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谷集(选一) - 李贺
一杯苦晝,嘆人生幾何的悲喜
本詩選自李賀《昌谷集》,題為〈苦晝短〉,是李賀在詩中深刻表達人生有限、時光易逝的經典之作。詩歌的開篇「飛光飛光,勸爾一杯酒」便以極為鮮明的呼喚方式,邀請讀者與詩人同飲,面對短暫的人生。隨後「吾不識青天高,黃地厚」所顯示的「無知」,並非真的對天地茫然無解,而是一種強烈的虛無感:在宏大無盡的天地之間,個人壽命顯得脆弱、微不足道。
接著,詩中「惟見日月來往,煎人壽」轉為對日月交替的描述,用「煎」字生動展現時間對人生的消磨,也引出了對命運無可抵抗的嘆息。中段的「食熊則肥,食蛙則瘦」看似逕自寫實,實則用誇張的對比強調人生境遇的天差地遠,同時也包含著古人對神祇、萬物的想像,甚至將其與「神君」或「太一」等傳說中的神秘存在並置。
詩的後半結合若木、眾草等神話意象,從東方大地到蒼茫天宇,描繪出一幅上下交貫、渺茫無涯的天地圖景。「人生幾何?憂苦而多!」一語將全詩的情緒推向頂點,直白點出作者對生命「短而苦」的感慨。然而,李賀並非只停留於悲歎,最後「願乘長風,登於天庭,攬星辰以自持,自我結誠」蘊含他對超脫與理想的希冀。這種「既深嘆世間無奈又積極尋求突破」的矛盾心境,正是李賀作品常見的深層魅力。
整首詩在結構上章法緊湊,文字簡練卻層層累積意象,展現了李賀奇崛瑰麗的風格。他透過神話與奇想,引領讀者在極遼闊的時空下思索自我與宇宙的關係。儘管涌現對世事脆弱、人生短促的無奈,卻仍保有「抓住機緣、突破凡塵」的強烈渴望。也因此,〈苦晝短〉兼具悲壯與浪漫,使人既能感受到一種沉重的實感,同時又被其宏偉的想像空間所震撼。
重點
一、本詩以強烈的呼告與簡練比喻,凸顯人生苦短的核心。
二、透過日月、神祇與若木等神話元素,營造遼闊而淒美的意境。
三、既然生命有限,便更需珍惜當下、厚植內在精神的「自持」。
四、李賀融合神話奇想與對命運的深層省思,成就獨特的瑰麗詩風。
意見評論
- 杰倫
曾在課堂上和同學一起討論李賀時,大夥都讚嘆他想像力超群,超越傳統詩歌束縛。
- 陳力偉
每回讀到他運用的奇異意象,就像看到一幅暗色繪卷徐徐展開,令人心神激盪。
- 國華
最近許多城市都在辦深夜市集活動,讓我聯想到李賀詩裡的暗夜氛圍,怪誕中帶點人間煙火的溫度。
- 洪芷晴
長期以來,他給人的印象總是鬼才詩人,但從詩句裡也能看出少年懷才不遇的悲情與無奈。
- 溫心柔雅蘭琴
倘若放在現代,李賀或許能成為一名大膽的藝術導演,他筆下場景戲劇張力極強。
- 梅花香自苦寒來傲骨雪
近日AI技術盛行,我想若李賀還在世,也許會創造出更多天馬行空的詩句,結合新工具打造無邊的文字國度。
- 周冠華
對比杜甫的厚重悲憫,李賀更像一縷闇夜裡的鬼火,有股說不出的淒美感。
- 曾偉仁
他常用瑰麗的詞句勾勒神鬼世界,但背後能看見對人生苦短的嘆息,好像一朵黑色的花怒放在荒漠裡。
- 古文凱
我特別被他描述死亡意象的句子所震撼,那不是血淋淋的恐怖,而是一種哀而不傷的幽美。
- 柏宇
我發現他在細節描述上有種魔幻色彩,讀完後彷彿經歷了一場古代暗黑童話。
- 阮欣柔
文字裡時常閃現鬼神、血月、陰風,但這些元素並非只是裝飾,而是李賀表達內在思緒的載具。
- 柯佳穎
《昌谷集(選一)》看似寂寞,卻蘊含豐富的人間觀察。我覺得唯有真正孤獨的人,才能寫出這種深刻的感知。
- 宏傑
有些人認為李賀的詩過於陰暗,但我覺得正是這股陰暗讓我們看到另一種存在的真實。
- 杰倫
有時會想,如果李賀生在現代,他會不會成為某位具有獨到美學的電影導演?
