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倆分離時(WHEN WE TWO PARTED)」※ 無聲的痛:昔日盟約化作淚中沉默的結局 ※ 經典名詩

A dimly lit forest path at dawn with autumn leaves scattered around, evoking a melancholic atmosphere. In the background, two shadowy figures are seen walking away from each other, symbolizing separation and lost love.

When We Two Parted - Lord Byron

當我們倆分離時(When We Two Parted) - 拜倫勳爵 (Lord Byron)

餘溫消逝:愛的別離與內心的無聲痛楚

When we two partedIn silence and tears,
當我們倆分離時,在沈默與淚水之中,
Half broken-heartedTo sever for years,
滿懷著半顆破碎的心,因那長年分隔所帶來的離傷,
Pale grew thy cheek and cold,Colder thy kiss;
你的臉頰漸漸慘白冰冷,那吻也愈發冷冽;
Truly that hour foretoldSorrow to this.
那一刻其實就已預示今日的憂傷。
The dew of the morningSank chill on my brow—
清晨的露珠凝結寒意在我額上——
It felt like the warningOf what I feel now.
宛如對我此時心境的先兆;
Thy vows are all broken,And light is thy fame;
你的誓言盡皆破碎,你的名譽已如浮光般飄忽;
I hear thy name spoken,And share in its shame.
每聽人提及你的名字,我便一起感同身受那羞愧。

《當我們倆分離時》(When We Two Parted)是拜倫(Lord Byron)的經典抒情詩,寫於1816年前後,卻在其詩集中於1813年左右便能看到相似草稿。詩中透露了拜倫對一段秘密或禁忌關係的痛苦告別,強調分離時的黯然神色與深沈孤愁。

整首詩以「安靜的分別」及「留存的心傷」為主題:兩人分離的時刻沒有激烈的爭吵或悲聲,反而在陰鬱冷寂的氛圍裡,臉頰蒼白、吻意冰冷,顯示出愛情破滅的殘酷。詩人對「誓言破碎、名譽飄忽」的指涉,暗示這場感情彷彿埋藏在社會壓力與道德批判下,終歸不可挽回。當詩人之後再聽聞對方名字時,感到的竟是恥辱與痛徹心扉,將那段情緣的失落感放大更深。

在浪漫主義背景下,本詩語言簡潔有力,卻蘊含強烈情感:透過「寒意」「淚水」「破碎誓言」「羞愧」等意象,拜倫展現了失愛後的強烈孤獨感。詩歌最後給人的印象,是一種沉默的終結:愛已離散、誓言已斷、只剩詩人的暗暗悲傷與不可言說的遺憾。這種能量也回應浪漫主義對「私人情感」的高度重視,將個人心緒推到令人震撼的曝光度。

重點

• 詩以分離場景開篇,沈默與淚水凸顯愛別離的無奈與痛徹。
• 「寒意」與「破碎誓言」形成主線意象:代表愛情已走到盡頭的凍傷感。
• 詩人聽聞對方名字時心緒波動,映射社會與道德的陰影及個人羞恥感。
• 採用英語詩傳統的抒情風格,短小卻張力十足,充分揭示戀愛分離後的餘痛。
• 浪漫派特質:個人情感極端凸顯,悲傷、懊悔、沉默在冷色調意象中更顯悲愴。

意見評論
  • Zadoc

    與某些現代情歌如同,它象徵別離後難以彌補的裂痕,讀來會覺得通過時空仍能和拜倫對望:原來人的心痛在古今裡都是相通的。

  • 正雄

    整個詩裡都籠罩著對過去愛情的惋惜,如同回聲一般在心頭不斷回繞。

  • 李雅雯思敏安

    文字間帶出的傷懷並不刻意嘶吼,而是以低迴調子訴說無奈,正如浪漫派對愛與悲的藝術表達,涵容深切人性。

  • 柯佳穎

    我想,如今有些人喜愛在網路上發表分手感想,其實正是像詩裡一般,想把愛與痛記錄下來,供自己或他人咀嚼、嘆息。

  • 潘信諾

    那句「在靜寂與淚水中分開」透著無可奈何的暗嘆,讓人驀然想起現代遠距戀情分崩後,兩端的屏幕沉默許久的畫面。

  • 吳美婷參加校園歌唱賽

    最近看到社群上有人公開分手感言,也像詩中那般孤寂的語調,彷彿在告訴世界:有些傷痛依然需要時間才能淡化。

  • 台南孔廟蹟建築史文傳

    他用寥寥幾句,卻勾勒出夜裡的寒冷與白晝的悲戚,讓你彷彿都能聽見詩人輕聲嘆息。

  • 汪柏岳真詩瑤

    每回讀此詩,我都能感受拜倫對情感世界的深沉刻畫,與他其他熱烈奔放的作品形成強烈對比,恰顯示浪漫派可以如此柔弱敏感。

  • 旭東

    若要比較拜倫自己在〈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的遼闊感,這裡則轉向內心封閉的淚與靜,將視野收縮到分手當下的細節與心神折磨。

  • 惠琳

    字裡暗示戀情已成過往,卻仍揪住詩人心弦,這種一次分離卻一生難忘的情境,也正呼應不少現代人在分手後長期難以走出的心情。

  • 洪偉忠雅燕如

    它並沒有長篇大論敘事,而是在最簡短的字句裡滲透淒涼,一如拜倫其他情詩那樣能抓住人心深處的痛點。

  • 徐建豪立志新

    分離時的那股刺痛,當下依舊感到寒意,正是拜倫的詩句所共鳴的痛楚。

  • 林依晨真的是大美女哦

    若將之與拜倫的〈She Walks in Beauty〉相較,一邊寫的是讚嘆女性的絕美,一邊卻是對逝去感情的哀嘆,可見拜倫筆下對愛情的百般樣貌。

分享
喔!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提供語言版本
推薦影片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