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oidance
noun (uncountable)
the act of avoiding or keeping away from something or someone
同義詞典
同義詞
反義詞
使用方式
形容刻意遠離或不想面對的情境、任務與感受。在各種領域裡,「avoidance」都扮演著重要的心理防衛角色。當人們預期某件事情會帶來壓力、恐懼或不適時,往往會下意識地想逃開,這就是所謂的「avoidance」。例如,在人際互動中,有些人因害怕衝突而選擇避不見面或回避討論;在學業或工作場合裡,感到壓力或不確定時,可能會拖延或一再延宕,以避免直接面對負面情境。從心理諮商角度來看,適度的「avoidance」能暫時舒緩焦慮或恐懼,但若長期依賴這種方式,可能耽誤問題的根本解決,並在未來釀成更大的負面結果。也因此,學習辨認「avoidance」行為的出現時機、背後原因,以及如何在適當情況下改用更積極的問題解決方法,是提升身心健康的重要關鍵。若你感覺某些人事物過於沉重而想遠離,不妨先分析自己的情緒來源,嘗試分段處理,或主動尋求協助,例如找專業人士或親友傾訴。如此一來,不但能減輕心理負擔,也能在社交與生活中維持更穩定的狀態。
替代選項
若想使用其他字詞或描述來替代「avoidance」,可視情境和程度而定。像是「逃避」或「閃躲」,能更直白地表現出拒絕面對的態度;「迴避」則在口語與書面語裡都相當常見,傳達溫和且委婉的回避感;「逃避傾向」可用來強調在心理或行為上的反應模式,表示已形成一種習慣或傾向。若強調因恐懼或焦慮而產生的撤退行為,英文裡的「avoidant coping」或「逃避式因應」也能帶出更多專業含義。對於較輕度的回避行為,可以用「暫時避開」、「擱置」等中性詞彙,使語氣不至於過度嚴重。根據文章主題與對象不同,選擇適當詞彙來精準形容「avoidance」,不僅能增加可讀性,也能幫助讀者更準確地掌握情緒面向。
寫作
在寫作中引用「avoidance」,需要兼顧情緒層面與邏輯結構。若撰寫心理學、教育或管理相關的論文與報告,討論「avoidance」能凸顯人的應對方式如何影響整體表現。例如,在人際關係研究裡,可探討有些人因童年經驗或負面自我認知而產生「avoidance」行為,進而造成人際互動品質下降。也能援引量化或質化研究,說明「avoidance」背後的誘因,如焦慮症、低自尊或外界壓力等。若是在勞動管理或職場議題中,則可闡述「avoidance」如何令員工無法主動面對問題,最終牽連整個團隊績效。在文章結構裡,可先透過理論或案例說明「avoidance」的特徵,再提出因應策略,如認知行為療法、組織溝通機制或自我覺察訓練等,最後再整合自身觀點形成結論。這種鋪陳能使「avoidance」的討論更具學理基礎與實務應用價值。
日常對話
在日常對話或輕鬆交流中,我們常會用「avoidance」來形容對某些情境抱持閃躲或懶得面對的態度。像是朋友邀請你參加場合,而你有些社交恐懼,可能就會找各種藉口不去;或是面對考試或專案壓力,就不斷滑手機、刷劇,想要「逃」過這份心理負擔。當你聽到有人一直拖延某件事,也許就能說「He’s practicing avoidance to deal with stress.」(他在用逃避來面對壓力。)這種用法在語感上帶點半調侃卻又真實的描述,也能提醒對方注意並思考是否該用別種更直接的方式來處理問題。當然,如果是比較敏感的情況,別忘了溫和告知當事人,可以嘗試先面對、再尋找支援,而不必一直把事情「推」著走。有時候,無論是大事或小事,越拖延越易累積負面情緒,早點拆解或處理,才能更快回到安穩的日常。
詞源
「avoidance」一字源自「avoid」的動詞形態,加上名詞化字尾「-ance」而成。在中世紀英語中,「avoid」與「voyd」等詞形常見,可追溯到法語及拉丁語,意指「清空」、「躲開」或「撤離」某處,最初多用於法律條文或財產管理範疇,描述免除、迴避或使某處不具效力等行為。隨著時代演進,「avoidance」的語意不再侷限在法律或空間層面,也拓展到心理與行為領域。特別在現代心理學研究興起後,人們逐漸留意到「avoidance」除了物理性閃躲,更是一種內在心理機制,反映出對某些壓力源或不安情境的排拒。因此,現代我們看到此字時,不只單純解釋為「避開」而已,也提醒自己留意這種迴避心態對情緒與人際關係可能造成的長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