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園(其二)」※ 陸游對沈園的懷舊與情感投射 ※ 經典名詩

A serene classical Chinese garden with a small pond reflecting weeping willows, an old stone bridge, and a misty atmosphere during autumn dusk. The scene should evoke feelings of nostalgia and quiet melancholy.

沈园(其二) - 陆游

深情回憶故地的哀愁

夢斷香消四十年
The dream ended and the fragrance vanished forty years ago
瀋園柳老不吹綿
In Shen Garden, the old willow no longer sheds its cotton-like seeds
此身行作稽山土
This body shall soon turn into the soil of Mount Ji
猶吊遺蹤一泫然
Yet I still mourn the traces left behind, with tears welling up

《瀋園(其二)》詳解

陸遊的這首詩《瀋園(其二)》,是一首充滿哀愁與追憶的作品,錶達瞭詩人對已故妻子唐琬的深切懷念。這首詩寫於陸遊晚年,迴顧他年輕時在瀋園與唐琬相見的情景,抒發瞭他對於逝去愛情和青春歲月的無限感慨。

逐句解析:

夢斷香消四十年

此句中的「夢斷」象徵著美夢的破滅,暗示瞭陸遊與唐琬之間那段短暫而美好的婚姻生活已經成為遙遠的過去。「香消」則是指唐琬的離世,她的芬芳猶如香氣一般消散,不復存在。這裡的「四十年」並非確指,而是用來強調時間的漫長,說明自從他們分開後,已經過去瞭很長的一段時間。整句詩透露齣一種深深的失落感和對往昔美好時光的無限眷戀。

瀋園柳老不吹綿

「瀋園」是陸遊與唐琬曾經相遇的地方,也是他們愛情故事的重要背景。這一句描繪瞭瀋園中柳樹的老化,「柳老」錶示柳樹已經不再茂盛,失去瞭昔日的生機。「不吹綿」則進一步強調柳樹連棉絮都無法飄揚,暗示瞭生命力的衰退。這裡的柳樹可以被看作是陸遊自身衰老的象徵,也可以理解為他們愛情的凋零,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此身行作稽山土

「稽山」指的是會稽山,位於今天的浙江紹興附近。陸遊預感到自己即將離世,身體終將化為塵土,埋葬在稽山之下。這一句錶現瞭詩人對於死亡的坦然接受,同時也流露齣一種無奈和悲哀。他意識到自己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但對於過去的記憶卻始終難以忘懷。

猶吊遺蹤一泫然

最後一句「猶吊遺蹤」錶明即使到瞭生命的最後階段,陸遊仍然不忘前往瀋園憑弔舊地,追憶當年與唐琬共度的美好時光。「一泫然」則形象地描繪瞭詩人因觸景生情而潸然淚下的情景。這不僅僅是對唐琬的思念,更是對整個青春歲月和人生理想的緬懷。

整體意境:

這首詩通過對比手法,將過去與現在、生與死、繁華與衰敗巧妙地結閤在一起,營造齣一種淒涼而又深沉的氛圍。詩中的每一句都蘊含著濃厚的情感,既有對愛情的忠貞不渝,也有對生命無常的深刻感悟。

  • 第一句「夢斷香消四十年」奠定瞭全詩的悲涼基調,讓讀者感受到時間流逝帶來的無可挽迴的損失。
  • 第二句「瀋園柳老不吹綿」則進一步加深瞭這種衰敗的感覺,通過自然景象的變化來映射人物內心的變遷。
  • 第三句「此身行作稽山土」轉嚮對自身命運的思考,展現瞭詩人麵對死亡的平靜態度。
  • 第四句「猶吊遺蹤一泫然」則是情感的高潮,將所有壓抑的情緒釋放齣來,使讀者能夠真切地感受到詩人的痛苦與哀傷。
結語:

總之,《瀋園(其二)》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詩,它不僅記錄瞭陸遊與唐琬之間的愛情故事,更反映瞭詩人對於生命意義的探索和對人性本真的追求。這首詩以其真摯的情感和精湛的藝術技巧,成為中國古典文學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值得我們反覆品味和欣賞。

重點

這首詩表達了陸游對逝去愛情和青春歲月的無限追思,透過描繪沈園的景象抒發內心深處的孤寂與哀傷,啟示我們珍惜眼前人事物,感悟生命中的遺憾之美。

意見評論
    分享
    開心的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
    可用語言
    推薦視頻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