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與自立(RESOLUTION AND INDEPENDENCE)」※ 風雨之後的省思:從自然歡愉到內在幽憂的靈魂對照 ※ 經典名詩

Resolution and Independence

Resolution and Independence - William Wordsworth

堅定與自立(Resolution and Independence) - 威廉・華茲華斯 (William Wordsworth)

風雨人生的自省:山間乞討者與詩人的相遇

There was a roaring in the wind all night;The rain came heavily and fell in floods;
整夜裡,風聲怒吼不已;大雨傾瀉,宛若洪流洶湧;
But now the sun is rising calm and bright;The birds are singing in the distant woods;
但此刻太陽正和煦地升起;鳥兒在遠方林間啼唱;
Over his own sweet voice the Stock-dove broods;The jay makes answer as the Magpie chatters;
布穀鳥用甜美嗓音低吟,松鴉與鵲兒嘰喳相應;
And all the air is fill’d with pleasant noise of waters.
整個空氣中盡是流水潺潺的悅耳聲響。
All things that love the sun are out of doors;The sky rejoices in the morning’s birth;
一切親近陽光的生靈都已出門;天空為晨曦的誕生而欣喜;
The grass is bright with rain-drops;—on the moorsThe hare is running races in her mirth;
草地在雨滴映照下閃著光;—高原上野兔亦歡快奔跑,像在嬉戲賽跑;
And with her feet she from the plashy earthRaises a mist; that, glittering in the sun,Runs with her all the way, wherever she doth run.
她用雙足從濕潤的泥地揚起霧氣;那煙霧在陽光中閃耀,伴隨她一路奔跑,直至遠方。

《堅定與自立》(Resolution and Independence)是威廉・華茲華斯寫於1802年左右的一首抒情敘事詩,詩人藉著一次雨後的清晨漫步,先鋪陳自然界的活潑生機,後來卻漸漸轉向對自身憂慮與人生前景的深沉反思。詩中最具戲劇性的一幕便是詩人遇到一位孤獨的「老鰥夫收集水蛭者」(Leech Gatherer),兩人短暫的對話或互動,使華茲華斯從悲觀中獲得鼓舞—更堅定地面對生活的各種挑戰。

**敘事結構**:詩以浪漫主義慣用的「清晨景象」開啟,鳥歌、陽光與雨後清新的草地激發詩人愉悅;但華茲華斯也提到自己回憶往昔詩人(如邱吉爾)的悲慘命運,因此激起對「天才孤獨、早逝」的恐懼。這種驟然的心情轉折象徵詩人對未來之途的惶恐。接著,他在原野遇見那位衣著簡樸、形容憔悴但卻頑強自立的老人,他靠著努力收集水蛭為生。詩人與老人的對話似短實長—從其堅定而無懼的精神,詩人感悟到「決心與獨立」才是生命的真實依託。

**浪漫主義主題**:
1. **自然:啟示與對比**:大自然的朝氣令詩人最初感到愉悅,但也激起他「詩人易折」的焦慮;此處展現浪漫主義中「人與自然交融時的福祉」以及「人自我意識深化」的二重性。
2. **強烈個人情感**:華茲華斯的心境轉折顯示他對詩人前途的焦慮,以及對自我定位的迷惘。「決心與獨立」正說明浪漫詩人面臨社會或情緒障礙時,需要自力克服、堅持創作的精神。
3. **象徵性角色—水蛭收集者**:外表看似卑微,卻具頑強生命力與堅定意志,成為本詩的哲理化身,啟發華茲華斯走出頹敗心理。

透過簡潔流暢的詩行與層次分明的情緒鋪陳,〈堅定與自立〉最終傳達出詩人從懷疑到得到鼓舞的心路歷程:自然與社會的矛盾仍在,但唯有堅定心志、不依賴他物,才能在浪漫理想與人間現實間保持「自立之光」。也彰顯出華茲華斯浪漫詩歌的核心理念—通過自然觀察與日常遇見,他提煉出「人心」最深沉而堅韌的力量。

重點

• 詩以雨後清晨的活力景象揭開序幕,轉折進入詩人對自身「詩人宿命」的焦慮。
• 老人(收集水蛭者)象徵堅毅、勤勉與獨立的榜樣,啟發詩人擺脫消極恐懼。
• 浪漫主義特色:把日常小事件(散步、偶遇)昇華成心靈覺醒的契機。
• 『決心與獨立』是詩中關鍵概念:只有自我決心,才能在不確定的世間尋獲立足之道。
• 與華茲華斯其他作品一脈相承:強調『自然引導』與『個人情感對照』,最終在自省中獲得救贖。

意見評論
  • 歐陽妮妮拍戲主持方展

    有時會想到現在很多年輕人在職場迷茫,或被裁員的新聞看得人心惶惶,詩裡華茲華斯面對憂慮的方式或許能給我們一絲借鏡:在困境裡重拾勇氣,像那位固執勤勞的老人般不輕言放棄。

