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樂園(第三卷)」※ 探討上帝、撒旦及人類自由意志的史詩篇章 ※ 經典名詩

A dramatic scene depicting a cosmic battle between light and darkness, with radiant angels in golden armor clashing against shadowy demonic figures. In the background, a heavenly realm shines brightly while a fiery abyss looms below. The atmosphere is intense yet majestic, filled with swirling clouds and divine light piercing through chaos.

Paradise Lost (Book 3) - John Milton

失樂園(第三卷) - 約翰·彌爾頓

天堂與地獄的對話:光明與黑暗的永恆之戰

Hail holy Light, offspring of Heav'n first-born,
讚美你,神聖的光明,天國首生的後裔,
Or of th' Eternal Coeternal beam
或是那永恆共存的光輝,
May I express thee unblam'd? since God is light,
我能否無咎地表達你?因為上帝就是光,
And never but in unapproached light
且從未在不可接近的光中,
Dwelt from Eternity, dwelt then in thee,
自永恆以來居住,然後住在你裡面,
Bright effluence of bright essence increate.
你是那未被創造的明亮本質所散發的光輝。
Or hear'st thou rather pure Ethereal stream,
或者你寧可聽那純淨的以太流泉,
Whose Fountain who shall tell? before the Sun,
誰能說出它的源頭?在太陽之前,
Before the Heavens thou wert, and at the voice
在天之前你就存在,並在上帝的聲音中
Of God, as with a Mantle didst invest
像披上斗篷般覆蓋了
The rising world of waters dark and deep,
那升起的黑暗深邃的水世界,
Won from the void and formless infinite.
從虛空和無形的無限中奪得。
Thee I re-visit now with bolder wing,
現在我以更大膽的翅膀重訪你,
Escap't the Stygian Pool, though long detain'd
逃離了冥河池塘,儘管長期滯留
In that obscure sojourn, while in my flight
在那昏暗的旅居中,當我在飛行時
Through utter and through middle darkness borne
穿越極端與中間的黑暗承載著
With other notes than to th' Orphean lyre
不同於俄耳甫斯琴的音符
I sung of Chaos and Eternal Night,
我歌唱混沌與永恆之夜,
Taught by the heav'nly Muse to venture down
受天界繆斯教導去冒險下降
The dark descent, and up to reascend,
那黑暗的降臨,再重新上升,
Though hard and rare: thee I revisit safe,
雖然困難且罕見:我安全地重訪你,
And feel thy sovran vital Lamp; but thou
感受到你主權的生命之燈;但你
Revisit'st not these eyes, that roll in vain
不再造訪這些徒勞轉動的眼睛
To find thy piercing ray, and find no dawn;
尋找你穿透的光芒,卻找不到黎明;
So thick a drop serene hath quencht their orbs,
如此濃厚的一滴安詳已熄滅了他們的眼球,
Or dim suffusion veil'd. Yet not the more
或黯淡的浸潤遮掩。然而並不因此
Cease I to wander where the Muses haunt
停止我去徘徊繆斯常遊之地
Cleer Spring, or shady Grove, or Sunny Hill,
清澈的泉水、蔭涼的樹林或陽光普照的山丘,
Smit with the love of sacred song; but chief
被神聖歌謠的愛打動;但主要是
Thee Sion and the flowry Brooks beneath,
錫安和下面繁花似錦的溪流,
That wash thy hallow'd feet, and warbling flow,
洗滌你神聖的雙腳,潺潺流淌,
Nightly I visit: nor sometimes forget
每夜我拜訪:也不時忘記
Those other two equal'd with me in fate,
另外兩個與我命運相同的人,
So were I equal'd with them in renown,
若我也能與他們名聲相等,
Blind Thamyris and blind Maeonides,
盲目的塔米里斯和盲目的邁奧尼德斯,
And Tiresias and Phineus Prophets old.
以及提瑞西亞斯和菲紐斯這兩位古老的先知。
  • 此詩為約翰·彌爾頓(John Milton)的《失樂園》中的開篇部分,翻譯力求保留原意及風格。
  • 某些詞語如“Stygian Pool”指代冥河,具體文化背景需讀者理解。
  • 由於古英語的句法特點,部分句子結構在翻譯時調整以符合中文語序。

