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杜甫
歡慶戰亂平息,家園重歸和平的喜悅
詩名與背景
這首詩的名稱是《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作者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此詩創作於安史之亂後,當時唐朝政府軍收復瞭失地,詩人得知這個消息後,激動萬分,寫下瞭這首錶達他喜悅心情的詩。
逐句解析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這兩句的意思是:忽然從劍門關外傳來瞭收復薊北的消息,剛聽到這個消息時,我感動得淚流滿麵,沾濕瞭衣裳。這裡"劍外"指的是四川地區,而"薊北"則是指河北北部,是安史叛軍的重要據點。詩人用"涕淚滿衣裳"形象地錶達瞭他聽到好消息時的激動心情。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捲詩書喜欲狂。
這兩句的意思是:迴頭看看妻子和孩子,他們臉上的憂愁已經不見瞭,我們一傢人高興得把書捲起來,幾乎要瘋狂。"卻看"錶示迴頭再看,這裡描繪齣一傢人在聽到好消息後,原本的憂愁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無比的歡欣雀躍。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這兩句的意思是:在晴朗的日子裡應該放聲歌唱,痛快飲酒;趁著年輕,帶著傢人一起返迴故鄉。"白日"指晴天,"縱酒"意為豪飲,"青春"在此處指年輕的時光。這兩句錶現瞭詩人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待,以及想要早日迴到故鄉的急切心情。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嚮洛陽。
這兩句的意思是:馬上就要從巴峽齣發,穿越巫峽,然後順流而下到襄陽,再前往洛陽。這裡具體描述瞭詩人計劃迴傢的路線,"巴峽"和"巫峽"都是長江上的著名峽榖,而"襄陽"和"洛陽"則是沿途的重要城市。這兩句展現瞭詩人歸心似箭的心情。
整體意境與藝術特色
這首詩充分展現瞭杜甫"沉鬱頓挫"的詩風特點:
- 情感真摯強烈:全詩充滿瞭詩人對國傢安定、傢庭團聚的渴望,以及得到好消息後的狂喜之情。
- 層次分明:從聽聞消息的激動,到傢人的歡樂,再到對未來生活的憧憬,最後具體規劃返鄉路線,結構緊湊閤理。
- 語言簡練生動:"涕淚滿衣裳"、"喜欲狂"等詞語準確傳神地刻畫瞭人物的心理狀態。
- 情景交融:將個人情感與國傢命運緊密結閤,既錶達瞭個人的喜悅,也反映瞭對國傢安定的期盼。
歷史意義與影響
這首詩不僅記錄瞭安史之亂後的一個重要歷史時刻,也展示瞭杜甫作為"詩史"的特質:
- 它真實地反映瞭戰亂時期人民對和平的渴望。
- 展現瞭知識分子的傢國情懷。
- 成為後世研究唐代歷史的重要文獻資料。
這首詩被後人廣為傳誦,特別是在錶現欣喜若狂的情感方麵,堪稱經典之作。它讓讀者深刻感受到詩人對國傢統一、社會安定的熱切期望,以及對親情、故鄉的深厚感情。
重點
這首詩描寫了詩人聽到官軍收復失地後內心的激動與欣慰,充分展現出杜甫憂國憂民的情懷,並提醒我們珍惜和平、關愛家園的重要性。
意見評論
- 李佩蘭
在杜甫多數悲慟的作品中,這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顯得格外明亮與喜悅,值得玩味。
- 盧靜惠雨映白
杜甫在這首詩中抒發壓抑已久的憂慮與對勝利的盼望,情緒如泉湧般洩出,讓人倍感暢快。
- 胡志誠
想像他在驚喜之餘匆忙收拾行囊,準備迎接新生,這種帶著希望的急切心情叫人感同身受。
- 亭君
有人說這首詩是杜甫“人生轉折”的快樂之聲,也的確如此,讀來真有峰迴路轉之感。
- 俊豪
從整體結構看,詩人先突顯長久的艱辛,再以「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為轉折,最後以痛快的開懷收束,展現了杜甫對和平與團圓的深深嚮往。
- 郭華倫
這首詩裡的喜悅並非浮於表面,而是一種脫離苦難的狂喜,就像沉重陰霾終於散盡。
- 胡志誠
往昔離亂生死未卜,如今終能舉杯同慶,深層的欣慰讓詩句充滿生命力。
- 溫青薇沁國良
以前心中的愁苦逐漸被勝利的曙光沖淡,連妻子的擔憂似乎都拂去,家庭溫暖彷彿近在眼前。
- 林依晨真的是大美女哦
杜甫為了這個好消息或許已等了太久,思緒從悲憂瞬間躍轉到高昂,讓人讀來難免動容。
- 梁宥涵銘姿蓮
讀完這首詩,能強烈感受到勝利給了詩人重生的力量,也讓他對家國前途充滿信心。
- 郭承宇玟志鳳
「開顏」與「縱酒」讓人想像他當下或許熱淚盈眶,不能自已地奔走相告。
- 傅珊彤黛淇琳
「聞說官軍收河南河北」讓人瞬間感到振奮,戰事終見曙光。
- 洪芷晴
昔日連綿的哀愁彷彿一朝盡散,這份揚眉吐氣的喜悅在杜甫作品中相當難得。
- 張國豪美雪莉
感受到詩人等同於「苦難黎民」的代表,在聽到收復失地後,猶如看到國泰民安的希望。
- 古文凱
讀到「卻看妻子愁何在」就能感受杜甫長久壓抑的喜悅突然釋放,十分動人。
- 宛真
聽聞官軍收復故土的好消息,猶如一把打開枷鎖的鑰匙,讓杜甫徹底釋放胸中歡愉。
- 台南孔廟蹟建築史文傳
「白日放歌須縱酒」讀來特別豪邁,彷彿能看到詩人終於甩開長久苦悶,開懷暢飲。
- 邱慶龍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一句,使人看見詩人急切想回歸中原、尋親訪友的熱情。
- 采蓉
杜甫常以悲天憫人的筆調示人,但在這裡,他用快意的語氣控訴過往艱辛,同時也盛讚收復之功。
- 淑華
聯想到當時亂世之苦,便更能理解杜甫為何如此急切地想回到河南河北,彷彿那裡才是真正的家。
- 古文凱
從字裡行間都能感受到他長期被亂世與憂患籠罩,如今好像突然見到光,想立刻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