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诗] 主教命令他的坟墓 - 解读《主教命令他的坟墓》中的死亡、权力和虚荣主题

A detailed, dramatic scene showing an aging bishop lying on a grand bed in a dimly lit cathedral chamber. Surrounding him are clergy members and sculptors, with sketches of elaborate tomb designs scattered around the room. The atmosphere should convey both authority and mortality, blending opulence with somber tones.

The Bishop Orders His Tomb - Robert Browning

主教命令他的坟墓 - 罗伯特·布朗宁

一位主教的临终遗愿与权力欲望

Vanity, saith the preacher, vanity!
传道者说,虚空!
Draw round my bed: is Anselm keeping back?
围在我的床边:安瑟伦在退缩吗?
Nay, men, take heed; this dust of mine am I;
不,各位,请注意;这尘土就是我;
My dust's poor servant and attorney.
我尘土的卑微仆人和代理人。
And when ye lift me to that niche I know,
当你们把我抬到我知道的那个壁龛时,
See that no child of mine bring hither flowers—
确保我的孩子不要把花带到这儿来——
I would not have strange hands profane my rest,
我不希望陌生的手亵渎我的安息,
Nor curious strangers peer upon my bones.
也不希望好奇的陌生人窥视我的骨头。
This tomb's my house, wherein I'll sleep secure
这座坟墓是我的房子,我将在其中安然入睡
From all the world, and all its vanities.
远离整个世界,以及它所有的虚荣。
Anselm, thou hast thy father's eyes; but see
安瑟伦,你有你父亲的眼睛;但请看
Thou carve not on my stone a word of praise.
不要在我的墓碑上刻任何赞美的字句。
Let it be plain: here lies Giovanni,
让它简单明了:这里躺着乔瓦尼,
Who loved his church and served her faithfully.
他爱他的教会,并忠实地为她服务。
No more; for surely 'tis enough that he
不再多说;因为确实足够的是他
Who lived obscurely should in death be hid.
生前默默无闻的人死后也应被隐藏。
But let my chaplain say one mass for me,
但让我的牧师为我做一次弥撒,
And bid him pray that God may grant me peace.
并让他祈求上帝赐予我平安。
And now, my sons, I charge you by your knees,
现在,我的儿子们,我以你们的膝盖起誓,
Do this one thing: see that my tomb be made
做这一件事:确保我的坟墓被建造得
Worthy the name we bear. Let it be said
与我们所承载的名字相称。让人说
The Bishop bade them build it strong and fair,
主教命令他们把它建得坚固而美丽,
To last until the crack of doom! And then—
直到末日来临!然后——
When earth shall quake and heaven be rolled up like a scroll—
当大地震动,天堂像卷轴般卷起时——
Perchance some angel may remember me,
也许会有天使记得我,
And give my soul a thought amid the wreck.
并在废墟中为我的灵魂留一念想。

诗歌背景与概述

《The Bishop Orders His Tomb》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诗人罗伯特·布朗宁(Robert Browning)创作的一首戏剧性独白诗。这首诗以一位即将离世的主教为视角,展现了他对死亡、宗教信仰、家族荣誉以及个人虚荣心的复杂情感。

诗歌通过主教对墓碑设计和建造的详细指示,揭示了他内心深处的矛盾:一方面,他试图表现出对宗教信仰的虔诚;另一方面,他又无法摆脱世俗的虚荣心和对永恒名声的渴望。

逐段解析

第一段:

主教开篇引用圣经中“传道书”的名句——“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表达对世间万物无常的感慨。然而,尽管他口头上承认生命的短暂与虚无,他的行为却透露出对身后名的执着。

  • “Draw round my bed: is Anselm keeping back?” 主教呼唤身边的人靠近床边,特别是提到安瑟姆(Anselm),可能暗示他对继承人或家族成员的关注。
  • “This dust of mine am I; My dust's poor servant and attorney.” 这里的“尘土”象征着人类生命的脆弱性和短暂性,而主教将自己描述为“尘土的仆人和代理人”,似乎在强调自己的谦卑。
  • 但他紧接着要求后人不要带花来祭奠,并禁止陌生人窥探他的遗骨,这反映出他对死后安宁的强烈需求,同时也暗含一种控制欲。

第二段:

主教继续向儿子们下达关于墓碑的具体指示:

  • “Anselm, thou hast thy father's eyes; but see / Thou carve not on my stone a word of praise.” 主教要求墓碑上不要刻任何赞美的文字,只简单地写明他是谁、做过什么。这种表面上的谦逊实际上隐藏着一种更深层次的骄傲,因为他仍然希望人们记住他是一位忠诚服务教会的人。
  • “Let my chaplain say one mass for me, And bid him pray that God may grant me peace.” 主教请求牧师为他举行弥撒并祈祷上帝赐予他灵魂平安,显示出他对宗教救赎的依赖。

第三段:

主教再次强调墓碑的重要性:

  • “Do this one thing: see that my tomb be made / Worthy the name we bear.” 他命令儿子们确保墓碑建造得坚固且美观,甚至要经得起末日审判的到来。这种对墓碑持久性的关注,体现了他对家族声望和个人记忆的高度重视。
  • “Perchance some angel may remember me, And give my soul a thought amid the wreck.” 主教幻想在世界末日时,或许会有天使想起他,为他的灵魂祈祷。这句话既表现了他对永生的渴望,也暴露了他的自我中心。

结尾:

当主教听到晨祷钟声时,他让儿子们取来圣水洒在他的床上,宣告:“For though I die, yet will I live again. Amen.”(虽然我死了,但我还会复活。阿门。)这句话看似表达了对基督教复活信念的坚定,但结合全诗来看,它更像是主教对自己生命延续的一种执念。

主题与意义

1. 虚荣与信仰的冲突: 主教表面上追求谦卑和虔诚,但实际上难以摆脱对世俗荣耀的渴望。他的言行之间充满矛盾,反映了人性中的复杂性。

2. 生命的短暂与永恒: 诗歌探讨了人类面对死亡时的心理状态。主教试图通过建造一座宏伟的墓碑来超越时间的限制,获得某种形式的不朽。

3. 宗教与个人意志: 尽管主教多次提到宗教信仰,但他的行为更多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而非真正的精神升华。

艺术特色

1. 戏剧性独白: 布朗宁擅长使用戏剧性独白的手法,通过人物的自言自语揭示其内心世界。在这首诗中,主教的话语不仅展现了他的思想,还使读者能够从中体会到作者对人性深刻的洞察。

2. 细节描写: 诗歌通过对墓碑设计、圣水仪式等细节的刻画,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复杂而真实的人物形象。

3. 矛盾与讽刺: 主教的语言充满了矛盾,例如他既提倡简朴,又要求豪华墓碑;既声称看破红尘,又执着于身后名。这种反差形成了一种微妙的讽刺效果。

总结

《The Bishop Orders His Tomb》是一首极具深度的诗歌,它通过主教临终前的独白,揭示了人类在面对死亡时的恐惧、挣扎与矛盾。布朗宁以精湛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同时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信仰价值以及人类虚荣心的思考。

要点

这首诗通过一位垂死主教对身后事的安排,揭示了人性中对于权力、地位以及永恒记忆的执着追求;同时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社会价值观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冲突。读者可以从中思考生命的意义及个人价值是否需要依赖外在的认可来体现。

意见评论
    分享
    学习时间时真的飞逝!
    可用的语言
    推荐视频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