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暮雨送李胄」※ 送別與暮雨交織的詩情概述 ※ 經典名詩

Evening Rain, A Farewell to Li Zhou

赋得暮雨送李胄 - 韦应物

暮色幽雨,離愁無盡

楚江微雨裡,
In the drizzle over the Chu River,
建業暮鐘時。
While evening bells toll in Jianye.
漠漠帆來重,
Faint outlines of sails crowd the horizon,
冥冥鳥去遲。
And birds vanish into the twilight, drifting slow.
海門深不見,
The distant sea gate lies hidden beyond sight,
浦樹遠含滋。
While riverside trees silently soak in the damp air.
相送情無限,
Boundless is the sorrow of this farewell,
沈吟淚自垂。
In quiet reflection, tears flow unbidden.

《賦得暮雨送李胄》是韋應物在細膩景物中注入深沉離情的佳作。全詩以暮雨為背景,蘊藏送別之憂。首句「楚江微雨裡」一開始便營造出蒼茫江岸細雨迷朦的氛圍,接著「建業暮鐘時」則將空靈的鐘聲與微雨交織,讓人感受到欲別未別的惆悵。第三、四句分別以「漠漠帆來重」和「冥冥鳥去遲」形容晚暮江邊景緻,一邊是船帆漸次歸來的朦朧,一邊是飛鳥無聲遲歸的淒迷,暗示了人、物皆在動盪與彷徨之中。

接下來,詩人透過「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把視線延伸到水天相接之處:海門遠不可見,岸邊林木濡潤含情,既是景物的連貫描繪,也刻畫出一種含蓄的離思。最後兩句「相送情無限,沈吟淚自垂」則將離情推向高潮,點出詩人與友人離別時難以排遣的傷懷之情。

從表面看,詩人只是描述暮雨、鐘聲、江景,但細品之下,每一景皆呼應著送別的心境。微雨潤物,卻令離別的心情更加淒涼;鐘聲悠遠,似敲在即將遠行的心頭;船帆、飛鳥、海門、浦樹,都成為離情的象徵或背景。透過這些優美細緻的意象,韋應物將送行者的萬般不捨融入一幅淒迷感性的畫面。這既是唐詩常見的「借景抒情」,也展現韋應物文風含蓄清雅的特色。他不以直白詞句表達悲痛,而是運用景與情的交融,讓讀者在詩句之間感受淡淡的哀愁卻又意味深長。

此詩既有閒適之美,又透出濃濃的感傷,形成一種柔和而綿長的餘韻。正因為詩人善用細膩景物作為情感寄託,讓整首詩顯得意境深遠。當時交通多仰賴水路,而暮雨與鐘聲更是江南典型意象,對於親歷離別的人來說,這樣的天時地景往往會勾起更深的惆悵與思緒。詩人在送別友人的同時,也似在送別一段時光或記憶。這些獨特的感懷,皆蘊含於他輕盈的筆墨之中,讀來餘味無窮。

重點

透過暮雨描繪與鐘聲餘響,詩人巧妙展現送別的愁緒與無奈;從本詩可體會唐代詩歌於景物背後所投注的深刻離情,以及韋應物清雅含蓄的創作風格。

意見評論
    分享
    開心的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
    可用語言
    推薦視頻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