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enda

noun (countable)
a list of items or topics to be discussed, done, or prioritized, often in a meeting or plan; can also refer to an underlying motive or personal intention behind actions
同義詞典
同義詞
反義詞
使用方法
指會議或行動計劃中需討論或執行的事項清單;亦可指背後目的或動機。在不同脈絡裡,「agenda」能表現兩大涵義:第一,最常見是『議程、待辦清單』,特別用於會議或專案管理。例如在工作會議前,會先列出「agenda」方便與會者掌握討論主題與流程,如「The agenda includes budget review, product updates, and Q&A.」。此用法可確保參與者對會議內容保持同一認知,也提升時間與效率。第二,若談到某人的意圖或計劃,你也可說其「agenda」,暗示該人存有特定想法或動機。例如,若你懷疑對方在對話裡隱藏了個人利益訴求,就能說:「He might have his own agenda in pushing for this change.」,強調那是對方策略或可能牽涉私利。總體來看,當你使用「agenda」,若沒明確說明上下文,需留意他人可能會誤解你指『議程』或『動機』;在正式溝通中最好透過語句或標題加以限定,以確保意思不混淆。
替代選項
若你需要替換或補充「agenda」之意,視場合可採:1. **schedule**:強調時間規劃或行程表,一般用於日期、時段安排。2. **plan**:覆蓋範圍更廣,表示籌劃或策略,可關乎行動、專案、會議等。3. **program**:聚焦活動/會議內容有條目分階段,多用於活動手冊或議程概要。4. **list of items** / **checklist**:若僅列出待辦或討論事項,簡單且直接。5. **motive** / **intention**:若語境指背後動機或利益考量,顯示個人或組織目的。根據想突顯的層面選詞:若強調會議討論點及時間線可用「agenda」或「program」;若描述潛在目的或利益驅動,就用「motive」、「intention」。
寫作
在正式文本或商業文件裡,你可使用「agenda」建立會議或專案討論的主要指引。例如撰寫『會議議程』時,常見格式包含:會議目標、主題或要點、時間分配及負責人等。如此能讓與會者明白整體流程並做好準備。如:「The meeting agenda for the Quarterly Review includes sales reports, product roadmaps, and budget planning.」。在公共場合,如果是大型研討會或論壇,亦會製作「conference agenda」,將各場次議題、講師與時間明確羅列。若要呈現對方的策略意圖,可以使用「underlying agenda」或「hidden agenda」,暗指尚未公開揭露的目標或利益。例如,「She seemed helpful, but I suspect she has a hidden agenda.」。提及時需留意語氣與證據支持,以免顯得過度揣測。
日常對話
在日常對話或友人聚會裡,「agenda」可表示想做或聊的清單,如周末聚會計劃可說:「What’s on the agenda for Saturday?」,就等同於問『這週六我們要做什麼活動?』。若你提醒大家別跑題,也能說:「Let’s stick to the agenda and finish these tasks first.」,在較輕鬆場景同樣適用。針對某人意圖,你也可使用較口語的做法來表達,如「I think he has his own reasons for pushing this idea.」,輕鬆但間接帶出你懷疑對方的動機。而「agenda」則帶些正式或職場氛圍。若與朋友閒談想顯示較專業、成熟的語感,也可直陳:「I’m not sure if he has a personal agenda behind this suggestion.」,讓對方懂你懷疑那背後的利益取向。
詞源
「agenda」源自拉丁語「agere」(做、行動) 的名詞型態「agendum」(需要去做的事),其複數形則為「agenda」,意即『那些該被完成或討論的事項』。在早期西方宗教與學院文化中常見,用於列出禮拜、會議或學術討論之章程清單。隨著中古英語與近代商業會議制度成熟,「agenda」普及成正式文件或聚會前所列之議題列表,成為現代組織及行政操作中不可或缺的工作規劃工具。後來由於現代社會的政治和人際互動複雜化,agenda 一詞逐漸擴充到指某人隱藏或公開的『意圖、目的』。這蘊含對動機的猜測:當有人推動方案或發言時,旁人會懷疑是否有『議程之外的動機』。於是「agenda」在日常生活、政治、商業等情境裡皆常見,既代表明示的行動計畫,也可能暗示目的與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