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暮雨送李胄 - 韦应物
暮雨送行,江上離思猶深
《賦得暮雨送李胄》是韋應物為了送友人李胄時所作,詩中以暮雨、江景、飛鳥、潮汐等意象營造淒美且富含深情的氛圍。作品開篇兩句「楚江微雨裏,建業暮鐘時」點出暮雨瀰漫、鐘聲已晚的淒迷意境,也暗示了時間流逝中離情徒增。接續「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透過江上帆影與歸鳥的緩慢動態,烘托出詩人內心的依依惜別。
第五、六句「海邊明月共潮生,淮上春風接燕支」,描繪了更廣闊的畫面:潮水和明月交互呼應,春風拂動燕子歸巢的翅膀。如此意象不僅展現天地萬物的生機,也讓離別增添一絲空靈與渺遠感。結尾「相送情無限,將行且緩行」直白表達了詩人心中的無限不捨,彷彿請友人稍留片刻,好讓這片暮雨朦朧中的相聚再多停留一瞬。
通觀全詩,韋應物擅長將自然景致與人間情感相交織,使讀者在細微的畫面、氛圍中感受到濃濃的離別哀傷。這種將景、情、時、地融為一體的藝術手法,在唐代詩中尤具特色,也讓《賦得暮雨送李胄》成為唐詩送別體中的經典之一。
重點
一、善用暮雨與江景:透過朦朧雨色營造離別的低回愁緒。
二、動靜結合:帆影與歸鳥的緩慢對比,襯托出詩人內心對友人的依戀。
三、意象遼闊:海邊明月、淮上春風等畫面,豐富了離情意境。
四、結尾直抒胸臆:以「將行且緩行」作結,強烈表達了依依不捨的真情。
意見評論
- 曾芷瑜
那些淅瀝的雨聲,就像詩人內心翻湧的思緒,從白天拖延到暮色降臨,也無法停歇。
- 洪偉忠雅燕如
我偏愛這首詩的原因,在於它不只是送別的形式,而是用暮雨作背景,將整個離情襯托得淒美而真摯。
- 屏東海館帶魚群彩紛奇
韋應物的作品總有種溫潤感,尤其在離別時更見真情。
- 傅珊彤黛淇琳
那句「暮雨」宛如將白天與黑夜銜接,象徵分離的時刻即將來臨,令人再難平靜。
- 方文琳演戲歌唱很精彩
在現代的車站或機場,即使沒有如同詩裡的暮雨,我們或許也有自己的「暮雨」,那就是心頭揮之不去的離愁。
- 梅花香自苦寒來傲骨雪
有人說,雨是分離的前兆。讀這首詩時,彷彿能看見兩個人在薄暮中互道珍重,但內心卻千言萬語。正如「暮雨」一般,綿長、斷續,將離愁與山河都籠罩在一起。這種意境,讓人很容易想起自己曾經的告別,多少都有點同感。
- 宏傑
暮雨的細節充滿畫面感,好像能聞到潮濕的泥土氣息,夜色亦隨之降臨,周遭萬籟俱靜,只有送行人的聲音與雨聲交織。
- 麗華
我曾將此詩與韋應物的〈淮上喜會梁川故人〉作對照,後者是喜會故人時的熱絡與驚喜,前者卻是送別故友時的淒迷與惆悵。兩種情境彷彿代表人生的兩面:相逢與分離,皆是命運的安排,也都是詩意的來源。
- 怡君
「暮雨」讓我想到最近極端氣候下突如其來的傾盆大雨,雖然與古人生活環境大不相同,但那種淋濕衣襟的孤寂感,似乎穿越時空依舊動人。
- 淑芬
天將暗而雨卻不停,這種場景常常出現在電影裡的送別鏡頭。古詩裡早就寫透了這樣的情緒,難怪能讓人產生共鳴。
- 潘孟暉
初見〈賦得暮雨送李胄〉就能感受到那股帶著微涼離愁的氛圍。
- 蕭孟辰愛雪妮
古今同理,送人離開的時候,總希望能再多聊幾句、再多看一眼。如今飛機一飛,就是千里之遙,但在詩裡,只需要一場雨,就能折射出萬千不捨。
- 呂依彤
每回重讀,都覺得韋應物在情緒表達上極富層次。初看像是平靜敘事,但越細究,越能感受如雨水般絲絲縷縷的離愁。
- 柯曜任
跟韋應物的〈滁州西澗〉相比,〈賦得暮雨送李胄〉沒有那麼閒適恬淡,反而多了送別的不捨與傷感。前者在山水之間尋幽靜,後者卻透過暮雨刻畫出相別時分的沉重心緒。
- 簡君莉
我在書店第一次看到這首詩時,外面正巧下著雨,瞬間就覺得似乎進入詩裡的場景,內心不自覺湧出淡淡的惆悵。
- 段依婷宥心芳
天地微暗時的雨,似乎正呼應離別的心情,讓人倍感黯然。
- 阮靜宜
在平凡的雨色背後,隱藏了送別的巨大情感,好像將離人的一切思緒都鎖進了朦朧的暮色中。
