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题(金阙西厢叠翠斜) - 刘禹锡
![No Title (At the Western Wing of the Golden Palace)](https://d2vbeab8c7k2ea.cloudfront.net/1738525490_a8b4f9126900d1d9719a.poem_agljwgca_1200x1200.webp)
龍池煙波與樓殿霞光交織的絢麗啟示
這首沒有題目的詩(首句為「金闕西廂疊翠斜」)來自劉禹錫,以華麗筆法描繪了深宮樓殿、龍池煙波與晚霞輝映的壯麗場景。開篇「金闕西廂疊翠斜」以「金闕」象徵皇家的雄偉,暗示了高聳的宮殿在層層青翠的山景襯托下更顯瑰麗;「倚天樓殿對晴霞」更將時空定格在晴朗的傍晚,天邊的彩霞與高樓相互輝映,瀰漫著一種安定與恢宏。
第三句「龍池波暖煙光潤」,由宮殿轉向御池,以「波暖」「煙光」等詞句讓人感到水面氤氳、溫潤,顯示深宮園林的富麗與祥和。最後一句「百舌無言夜月華」描寫夜晚時分,百舌鳥(又稱「百舌」或「鵑鵑」)在月華籠罩之下噤聲不語,似乎連鳥鳴都被月色的清輝所攝服。透過此意象,詩人向讀者傳達一種超然寧謐,彰顯盛唐華麗與幽靜並存的氣度。
劉禹錫一向擅長透過自然景色及富麗想像來融入人文視野,既顯現唐代宮殿景觀的富饒,也暗示了詩人對時局的雅緻沉思。從金闕、樓殿、龍池到夜月,一幅在白日與夜色交替間卻自有秩序與和諧的畫面得以呈現。雖然詩句不多,卻包含作者對宮殿興衰、朝代盛極與人事悠長的沈靜觀照,同時也保有唐代文人對莊嚴與神秘之美的獨特偏愛。
重點
一、藉「金闕」「樓殿」「龍池」等富麗意象,營造盛唐宮苑的莊嚴與靜謐。
二、白日余暉與夜月交替,展現景物由華美轉向幽寂的雙重情調。
三、百舌無言象徵對高遠月色的敬畏,亦顯示大自然的神秘力量。
四、全詩在秀麗中隱含深沈意境,體現劉禹錫將富麗景色與人生思考結合的風格。
意見評論
- 台中國劇代建藝術髓驚
讀到“疊翠斜”就彷彿能看到山巒在斜陽下層層染綠,閃著金色餘暉,宮殿與山嵐融匯,猶如一幅徐徐展開的畫作。
- 鄭力帆玟書蘭
他用“斜”字,營造出天地錯落之美,似乎想讓讀者在瞬間感受立體空間的動態,頗富巧思。
- 方子柔
就算不是長篇敘事,也能隱約窺見一座宏偉王朝背後的山河遼闊,這種“大處著筆,小處點睛”的寫法令人稱奇。
- 李雅雯思敏安
相較於他在《秋詞(其一)`裡處處流露的昂揚,這裡的筆調更顯沉穩華貴,像站在宮牆下仰望深山綠影的震撼。
- 曾雅妮高爾夫球場揮杆
我覺得劉禹錫以這樣的開頭,宛如為讀者鋪陳出一條通往金闕深處的道路,越走越能感受到盛世與自然交融的既視感。
- 曾雅茹涵秋陽
他從來不只是單純的“讚美”或“喟嘆”,文字中往往暗含著沉思。如同宮闕背後連綿的山脈,也象徵了歷史的層層積澱。
- 潘孟暉
那種“疊翠”不只是一層層綠色,更傳遞了山脈錯落與雲霧繚繞的多重意象,有點像走在雲端般的飄渺。
- 鐘羽馨
我們常說詩是畫的延伸,這首詩大概就證明了這句話:一行文字能拓展出極度雄偉的空間感。
- 魯憶馨綺心柔
此詩起筆高遠,卻也不失細膩,讓人在感受華麗背景的同時,仿若聽到風吹過翠嶺的聲響,極具現場感。
- 蘇小梅
如果將它跟他另一首《竹枝詞(其一)`相比,後者以民俗風情見長,這首卻顯得高雅華麗,兩者形成強烈對比,展現出劉禹錫詩風的多面性。
- 蘭嶼達悟板舟獨特傳承
當我看新聞說某高樓大廈外觀金碧輝煌時,就自然聯想到詩裡“金闕”意象,頓時感覺現代人對奢華的追求或許與古代帝王之景有些相似,卻不見得有同等的文化底蘊。
- 小英
初見“疊翠斜”,腦海浮現綠意層疊、峰巒錯落的壯闊圖景,好像宮廷背後藏著深山翠嶺,形成明暗對比。
- 李雅雯思敏安
有人稱它為“闕題”,但一言金闕、一言疊翠,就已經堆砌出庞然的詩境。也許作者正是想用殘缺或隱約,激發讀者的想像力。
- 汪柏岳真詩瑤
有人說,詩中強調“金闕”是象徵帝王權勢所在,但配上“疊翠”又讓人意識到自然與人造建築並存的一種微妙關係。
- 小紅豆
