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刘禹锡

沉舟病树,薪火相传的重生之歌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刘禹锡在扬州与好友白居易(字乐天)久别重逢时所作,以“酬”答白居易的赠诗。首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直接点明诗人贬谪多年的艰辛经历:巴山楚水的地理环境,映衬出其生活与心理的清冷孤寂。二十三年的荒废与不遇,是他人生的巨大落差。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则表露出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无限追忆和回乡后物是人非的错愕。这里的“闻笛赋”是典故,指向因笛声而忆及故人;“烂柯人”出自道家典故,讲述樵夫观看仙人下棋,回头发现人世已过百年,世事已大变。此处既写时光逝去,也暗示回乡不再熟悉的悲凉心态。
诗的最富盛名之处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病树”都象征诗人昔日的不幸遭遇;然而,“千帆过”与“万木春”却呈现出新时代、新气象在迅速崛起:社会与个人皆有生命力在涌动,暗示不必为过往沉舟而叹息。此联以鲜明的对比,凸显一种乐观、开阔的心境——即使人生经历坎坷,也要珍惜时代进步、个人成长的机会。
结尾“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写作者当下的情感:与知己相聚,听乐天所唱之歌,虽一杯酒足以解暂时苦闷,但诗人的精神却在这片刻中重获振作。此篇为刘禹锡怀才不遇、沉浮政坛的真实写照,也展露了他豁达昂扬的性情。整首诗结构层次分明,由深切自叹转到对时代与未来的积极肯定;轻描淡写间,将自己经历和普遍的人生境遇有机结合,既婉转含蓄又激情澎湃。正因如此,诗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成为千古名句。
这首诗可以看作是刘禹锡与白居易友谊的见证,也可看成是对人生低谷与反转的精辟概括:虽有挫折,但只要不放弃,来日仍有花开。当“病树”返青,“千帆”竞渡,天地一片光明。
要点
1. 首句直抒贬谪之苦,“凄凉地”与“弃置身”点明诗人坎坷处境。
2. “沉舟”“病树”与“千帆”“万木”形成对比,蕴含绝境逢生的积极精神。
3. 最末两句以友情与酣畅杯酒收束情感,凸显诗人对未来仍持乐观与热忱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