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名诗] 新乐府(其一) - “轻肥”揭示的奢靡与民生困境
白居易在“新乐府”运动中所倡导的,是以诗歌直指社会现实、为民声呐喊。其中第一首《轻肥》便是一篇讽刺当时贵族子弟奢侈挥霍、官场风气浮华不顾民生的代表作。诗的起句“意气骄满路,⋯ 阅读全文
白居易在“新乐府”运动中所倡导的,是以诗歌直指社会现实、为民声呐喊。其中第一首《轻肥》便是一篇讽刺当时贵族子弟奢侈挥霍、官场风气浮华不顾民生的代表作。诗的起句“意气骄满路,⋯ 阅读全文
《青门柳》以一棵青门外的柳树为核心意象,展示了离别之地柳枝常被折下以赠远行人的传统,寄托着深长的别情。诗首句“青青一树伤心色”点明柳色虽青,却因与离愁相系而生出“伤心”之感。⋯ 阅读全文
《南浦别》是一首短小精炼却深含离情的诗作,题材围绕“别离”,以秋景相衬,呈现出深秋萧瑟与人事离散之间的呼应。首句“南浦凄凄别”将离别地点设在“南浦”,常在古诗中象征送别之地,营⋯ 阅读全文
《忆江南(其一)》是白居易在任杭州、苏州刺史期间对江南风物的深情回顾,也是他在离开江南后怀念那片富庶、美丽土地的心声。此词短小精致,却涵盖了诗人对江南春天的热爱和难舍之情。⋯ 阅读全文
《暮寝》以四句短诗描绘出夜色渐深、风声渐起的寂静场景,将诗人沉郁难眠的心境与凄清幽冷的夜相互映衬。开篇“云气昏昏掩茅门”中,“昏昏”既是天气阴晦,又象征了诗人内心的郁闷;“萧⋯ 阅读全文
白居易在这首《秋思》中,巧妙地以秋夜、落叶和炊烟等意象,集中描绘了秋季时节对家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离散的感喟。诗歌抓住“秋”这一季节特有的萧瑟气氛,通过“寒夜长”“落叶萧萧”等景物⋯ 阅读全文
《后宫词》以寥寥四句刻画出一位失宠宫嫔的凄苦与孤独情怀。首句“泪湿罗巾梦不成”便直切女子的内心:思念与忧愁交织,让她彻夜难眠。次句“夜深前殿按歌声”写出宫廷依旧欢歌不息的热闹⋯ 阅读全文
这首《宿紫阁山北村》是白居易在紫阁山地区暂留歇宿时所作,通过描写高峰幽居、山林清寂的环境,展现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尘世仕途的反思。开头“高峰人不到,幽处客来稀”便点明此⋯ 阅读全文
白居易的《问刘十九》全诗仅四句,却妙趣横生、暖意盎然。它写的是诗人邀请友人刘十九来饮酒的场景:一炉暖火,一坛新酿,再加上漫天即将飘落的雪花,构成了一个典型的冬日小聚画面。⋯ 阅读全文
《卖炭翁》是白居易著名的讽喻诗,通过老翁的卖炭经历,折射出唐代社会对底层人民的剥削与不公。诗歌从卖炭翁的艰辛出发:他冒着寒风大雪,以满面尘灰、两鬓苍苍的形象示人,却只能勉⋯ 阅读全文
《采地黄者》刻画了农家在春末夏初时节,采挖地黄的繁忙与艰辛,亦侧面展现了唐代百姓在自然与苛税夹击下的生存困境。开篇的“麦陇青青、桑叶肥”看似风调雨顺,然而“田家渐作无年计”却⋯ 阅读全文
白居易的《观刈麦》通过对初夏农家生活的具体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中的贫富差距与劳动人民的辛苦。诗的开篇“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即强调了农忙时节劳动者的繁重日常,暗示读者关⋯ 阅读全文
《大林寺桃花》写于白居易在江州(今江西九江)贬谪期间,据传是他在大林寺游玩时所作。诗人巧妙地通过时空对比,将“人间四月”与“山寺桃花”两种不同的季节风貌并置:当世间花卉几近凋⋯ 阅读全文
《花非花》是一首仅短短四句却意蕴深厚的小诗,也体现了白居易在简短篇幅中凝练大智慧的能力。诗名“花非花”之“非”与“雾非雾”之“非”,都在暗示一种似有若无、似真似幻的状态。夜半而来⋯ 阅读全文
《暮江吟》是白居易借夕照与夜色交融之景,表达内心情怀的名作。全诗短小精炼,却巧妙地通过光影、色彩与时间的衔接,将“暮”这个特殊时段里的江边美景生动再现。首句“一道残阳铺水中”⋯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