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花卿」※ 一首讚嘆錦城絕妙樂曲的經典詩篇 ※ 經典名詩

A Tribute to Hua Qing

赠花卿 - 杜甫

錦城絲管與驚豔樂聲的纏綿迴盪

錦城絲管日紛紛,
In the brocaded city, the music of strings and pipes fills each day,
半入江風半入雲。
Carried by the river breeze, halfway into the clouds above.
此曲只應天上有,
Such a melody should only exist in the realm of heaven,
人間能得幾回聞?
How many times can we mortals hope to hear it on earth?

《贈花卿》是杜甫寫給在蜀地(錦城,即成都)擅長音樂的花卿(也有人認為是姓花的樂師)的一首贈詩,通篇緊扣音樂之妙和人間難得之美。開頭「錦城絲管日紛紛」直接點出成都這座城市之富麗與樂音不絕,展現出唐代盛世的風采。以「絲管」象徵熱鬧的管絃之樂,讓讀者彷彿置身於煙柳畫橋的繁華都會。

第二句「半入江風半入雲」充滿詩意,音樂隨著江上的清風飄散,似乎又升上雲霄,寫出樂曲在水天之間蕩漾不絕,也暗示琴曲非凡、宛如神助。接著「此曲只應天上有」更進一步推崇其音色絕妙,好似凡間難得一聞。最後一句「人間能得幾回聞?」則充滿感歎:如此天籟之音,世人能有幾次機緣聆聽?不僅凸顯音樂的稀有珍貴,也流露詩人遇見絕倫樂音時的欣悅與驚嘆。

整首詩雖然只用四句寫景、抒情,卻藉由對音樂的讚美,映射出杜甫對於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在戰亂中對短暫繁華的感懷。值得注意的是,杜甫大多詩作沉鬱悲愴,但《贈花卿》卻相對輕盈,展現他對藝術之美和當下歡愉的肯定。雖然創作背景可能依舊有著現實困頓,但在面對傑出的樂師與動人樂曲時,詩人敞開了內心的歡喜,也留下這首至今廣為傳誦的千古絕唱。

在藝術手法上,杜甫透過空間感的擴張,讓音樂在江風與雲霧間穿梭,詩句收放自如。首句強調城市喧鬧場景,結句卻歸結為「人間能得幾回聞」,由繁華的外境回到體悟無常的人生感懷,在短短二十八字之內,便成功刻畫出絢麗繁華與稍縱即逝的對比。這正是杜甫寫詩時常見的「大筆收煞」,既豐富又餘韻悠長。