- 崔佳恩琳雅綠
如果把他和李白比較,李白的浪漫飛揚中多是洒脫,而李賀的浪漫則帶著陰翳之美,兩者呈現全然不同的世界觀。
- 徐建豪立志新
最近的流行音樂界也有人嘗試將詭譎元素融入曲風,這種突破或許正回應了李賀當年的創新精神。
- 雅芳
《昌谷集(選一)》充分展現他在詩句結構上的巧思,如同夜色交織的綺麗畫布,透露著一種絕望中的浪漫。
- 忠毅
說到他人稱的詩鬼風格,我腦中總浮現秋夜荒原般的場景,帶點隱隱的悲涼。
- 洪德偉彩若瑄
長評:若要闡述李賀詩的精髓,恐怕得回到他短暫而艱辛的一生。青年才俊卻多病多難,讓他特別擅長在邊緣與黑暗之中尋求發聲方式。或許他知道自己的光陰有限,於是把所有想像力都爆發式地投射在詩篇上。我在閱讀《昌谷集(選一)`時,彷彿站在一條長長的幽巷口,看見殘舊燈籠搖曳,聽到風中低語。夜色濃稠,卻又閃現稀薄的銀光,誘使你向前探尋。每一行詩都是一道敘事的裂痕,帶著隱秘的暗示與深層的感情慾望。這就是李賀,他不給讀者舒適的世界,反而讓人走進未知的領域,好似一場文字的祭典。讀完會感到心裡有些沉重,卻也獲得難以言喻的美學震撼。
- 家豪
有人說李賀死得早,作品像一把憤世嫉俗的火,燒盡他青春的年華,但也照亮了後世文壇的一角。
- 張志強
跟他另外一篇《江行》相比,《昌谷集(選一)》裡的文字更顯陰鬱之餘,也多了點若隱若現的華麗,兩相呼應又各有千秋。
- 季軒
看到作品中的神秘色彩,彷彿走入一條古老巷道,越往深處越看不清全貌,卻欲罷不能。
- 許佩芬
短評:像噩夢裡開滿的鬼花,令人驚豔。
- 張家豪要努力向前衝嗎
這幾天的新聞一直報導各種衝突和動盪,讓我想到李賀在詩中描繪的荒涼場景,仿佛人心的迷失比鬼怪更可怕。
- 薛依宸子惠洋
一句短評:如同幽暗長河裡的幽光,誘惑你走向更深的詩境。
- 戴文元花若明
偶爾會在網路平台上看見別人改編他的詩,配上電子音樂或插畫,不得不說,李賀的作品真的很能跨越時空。
- 鄭嘉英
近幾年有些年輕人愛上蒸汽龐克、暗黑維多利亞風,跟李賀的詩境似乎意外相通。
- 慧君
短評:奇幻與滄桑並存,真叫人又怕又愛。
- 江妍欣
他對語言的駕馭十分高超,短短數句就能勾勒出一片淒迷場景,讓人不自覺想像出無數插畫畫面。
- 周冠華
年輕時讀他的詩,總覺得怪力亂神;但現在再看,才發現那是對現實的另一種解讀方式。
- 王俊傑映容晴
我特別欣賞他對時間的描繪,如刀割般的短暫,讓人讀來心中陣陣酸楚。
- 小紅豆
近來氣候變遷導致極端天氣,想起李賀詩裡常出現的鬼魅場景,似乎暗示著自然的威嚇與無常,與現世的恐懼有幾分契合。
- 周杰倫創作魅力無限讚
一字一字都像帶血的花瓣,看著美麗又覺得心驚。
- 龔麗薇茜若芸
中篇感想:古人能在有限年華裡留下一部《昌谷集》,實在可敬。李賀作品雖常以鬼神、夜色入詩,卻不只是尋求驚悚效果,而是借用詭魅情境探討生命質感。像在黑夜裡看見微弱的燭火,雖然昏暗,卻特別凸顯人心的熱度。這種獨特性讓人一讀就難以忘懷。我認為現代人若正感到孤獨或徬徨,反而可以從李賀的詩中汲取一絲微弱卻有力的勇氣,去面對那無邊的暗影。
- 洪敬翔
我曾在深夜讀李賀的詩,感覺四周空氣都變濃稠,彷彿進入了他描繪的陰森場域。
- 歐維嘉淑麗晴
即使你不熟古文,也能感受到他字裡行間的強烈情感,好像魔力般攫住你的思緒。
- 雲林北港宮媽文化典熱
我讀他的詩時,體會到一股絕望與頑強並存的衝擊,彷彿人即使身陷黑夜,也要燃起最後一絲火光。
- 許文婷彤桂芝
他雖然描繪不少神怪,卻有一顆敏銳觀察社會的心,常常藉詭譎畫面來嘆世道不平,令人動容。
- 小紅豆
從古至今,能擁有這般想像力和文字渲染力的詩人並不多,我特別珍惜他這份獨到的創作能量。
- 蕭孟辰愛雪妮
再次細讀他,會發現原來暗黑風格下也藏著柔軟的寂寞,恰似孤魂漂泊人間卻尋不著歸途。
- 王俊傑映容晴
最後感想:即便生在動盪時代,李賀仍以詩譜寫無畏靈魂。願更多人能透過《昌谷集》,感受他燃燒自我的迷人餘暉。
- 邱慶龍
他寫的景物並不是純粹寫實,而是借景抒情,透出詩人的內心掙扎,這種虛實交錯讓讀者的想像空間更大。
- 劉雅婷
聽人說李賀的壽命不長,但他抓緊時間寫出濃烈獨特的詩篇,讓我感到時間寶貴,更應該努力去發表自己的想法。
- 郭建豪
文字中散發一股幽冥氣息,但卻意外充滿美感,真不愧是詩鬼之稱。
- 阿國
雖然他的詩有種蒼涼與荒誕感,但其中不乏對生命熱烈的追求,讓人又感動又敬佩。
- 許庭薇
那種筆尖躍動的精靈,既暗黑又透著光芒,這或許就是他最迷人的地方。
- 溫心柔雅蘭琴
李賀擅用新奇的想像與鮮明的象徵,這在他同時代的詩人之中實屬獨特。彷彿每個字都是夜色裡的微光,把讀者拉進那片朦朧詭譎的境地,讓人忍不住一讀再讀。
- 士哲
這幾年常聽到人們談論自媒體創作,想到李賀當年創新不拘一格的詩風,也算古今呼應,突破傳統。
- 洪敬翔
初讀李賀的《昌谷集(選一)》,就被那種奇幻又神秘的意象深深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