- 簡琳語
現在大家在機場送別時,雖然地點不同,卻依舊是一樣的心境。透過詩句,能體會到古人在送友人時的複雜情緒:既希望對方平安,也忍不住牽腸掛肚。
- 范美茵晴采萱
詩中的暮雨像是靜靜洗去白日的喧囂,卻洗不掉送別的愁緒。
- 段依婷宥心芳
想起前陣子流行的穿越劇,如果真能回到唐代,或許就能親眼見到韋應物如何送別李胄,也能親身感受那場暮雨的淒婉。古人寫詩彷彿就是紀錄生活中的每一場聚散,也為後人留下珍貴的情感鏡頭。
- 嘉義阿里山出雲海步呼
很難想像,看似尋常的天色、普通的雨,卻能在詩人筆下成為如此淒婉動人的場景。
- 趙子淇佩玲妙
當晚風吹來,帶著雨絲,你會感覺到詩中的那股牽掛之情。即使如今交通發達,也無法沖淡分離的酸楚。韋應物以一場暮雨將離情纏繞得分外緊密,似乎在訴說:有些心意只有在離別那瞬間才最清晰。
- 蘇打綠是一個棒的樂團
遙想當年,李胄大概也是滿懷感慨,才有了韋應物這樣的詩句相送。若能懂對方的心意,大概再艱辛的旅途也有溫暖作伴。
- 江禾明
最後總歸一句,這首詩讓人明白:分離或許是人生常態,但那場暮雨,就像一個最不捨卻最動人的註解。
- 芷柔
我將它跟杜甫的〈送路六侍御入朝〉相比,杜甫的詩裡有家國天下的厚重感,而韋應物這裡更私人化,純粹在暮雨中反映出情誼與離別的哀傷。
- 鄭嘉英
長久以來,送別總與折柳、長亭、酒別等意象連結,但韋應物在此選用「暮雨」作為關鍵,既有視覺的昏暗,也有聽覺的淅瀝,完美烘托出心境的低回。
- 思穎
想起前陣子新聞上報導的跨國分離,一別或許就是好幾年。雖然我們有現代通訊,但那份「當面相送」的感動,恐怕遠遠不是視訊或電話能取代的。讀到「暮雨」這兩字,腦海就浮現那離別時天色將暗、細雨霏霏的情境,讓人心頭一酸。
- 怡芬
有些送別是充滿期許,但也有些送別只剩無奈。〈賦得暮雨送李胄〉給我的印象更偏向後者,詩中渲染出絲絲哀愁,像灰藍色的雲層一樣,籠罩在城市與人心之上。
- 台灣美食市小吃人懷念
整首詩裡,我特別喜歡那種無形又切實的雨意,彷彿不斷扣著人心。
- 魏明慧
和杜甫的離別詩相比,韋應物少了國家與蒼生的沉痛,卻多了靜靜流動的私人情感,像晚霞下忽然灑落的雨,輕輕帶走離人的足跡。
- 藍心怡薇光成
上星期才在車站送別一位朋友,離開前還碰到小雨,竟讓我瞬間想到這首詩中的「暮雨送行」畫面。
- 黃文龍
這首詩雖然語句不多,但讀來每一句都能牽起一縷離愁。那場暮雨下得深沉,好似在告訴離人:時間已晚,該動身了。
- 賴明俊
最愛那種細描不露痕跡的情緒表達,韋應物一向能用寥寥數語帶出深厚意境。
- 許宏裕
每次看到朋友要離開時,總覺得時間過得很快,猶如暮雨飄落般不容人停留。
- 魯憶馨綺心柔
跟白居易的送別詩相比,這首更顯得安靜,好像一切都在雨聲裡沈澱下來。
- 玉婷
有時候我想,古人沒手機、沒社群媒體,送別就意味著真正的分離,下一次再見不知何時。這種感受在現代雖然淡了些,但在疫情或突發狀況中,也常出現形同古人的離愁。這首詩正好提醒我們:每一次道別都值得珍惜。
- 阮靜宜
跟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那種豪邁的送別不同,韋應物的暮雨顯得更加靜謐,甚至帶些憂愁的浪漫。
- 桃園機場航站往世界地
暮雨帶著寒意,也帶著柔情,像是替即將遠去的背影披上一層淒美的濾鏡。
- 洪偉忠雅燕如
相比其他唐代送別詩,這首詩雖沒有特別華麗的意象,卻令人反覆玩味。
- 簡君莉
那聲「暮雨」,似乎融進了晚風和心底的歎息,無形中勾起更多離別情懷。
- 周冠華
比起李白的豪放送別詩,韋應物的筆觸更顯細膩綿長,彷彿靜靜淋在心頭的暮雨。
- 曾柏均青蘭秋
若把這首詩和《詩經》裡的送別篇章對比,雖然時代有別,卻同樣流露出對離別的柔情。〈賦得暮雨送李胄〉更現細膩,比起《詩經》那種民歌式的樸質,多了些唐詩特有的婉約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