重點

體會杜甫以簡練筆觸讚美成都樂師的天籟之音,從繁盛管絃到雲霄餘韻,展現短暫人世裡難得的藝術盛宴與瞬間驚豔。

意見評論
  • 彰化鹿港鎮蹟文化蘊厚

    相較於杜甫其他寫實或悲憫的詩作,《贈花卿》顯得輕盈而富有藝術浪漫,像是他給予現實之餘的一次美好讚頌。

  • 小紅豆

    雖然篇幅不長,卻字字動人:音律之美、城市繁華與詩人的驚嘆完美結合在一起。

  • 鐘淑娟

    短短四句,其實蘊含了古城的繁盛、藝人的才華,以及杜甫對仙境般音樂的無限遐想。

  • 人生得意盡歡使金樽空

    我個人特別著迷於這首詩的意境,很難相信僅僅四句就能構築出如此豐富的感受,實屬杜甫筆法之神妙。

  • 杰倫

    詩中的「半入江風半入雲」讓我想到樂聲隨風飄揚,彷彿在天地之間悠揚迴盪,畫面感極強。

  • 佳儀

    杜甫寫《贈花卿》時,似乎帶著對花卿音樂才華的驚歎與讚美,把那份感動凝聚成短短數句。

  • 萬小蘭雅庭珍

    每次讀這首詩,都仿佛能聽到那空靈的笛音,輕輕撫過雲端,帶來超越塵世的恬靜。

  • 士林官邸瑰展芳香鼻漫

    杜甫對花卿的讚譽不只停留於音樂,更是在肯定其人品與才華,整首詩氣質雍容而優美。

  • 宛真

    如果親身置身錦城,或許更能體會「絲管日紛紛」的氛圍:熱鬧中又帶點詩意的暈染。

  • 子晴

    「此曲只應天上有」已成千古名句,至今仍被讚譽,足見杜甫筆法的簡潔有力。

  • 王大明

    「此曲只應天上有」真是點出歌曲的美妙與超凡,令人憧憬不已。

  • 宏傑

    有人說,音樂能超脫世俗,而杜甫正好透過詩來盛讚這股令人屏息的力量,堪稱詩與樂的完美融合。

  • 陳嘉怡若櫻花

    杜甫花了很少的字數,就把花卿的音樂才華推上雲端,用「天上有」強化其神聖與珍貴,讓人印象深刻。

  • 王小明非常可愛好孩子

    傳世詩句「此曲只應天上有」成為形容極致美好的常用典範,也證明杜甫對花卿音樂的讚美深深震動了後人。

  • 新竹科學科技業發迅速

    「錦城絲管日紛紛」又能讓我們回味唐代盛世時期,連街頭巷尾都能聽到悅耳樂聲,彷彿一片繁華盛景。

  • 簡君莉

    從詩的角度看,《贈花卿》集具象與抽象於一體,既有聲音又有想像,洋溢著唐代文藝的光彩。

  • 高雄港南臺灣交通樞紐

    這詩雖然篇幅短小,但意象豐富:錦城的繁華、江風的清涼、雲端的神秘,再加上那絕世的樂曲,整體營造一種夢幻氛圍。

  • 采蓉

    讀詩時,也能感受到杜甫內心的微妙轉折:在欣賞美的同時,或許也有點淡淡遺憾,因為如此仙曲卻難得一聞。

  • 彰化鹿港鎮蹟文化蘊厚

    我認為這首詩不僅是稱頌花卿,而是杜甫在亂世中為自己找到的一絲慰藉,透過妙曲暫時拋開憂愁。

  • 謝文樂

    若非杜甫親身體會到那仙樂般的震撼,恐怕也無法寫出「此曲只應天上有」這般動人的讚嘆。這正是詩與音樂交匯時,那不可言喻的靈感之火吧。

  • 崔佳恩琳雅綠

    讀到「錦城絲管日紛紛」就能想像繁華都市裡樂曲不斷,氣氛熱鬧卻又帶點雲霧般的朦朧感。

  • 俊傑

    杜甫能將感官體驗融入筆墨,讀完後整個人彷彿置身雲霧之中,唯有絲竹之聲與微風吹拂。

  • 胡宇威演技氣到粉絲愛

    我最喜歡詩裡將樂聲比擬成天上才有的仙音,讓人聯想到神仙國度的美妙,凡塵少見。

  • 傅珊彤黛淇琳

    雖然杜甫常被稱為「詩聖」,以憂國憂民見長,但在《贈花卿》裡,他顯示了對音樂與美的敏銳感受,同時流露對才子佳人的欣賞。

  • 賴昀真璐香菱

    或許這也是杜甫在動盪年代中短暫的寧靜與歡愉時刻,透過花卿的音樂,他得以片刻忘卻世俗煩惱。

  • 張志強

    那種「半入江風半入雲」的飄渺感,似乎也象徵著詩人在生命苦難裡力圖尋找的精神超脫。

  • 李雅雯思敏安

    那段「半入江風半入雲」讓我腦海出現一幅圖:江面吹來清涼風,雲端翻滾變幻,樂聲穿梭其間,忽近忽遠,縹緲動人。

  • 鍾子凌

    如此佳作也令我想到,人生裡有許多美好的瞬間,就像這回杜甫聽到花卿的絕世名曲,或許短暫,但足以令人難忘。

  • 麗華

    縱使時代已遠,當我們讀到這首詩,仍能隱約聽到絕美樂曲在耳邊迴盪,歷經千年猶在。

  • 季軒

    我想像花卿奏樂時,周圍的人都屏息聆聽,只有風與雲在微微流動,詩人被這份超凡之美震撼到心曠神怡。

喔!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提供語言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