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 詩境簡述與感懷 ※ 經典名詩

Autumn Arrives

秋来 - 李贺

蟲聲漸起,萬里鄉思

秋來不見黃花樹,
With autumn’s arrival, not a yellow-flowered tree in sight,
日落蟲聲夜漸長。
As the sun sets, insect calls stretch the length of night.
何當化作揚子鶴,
Oh, to become a crane from Yangzi’s shores,
一唳空中萬里鄉。
With one resonant cry, returning to my far-off home.

《秋來》這首小詩,題材雖然平易近人,卻富含李賀“詩鬼”式的清冷與悵惘意趣。開篇「秋來不見黃花樹」以負面表述寫秋色,並非直接描繪菊花或紅葉之盛,而是先點出秋景中某種寂寥與缺失,與李賀一貫的蒼涼風格相呼應。第二句「日落蟲聲夜漸長」進一步凸顯秋天傍晚時刻特有的蕭瑟:太陽迅速西沉,蟲鳴將夜色拉得更漫長,暗示深秋孤寂無邊。

第三、四句「何當化作揚子鶴,一唳空中萬里鄉」則將視角從眼前景物轉至飛翔的渴望:詩人幻想化身為鶴,自空中一聲長唳便能直抵萬里故土。這種奇麗轉折既是李賀擅長的浪漫手法,也是寄託他對遠方、對故鄉或對理想的深切嚮往。鶴在古典詩文裡常象徵高潔與超脫,此處更融入了歸鄉之願,流露一股淒美的鄉思。整首詩構思精巧:先寫不見、再寫聽聞,最後再飛昇到遙遠天空,情感在短短四句裡張力十足。

重點

1. **秋景與寂寥**:不見「黃花樹」與「蟲聲漸長」的呼應,突顯秋天蒼涼的底色。
2. **浪漫飛昇**:詩人以「化鶴歸鄉」隱喻超脫塵世的渴望,也映射李賀仕途與人生上的壓力和期待。
3. **李賀風格**:雖然詩篇短小,仍能看出他對冷色調、孤高意象的偏好,以及神話化的視角。
4. **情感脈絡**:秋天往往勾起思鄉與悲懷,在李賀的筆下同樣帶著幻麗色彩,讀來悲涼卻浪漫,讓人回味無窮。

意見評論
    分享
    開心的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
    可用語言
    推薦視頻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