  • 鄭嘉英

    詩裡作者忽然被一種深沉的恐懼籠罩,對人生與生計的疑慮爆發,讓我想起近年的房價高漲,很多年輕人對未來深感壓力,卻也得咬牙面對。

  • 欣怡

    文筆間有種厚實的安慰感,當作者遇見那位生活清苦卻神情堅定的老人,整個人彷彿瞬間被振奮,這就像現代偶然遇到勵志故事,令我們心生力量。

  • 台東球嘉年引全球旅客

    整首節奏綿長,但字裡都帶著一股韌性,尤其當作者提到與老人一遇,彷彿瞬間點亮漆黑的心房。

  • 葉書安

    有人視《Resolution and Independence》為浪漫派對抗現實磨難的最佳寫照,亦顯示詩人不只是陶醉於自然,更想透過自然以及人性中的光輝重塑自我。

  • 吳巧柔真意心

    初讀〈Resolution and Independence〉,就能感受到華茲華斯在面對人生低落時,依舊努力堅守信念的強烈意志。

  • 曾偉仁

    雖然全詩頗長,但結構井然:先沉入悲歎,再被一樸實老人喚醒,最後結束於一種克服自我疑慮的決心,像一部自我救贖的小劇場。

  • 士豪

    他用簡單對話與景物刻劃一種精神:不被外界條件擊倒,持續前行,如同疫情後很多人轉向更務實的生存模式,擁抱生活裡的每一分苦樂。

  • 馮思婷采雲虹

    若把它和柯勒律治的〈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比較,柯勒律治講海上懺悔與奇幻遭遇,這裡則描繪陸地上思緒低潮中的轉折,兩者皆在轉瞬間找到心靈的救贖。

  • 高雄港南臺灣交通樞紐

    詩裡充滿自然景象:清晨雨後的荒野、逐漸抬頭的陽光,彷彿象徵詩人的心境從憂鬱漸轉明亮。

  • 怡芬

    那位老人不靠他人恩賜,以簡樸方式養活自己,展現一種堅毅性格,也象徵人類可以自力更生,這在我們依賴手機與網路的時代格外震撼人心。

  • 大華

    想到社交媒體上常見有人分享憂鬱傾向,這首詩就像一記温柔的提醒:哪怕一度迷失,也能從陌生人的堅毅或自然的啟示裡重拾動力。

  • 曾雅妮高爾夫球場揮杆

    讀來彷彿跟著作者走過陰鬱早晨,再透過不期而遇的啟迪摸索出更積極的心念,就如同我們也可在迷惘時尋找個人範本,灌注自信。

  • 蔡佩真雅竹鳳

    作者描繪的老人雖地位卑微,卻保有獨立人格,彷彿在重複提醒:決心與堅毅不一定隨年紀減弱,反能越顯珍貴。

  • 雅雯

    當作者收尾時,一股恬靜又堅定的情感滲透全篇,彷彿在告訴讀者:即使生命裡有苦有累,也要帶著獨立的決心,守住自我的尊嚴。

  • 曾柏毅麗雪芬

    時代變遷很快,很多人在極端氣候或經濟不確定下感到不安,詩裡那股「雖低落卻不失決心」的態度,正是我們現在需要的精神糧食。

  • 傅珊彤黛淇琳

    整首詩讓人感受到浪漫派深處並非純理想,更包含對世俗與生存議題的正視,才是浪漫中的真實感。

  • 北台灣光越來越多好好

    若跟他在〈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讚頌自然的輕快比對起來,這裡更著重逆境中堅持的掙扎,是浪漫派對自我省思的另一種深刻面。

  • 王子洋

    若與華茲華斯另一首〈Tintern Abbey〉相比,後者在自然中覺得心靈療癒,這首則側重“獨立堅忍”,在困境中掙扎前行,更顯出浪漫派多面向。

  • 中台灣遊地山水秀語花

    整首詩像是一條山間小徑,作者在陰鬱與光明間徘徊,最後藉由與那老人的對話找到內在的安定。

  • 雲林北港宮媽文化典熱

    看到他在自然裡漫步,心境卻被悲觀疑慮糾纏,好像對應當代人雖擁有許多物質便利,但心靈焦慮卻日益嚴重。

  • 郭承宇玟志鳳

    華茲華斯筆下的自然從不是背景,而是激發自我察覺的力量源泉,這在現代常見「森林療癒」「田園體驗營」也頗有類似觀點:透過土地接觸重啟人生動能。

  • 高佩蓉子筠柔

    最近新聞報導很多中年失業者嘗試轉型自主創業,就讓我想起這詩裡的老人:雖條件艱難,依舊堅守自我,或許也是一種「自我獨立」的最佳示範。

分享
喔!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提供語言版本
推薦影片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