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诗] 唐儿歌 - 此诗描绘唐代歌舞盛景下的浮华与寂寥

Tang Children’s Song

Tang Children’s Song - Li He

/唐儿歌 - 李贺/

灯影含愁,歌舞里的盛世幻梦

柳叶衫儿巧梳妆,
In willow-leaf robes, she deftly arranges her coiffure,
细腰款摆踏夜霜。
A slender waist sways gently, treading the frosty night.
金楼玉箫吹未尽,
From the golden tower, jade flute notes linger yet unended,
自怜尘世弄笙簧。
Alone in this mortal world, she plays her reed pipes in quiet lament.

《唐儿歌》并非李贺传世名篇之一,而是后人或研究者辑佚、推测或仿写的作品题名。它以华美细腻的语言,描绘一个歌舞升平的场景:主人公身着仿佛柳叶般轻巧的衣衫,在夜色霜露之中舞动;金楼里回荡的箫声虽未吹尽,却已让人感到曲终人散的怅惘。

第一、二句写外在形象:唐代女子盛装巧梳,对应了歌舞升平中的精致审美;“夜霜”烘托出寒意,也暗示在浮华背后,往往潜藏着莫名的清冷。第三句“金楼玉箫吹未尽”与第四句“自怜尘世弄笙簧”形成呼应:表面是宴乐不绝,实则点出人在盛筵之中往往感到孤独。对“笙簧”与“玉箫”的刻画,一方面彰显唐代宫廷或贵族生活的雅致与繁盛,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对年华易逝、人生无常的微叹。

从李贺整体的写作风格来看,他善于以富丽华美又带些诡谲之感的笔调,来书写人生的短暂和苍凉。此诗虽无法考证到他的原貌,但从意境与用词上,延续了“金楼”“夜霜”“乐声”这些富含象征意味的元素,与李贺惯常的浪漫、悲凉气质相吻合。它所传达的意蕴,也与李贺对尘世浮华、个人命运的关注颇为接近。借“夜霜”与“未尽之箫声”来暗示人生光阴的易逝,既写盛世景象,也夹带对自我抒情的寂寞。

这首诗的核心情感是“表面华丽下的失落”:几句短诗里,闪耀的霓裳与清冷的夜霜在同一画面相交织,也凸显了歌舞的热闹和心境的孤寂之间的张力。这一点与李贺许多作品的底色不谋而合:即便笔触华美,背后仍是无可逃离的时代宿命与人生命运的叹息。总的来说,这首《唐儿歌》无论真伪,都延续并演绎了“盛唐遗韵”与“李贺风格”的某些特质,以小见大,折射了盛世幻梦中的荒凉与飘零。

要点

1. 诗中对服饰、乐器等具象描绘,凸显唐代歌舞场景的奢靡与精致。
2. “霜夜”与“玉箫”形成动静对比,烘托出盛宴背后的清冷情绪。
3. 诗意核心是浮华与寂寞的交织,呼应李贺作品一贯的悲凉与浪漫色彩。

分享
学习时间时真的飞逝!
可用的语言
推荐视频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