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高 - 李贺
高峰雲霧中的神女幽思與巴江急湍
此首〈巫山高〉相傳為李賀所作,篇幅短小卻展現了他擅長的奇詭瑰麗風格。開篇「巫山高,高不見頂;巴水急,急如雷醒」即以誇張對比刻畫出巫山的高峻與巴水的洶湧,以「高不見頂」「急如雷醒」這些跳躍性的用詞,強調自然景觀的磅礡與險峻,也將讀者帶入一種神秘而激烈的氛圍。
第三、四句轉向傳說中的巫山神女,並融入夜雨、夢境等意象,使得本已壯闊的自然畫面更添浪漫神話色彩。「神女夜啼煙雨重」將夜啼化為夜色霧雨同時籠罩,連接了人間與仙靈的情緒;「瑤臺夢落玉簪驚」則展現李賀常見的“夢中現象”筆法:一件微小的玉簪掉落,如同神女的驚醒,也隱含詩人對人生無常、瞬息驚變的感慨。
李賀作品經常運用對自然之力與神話意象的對照,來營造強烈的視覺、聽覺衝擊;同時,他也藉此在詩中透露對人生或現實處境的寄託。〈巫山高〉雖然僅有四句,卻通過「高山」「急水」「夜啼神女」「夢落玉簪」等多重層次意象,讓人感受到唐代後期浪漫詩人對幽冥世界的想像,以及對天地與靈性的探問。即使詩篇短小,所蘊涵的張力與想像空間卻十分寬廣,體現了李賀獨特的創作風貌。
重點
一、短小精煉的篇幅,蘊含瑰麗奇崛的想像空間。
二、巫山、巴水及神女意象,相互交織出神話般的詩境。
三、山高水急凸顯自然雄偉,也映射人事波動無常。
四、夜啼與夢驚之筆法,展現李賀善於使用神祕與幻象的獨特風格。
意見評論
- 南台灣情放光海活充沛
看到最近網路上的VR雲海直播,引發不少人線上觀看巫山雲霧的實景,聯想到李賀在詩裡將雲霧寫得深沉莫測,似乎再先進的科技,也無法完全複製他筆下的絢麗荒誕。
- 潘孟暉
有時候我會把〈巫山高〉和杜甫的〈登高〉一併欣賞,杜甫著重個人悲秋心境,李賀則偏向神怪奇誕。雖同寫高處遙望,卻各具滄桑韻味。
- 中壢市風味餐富樣好吃
那種霧氣氤氳的場景,就像電影裡的仙境,然而李賀筆下多了幾分詭譎,是仙境,也是地獄般的怪誕王國。
- 蘭嶼達悟板舟獨特傳承
和李賀的〈李憑箜篌引〉相比,前者透過樂音營造幻境,後者以山川神話點染詭譎,兩詩各自呈現他對神祕境地的情慾與遐想。
- 曹俊彥惠靖君
在唐詩裡眾人常寫巫山雲雨柔美一面,李賀卻選擇將巫山描繪得如同夢魘,以刀鋒般的言辭切入,展現他特立獨行的「詩鬼」風格。
- 小明
當代社群裡有人分享無人機拍下的雲海奇景,壯觀卻顯得「現實感」十足。我反倒更喜歡李賀這種帶有神話色彩的描述,因為他讓巫山不僅只是一處自然景觀,更升華成一個超現實、連結天地幽冥的神祕地帶。
- 章炳維柔惠欣
前陣子新聞報導某地因豪雨造成山崩,畫面令人震撼又畏懼,也讓我想起李賀在〈巫山高〉中塑造的「萬丈深淵」意象,仿佛大自然隨時能顯示其猛烈一面,讓人類只能驚歎其威力。
- 王小明非常可愛好孩子
诗中把巫山不只當成實景,更是一個古老傳說的舞台,讓人感受虛幻與真實交織。
- 家瑋
巫山雲雨的傳說,在〈巫山高〉裡化作撼動人心的奇異景象。
- 李雅雯思敏安
最近許多人喜歡爬山尋求自然療癒,當我讀到〈巫山高〉,腦中想的卻是:若真在巫山腹地漫步,或許會同時感受到山水之美與靈異傳說的交織,不似現代人單純的健行那麼輕鬆。
- 韓雪兒柏景芬
幾句描寫就滲透出危崖峭壁的孤絕,彷彿在雲端之上與古神對話。
- 士哲
若對照李白的〈蜀道難〉,李白寫蜀道驚險,李賀在〈巫山高〉裡則是填滿了神話陰影,帶著一股絕望又浪漫的衝擊感。
- 一葉落知道秋莫忘故人
新聞上常出現極端氣候導致山林遭受劇烈變動,當我再次細讀此詩時,愈發覺得李賀對自然的描寫,不只在歌頌壯美,更蘊含對災難性力量的隱約預感,令人生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