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轩过 - 李贺
![High Chariot Passing By](https://d2vbeab8c7k2ea.cloudfront.net/1738535727_23ff3d0c9e2c9192dedf.poem_wxwtuwbe_1200x1200.webp)
悠遠古道:一場離愁與盼望
這首《高軒過》以短短四句,營造出深邃而開闊的意境。首句「驚起千山雲影亂,」運用動靜結合的手法,彷彿讓讀者跟隨詩人的視線飛越千山,頓時目眩神迷。唐代詩人常喜愛於短篇中投射宏大的空間感與時間感,在此詩亦然。
第二句「猶聞孤笛動離情」則點出詩歌的核心情感——離愁別緒。笛聲若有似無,恰如人們在不確定的前路中,時而思念過往,時而感慨自身的客居漂泊。此處的「孤笛」也可視為文人心靈的象徵:獨自嘆息,卻仍傳遞深沉的情懷。
「高軒驀然馳古道」一轉,從靜態的山雲和笛聲切換到車馬奔馳的動態。此句塑造了時空的推進,似乎呼應著詩人即將離開或正加速趕路的心境。古道往往帶有滄桑之感,與詩中「雲影亂」呼應,呈現出人與天地之間的瞬息變幻。
結句「何處長歌落月明」則在描繪夜色與歌聲的悠遠中,給予詩歌一抹蒼涼與神秘感。月夜下的「長歌」令人聯想到古人在別離或遠行時的吟唱,它不僅象徵著對過往的回顧,也是一種自我安慰與期盼。整首詩在幾句之間完成了從白日到夜色、從靜到動的場景轉換,展現唐詩常見的詩情畫意。
全詩構思巧妙,透過「雲」「笛」「車」「歌」等意象,連結現實與情感的脈絡。李賀善於在詩中融入荒寒與浪漫並存的氣氛,他的創作常以奇詭瑰麗著稱,卻也蘊含對生命與世事的深刻關照。此詩中所流露的落寞與期待,正表現出唐代詩人面對人生無常與壯麗世界時的複雜情懷。在短短四句之中,既鋪陳了雄奇景象,也藉「長歌」「古道」「孤笛」表現人物的寂寞和堅韌,創造出令人回味無窮的詩意境界。
重點
一、體會李賀詩風中浪漫與蒼涼兼具的藝術風格
二、感受古人透過笛聲與歌聲展現離愁別緒的手法
三、欣賞詩中動靜轉換所帶來的多層次空間感與情感深度
四、透過「古道」「雲影」等意象,看見唐代文人面對天地與人生的複雜心境
五、體悟短篇詩如何在有限字數中營造出宏大且細膩的氛圍
意見評論
- 玉婷
有人說李賀筆鋒偏黑暗,但讀《高軒過》時,我更多感到他如同俯瞰世間的鷹隼,寧可孤高也不願妥協。
- 陳嘉怡若櫻花
現代有不少人逃離都市、去山林找尋心靈寧靜,我覺得這種心境與李賀的「高軒」意象不謀而合,皆是在蒼茫天地裡尋求自我。
- 蕭孟辰愛雪妮
近期很多年輕人面臨職場動盪,感覺就像詩裡的「高軒」在浮世中翻騰,看似壯麗卻又脆弱不安。
- 簡雅蘭韻香秀
在網路上看有人自駕環島,走過空曠的公路時拍到奇異雲景,彷彿就映照了《高軒過》中那股蒼茫氣勢。
- 萬小蘭雅庭珍
短短幾句,就把我帶進一個奇異又孤高的世界,真不愧是詩鬼李賀的風格。
- 張家豪
若回想他在《唐兒歌》表現的童稚鬼魅,到了《高軒過》則更趨向孤寂與英氣,展現他詩路多元而深邃。
- 趙偉銘
很喜歡李賀筆下那種似夢似幻的意象,在《高軒過》更顯神祕,彷彿隨時都會被一陣風給帶走。
- 韓雪兒柏景芬
我想,不論古今,真正能在文字中縱橫無界者,必然擁有過人的洞察與想像,如同這首詩般,拓開無邊的心靈疆域。
- 卓建平
我細讀之後,能感受到詩人對壯闊景象的嚮往,同時也透露對生命短暫的無奈,極富情感張力。
- 士豪
如果對照杜甫的寫實風格,《高軒過》就像一場奇異盛典,杜甫注重現實苦難,而李賀則營造飄渺與倦世的氛圍,兩者都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 高雄港南臺灣交通樞紐
有人說李賀詩中常見亡魂與鬼魅色彩,但在此作我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種英氣與蒼涼共存的美感。
- 柯佳穎
正如近期各國政治局勢詭譎,詩中那種渾然天威和歷盡滄桑的感嘆,也恰與人心惶恐的氛圍相契合。
- 嘉義阿里山出雲海步呼
好幾回讀到末句,感覺胸口像被一把冷劍刺中,既有淒楚,也帶著莫名的高昂,這就是李賀詩的魔力。
- 蘇打綠是一個棒的樂團
長久以來,我都很喜歡他運用飽滿卻陰暗的辭藻,這首詩也不例外,文字像帶血的雲彩,迸發出獨特的視覺衝擊。
- 季軒
短評:神秘、寂寥,又帶著隱隱的悲壯,讓人讀後久久難忘。
- 馮思婷采雲虹
《高軒過》一開頭就帶著濃厚的神秘感,有點像深夜裡的微光。
- 志明
愈是細品,愈能發現他在極富想像力的句子裡藏著深沉的人生感悟,像在夜裡緩緩泛起的波紋。
- 白日山盡黃河入海流兮
跟他在《碧城三首(其一)》裡的夢幻氣息相比,《高軒過》多了一絲滄桑和厚重,像帶著晨曦露水卻也籠罩蒼涼。
- 霍子珊維明雨
跟李白那種奔放的仙氣相比,李賀的《高軒過》更像被塵世陰影所籠罩,雖然壯闊卻又帶著凜冽寒意。
- 黃明慧欣書竹
李賀的詩總讓人聯想到鏡中之月,看似可即,卻又遙不可及。
- 家慧
每回讀到「高軒」,腦海都浮現遙遠雲端上的神殿,隱隱透著孤獨與嘆息。
- 南台灣情放光海活充沛
讀完《高軒過》後,我彷彿看見李賀獨自立於荒原盡頭,放眼雲天,孤傲卻壯麗,背後的天地一片深沉無垠。
- 龔雨欣
全詩語句並不多,可思緒之深卻足以讓人翻閱多次,像踩進深淵又無法自拔。
- 子晴
想起李賀的《夢天》,同樣對神秘境界著墨深刻,不過《高軒過》更偏向現實與幻象的交融,令人毛骨悚然又著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