詩歌詳解:《失樂園(第三卷)》-約翰·彌爾頓

這首詩是英國文學巨匠約翰·彌爾頓(John Milton)的史詩《失樂園》中的第三卷開篇部分。在這段詩中,彌爾頓向“神聖之光”致敬,同時也表達了他作為一位盲詩人的內心掙扎與對信仰的堅守。

主題與結構

整段詩以對“光”的頌揚開始,並逐步轉入詩人自身的處境——他因失明而無法再感知自然界的光明,但卻渴望內心的靈性之光繼續引導他的創作。

逐段解析:
  • 第一段(第1-10行):

    彌爾頓讚美“光”,將其描述為天堂的第一個子嗣、上帝永恆存在的象徵。“光”被賦予神性,甚至早於太陽和天地萬物,它代表了創造之初的力量,當上帝用聲音命令混沌分離時,“光”便成為世界誕生的外衣。

  • 第二段(第11-23行):

    詩人提到自己現在帶著更大的勇氣重新接近這“光”。他回憶起自己曾被困於黑暗深淵(暗喻他失去視力後的痛苦),但仍靠著天界繆斯的啟發,勇敢地探索混亂與永恆之夜。然而,儘管他試圖尋找“光”,他的眼睛卻再也無法捕捉到任何曙光,因為一層濃厚的陰翳已經覆蓋了他的雙眸。

    即便如此,他依然熱愛吟唱聖潔的詩篇,特別是在錫安山下那些流淌著清澈溪流的地方。他還提到幾位古代著名的盲人先知和詩人(如塔密里斯、梅歐尼德斯、提瑞西亞斯和菲紐斯),以此表明自己的命運雖然艱難,但也充滿尊榮。

  • 第三段(第24-34行):

    彌爾頓坦承自己只能依靠思想來構築和諧的韻律,就像夜鶯在幽暗中歌唱一樣。季節輪迴,但對於他來說,白晝、晨曦、暮色、春花或夏日玫瑰等美景都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黑暗,使他遠離人群歡快的生活方式,並且失去了對自然界知識的直接獲取途徑。

  • 最後一段(第35-42行):

    詩人在結尾呼籲“天上的光”能夠照亮他的內心,在他的靈魂中種下新的眼睛,驅散所有的迷霧,讓他得以洞察凡人肉眼無法看見的事物。這是一種超越物理感官的精神追求,也是彌爾頓希望通過內省完成偉大作品的決心。

藝術特色與哲學意義:
  • 語言與意象: 彌爾頓使用了大量的宗教與古典文學典故,例如“埃忒爾流泉”、“俄耳甫斯豎琴”以及多位希臘神話人物,這些元素增添了詩作的文化深度。
  • 個人情感: 本詩深刻反映了彌爾頓作為盲人的孤獨與奮鬥,同時也展示了他對信仰的忠誠與對藝術使命的執著。
  • 精神超越: 詩人強調內心之光的重要性,認為真正的智慧並非來自外部世界,而是源自靈魂深處的啟示。
總結:

《失樂園(第三卷)》不僅是一首頌揚“光”的詩篇,更是彌爾頓自我反思與靈性探索的結晶。他用自己的經歷告訴讀者,即使面對極端困境,只要保持信念,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光明。

重點

彌爾頓透過《失樂園》第三卷深刻剖析善惡本質,揭示信仰、權力和救贖間的衝突,提醒讀者即使在最深沉的黑暗中,光明仍存;並以壯麗語言呈現宇宙秩序與神聖正義,激勵我們反思自身選擇與靈魂方向。

意見評論
    分享
    開心的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
    可用語言
    推薦視頻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