GDP 數據。若不熟悉大數字體系,易與 billion 混淆。3. magnitude 表示「量級」,常用於科學領域,著重呈現數字差異的級數;4. large-scale figures/big numbers:較口語化或非正式情境裡,用以統稱龐大的量化資料;5. scientific notation (科學記號):若要在不同文化或學術場合保持一貫可讀性,可以使用 10^9、10^12,讓讀者快速得知確切數量級。在中文系統中,建議輔以「萬、億、兆」等漢字量詞,並在必要時提供對照表或範例,避免因中西方數字刻度差異造成理解偏差。例如:“公司市值達 50 億美元 (5 × 10^9)” 這樣呈現能讓不同背景的讀者更易掌握資訊的真實規模。同時,也能避免長尺度與短尺度的歷史性衝突所帶來的困擾。

寫作

在正式寫作或報告中運用 billion 一詞,首先要確定文本目標與讀者層級。如果你的文章面向國際商業或財經讀者,可直接使用 billion,並標示具體幣別或數據來源,如 “The company’s revenue reached 2 billion USD in 2024 according to the annual report.” 若文章主要服務中文讀者,最好在首次出現處補充「10 億」的中譯對照,確保讀者快速理解數量級。在學術論文或專業資料裡,常建議使用科學記號搭配 billion,以保持準確與簡潔。例如:“The world’s population exceeded 7.8 billion (7.8 × 10^9) in 2020.” 類似做法能讓跨語言或跨文化背景的讀者減少疑惑。此外,寫作時也應避免堆砌大量數字或單位,至少為主要核心數字提供清楚解釋或視覺化呈現(如圖表、對照表),幫助讀者理解抽象數值的意義。如果是新聞或輿論評論,建議加入比較或案例,例如與某國 GDP、往年數據相比,讓讀者在更豐富的脈絡下解讀 billion 帶來的影響與規模。同時,文章可多採用結合人文角度的寫法,讓大數字更有可感性。舉例說明,“1 billion is roughly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某個大洲)。” 或 “Spending 1 billion dollars on education could fund thousands of new classrooms.” 這類比喻能拉近讀者與數字之間的距離,而不僅止於枯燥的數學計算或財經術語。

日常對話

在輕鬆或日常對話中,billion 常被簡化為「超大數目」的代名詞。比如朋友感嘆某位頂尖運動員的收入時,可說 “He’s making billions!” 以誇飾方式表現對方財富驚人,並不代表真正到了幾十億的程度。這種口語用法在非正式場合並不需要百分之百數字精準,只是展現一種驚嘆情緒。假使你想在聊天裡稍作科普,則可提到:“In modern usage, 1 billion usually means 1,000,000,000,” 再補充:“People used to confuse it with 1 million million.”(針對過去的英式長尺度)。若對方對英文數字體系不熟,也可順帶提一下中文「億」與英數「billion」如何對應,幫助他們在看國際新聞或報告時更容易理解。此外,在社群媒體或影視圈裡,也常見「衝破 1 billion views(播放量破 10 億)」的說法,用以慶祝某支影片或音樂擁有爆炸性的流量。同一時間,也能延伸話題至平台觀眾分布、粉絲經濟或明星效益等有趣討論。

詞源

billion 這個字根深植於英語計數體系的歷史演進。其源頭可追溯至法語,billion 來自 bi-(意味著「二」)加上 -illion(源於 million 的字尾延伸),原先在法國指的是「百萬的二次方」(10^12),但在 17 至 18 世紀英國採用長尺度(long scale)將 billion 定義為 10^12,而美國則走向短尺度(short scale),將 billion 定義為 10^9。這種分歧長期引發跨國界的數字誤解或翻譯錯誤。直到 20 世紀下半葉,全球經濟聯結緊密與美式英文的興起,短尺度逐漸成為國際主流,使 billion 與中文「10 億」大致對應。英國自 1970 年代後,官方文件也改採用 10^9 的尺度,減少了雙邊商業與外交上的混淆。當前,人們在談到 billion 時,多半指 10^9,僅有少數地區或文本維持舊式慣用。因為歷史的語言痕跡與跨文化交流,使得 billion 的定義演變格外具有象徵意義,也見證著世界經貿與知識體系的整合過程。

分享
喔!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提供語言版本
推薦影片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