字裡行間可以感受到他的審美品味,並非只是讚美宮闕的華麗,更注重山水相伴的磅礴。這種將人文與自然結合的手法,十分動人。
- 家瑋
短評:簡潔卻富於意境,金闕之華與山巒疊翠交織,如同榮華與自然的相互映襯。
- 屏東海館帶魚群彩紛奇
個人很愛這種將“金碧輝煌”與“山色葱蘢”並置的寫法,激盪出反差與融合的美感,也彰顯古人對天地之間的敬畏。
- 美美
令人驚嘆的是,他並不依賴華麗詞藻堆砌,而是寥寥幾字便畫龍點睛,就像墨彩畫裡幾筆潑墨就足以傳神。
- 淑華
雖然詩題標示「闕題」,但這幾個字卻足以讓人猜想詩中所蘊含的風雅與宏闊,讓人讀了忍不住想再探究更多。
- 士哲
初讀《闕題(金闕西厢疊翠斜)》,感覺彷彿踏進層巒疊翠的宮闈畫卷,光影流轉之間盡顯壯麗。
- 李國華正在努力中成長
雖不見直接的人情描述,但能猜想詩人看著重重山影與宮闕應有無限感慨,也許是對世事與權力的難言之嘆。
- 士哲
詩不長,但卻能激發讀者對宮闕與自然交融的無限想像。寫的是宏觀景緻,卻給人謙和深遠的氣息。
- 高佩蓉子筠柔
短短數句,其意象卻綿延無際,讓人彷彿置身金碧輝煌的宮苑,卻又看見自然山水疊影與繁華交織,強烈的視覺效果令人印象深刻。
- 劉雅婷
那種“斜”感讓人覺得宮闕或許並非直衝雲霄,而是隱約與山勢有所呼應,整個畫面既壯闊又有一絲神祕。
- 方文琳演戲歌唱很精彩
像他在《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裡流露的滄桑與友誼之情,此處則呈現更宏大的空間視角,透過金闕描寫突顯貴氣與莊嚴。
- 趙子淇佩玲妙
劉禹錫擅長在不動聲色的字句裡藏滿意象,這首詩進一步展現他對空間感與層次美的娴熟掌控,可說是優雅而深邃。
- 黃明慧欣書竹
這首詩的韻律雖然簡練,卻帶著深沉的氣勢,好像在提醒人:宮闕高遠,卻也不免有時光流逝的跡象。
- 潘孟暉
短評:紙上宮苑,山巒入詩;一瞥之間,恍若來到帝王之境。
- 鍾子凌
很多現代人旅遊時喜歡打卡一些古蹟名勝,一看到高大建築加上綠意盎然的山景,就忍不住拍照上傳,事實上古人也早在詩裡營造出這種震撼。
- 許庭薇
最近有文化活動在翻新古老寺廟,裡頭金碧輝煌同時又被綠樹環抱,便讓我聯想到詩裡所形容的“金闕西厢疊翠斜”,同樣有種歷史與自然巧妙結合的美感。
- 新竹科學科技業發迅速
雖然詩裡大多描寫的是“外在景象”,但也能感受到作者對當時宮廷或權勢格局的微妙體悟,畢竟“金闕”也暗示著皇權所在。
- 程俊偉美欣蓉
每讀一次,都感受到劉禹錫對山川華麗的獨到品味,同時隱隱投射出對世事的思考:再耀眼的“金闕”,也需要自然相伴,否則難免空洞。
- 崔佳恩琳雅綠
通過不動聲色的描述,劉禹錫將莊嚴與美麗巧妙結合,讀者在腦海裡自動拼湊出一幅“雲煙繚繞下的金闕,於群峰之間若隱若現”的圖景。
- 南台灣情放光海活充沛
感覺詩的氛圍十分莊重,像是讓人低頭瞻仰,不敢造次,這正是宮闕所帶來的敬畏感。
- 王子洋
若跟〈秋詞(其一)〉的豪邁對比,這首詩語氣明顯更沉靜,也更具一種含蓄的尊貴感,類似走進神聖殿堂的莊嚴感受。
- 章炳維柔惠欣
對比一些同時代的詩人,如白居易更著重人情社會,而劉禹錫此詩似乎偏向場景、格局的勾勒,透露出一份不凡的視野。
- 紀文豪
劉禹錫在這首詩中似乎非常注重“金闕西厢”這個空間感,一抹“疊翠斜”就將整個景色的高度與縱深勾勒得鮮明生動。
- 周以倫
我們身處在自媒體充斥的年代,當我看到某些旅遊Vlog介紹壯觀宮殿與山脈景緻時,腦海也會閃過“金闕西厢疊翠斜”的意境,發現古今對壯麗景觀的驚歎是一脈相承的。
- 宜蘭童玩節夏日子戲地
詩句中似乎蘊含著“人在盛景中仍需敬畏自然”的啟示,作者不刻意渲染宮殿的威嚴,反而透過山光衬托出一種天人合一的和諧。
- 謝若璇
我個人最欣賞的是,它沒有沉湎在金碧輝煌的奢華裡,而是以自然山色來襯托,隱含著“人間王權終須融於自然”的哲理。
- 韓雪兒柏景芬
即使詩文不完整,也能讓人細細品味出許多層次:歷史、權勢、美景與哲思。正是這種意韻交錯,才讓人對它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