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十三首(其六) - 李贺
![Thirteen Poems from the Southern Garden (No. 6)](https://d2vbeab8c7k2ea.cloudfront.net/1738462070_bd95b99ba78b9284eeea.poem_uzukwpxt_1200x1200.webp)
幽花暗香,春意未歸
知有幽居花一枝?
Who knows of a hidden abode where one lone blossom grows?
青螺碧翠鬢雲垂。
Dark tresses glimmer in emerald clouds, drifting like cascading hair.
竹葉歌殘杯又盡,
A bamboo-leaf tune fades away as the wine cup drains once more,
暗香紅粉未歸時。
Faint fragrance and rosy grace linger on, though she has yet to return.
《南園十三首》是李賀晚年在家鄉昌谷(或旅居期間)所作的一組詩,融入了他特有的浪漫奇崛與對生命、春景的感喟。本篇(其六)雖題材近於尋常的“寫花抒情”,但依然可見李賀巧妙的意象運用與富於幻象的筆觸。
首句「知有幽居花一枝?」看似設問,實則暗示了詩人想像中那朵人跡罕至的幽花,藉此呼應詩人內心對隱逸、神祕之美的嚮往。第二句「青螺碧翠鬢雲垂」以「螺黛」或「青螺」意象刻畫髮色,既描繪出女性的秀美,又似將花的翠色與人的妙姿混合,流露朦朧浪漫之感。
第三、四句「竹葉歌殘杯又盡,暗香紅粉未歸時」將畫面轉向人事場景:美酒、歌聲方歇,竹葉曲甫散;然而那抹盈盈暗香與紅粉佳人的身影仍未歸。李賀並未使用沉鬱筆法去強調離愁,反而讓讀者感受到一種柔和飄逸的遺憾。這既有春日聚散的稀鬆,又帶著輕盈超脫的美感。
在整首詩中,李賀秉持了他“詩鬼”風格的某種婉約轉換:不見他通常的冷豔奇麗與悲壯想像,而是以隱約而幽的花香、美人和離思,勾勒出一種獨具李賀特色的幽靜與微醺情調。這也顯示他在處理“春景”或“閨情”題材時,同樣能融合他擅長的瑰麗筆觸和神秘感受,以短短四句營造出別具一格的藝術氛圍。
重點
1. 本詩雖與一般春日題材相近,卻保持李賀的神秘浪漫風格,借“幽花”與“暗香”隱喻難以捉摸的情感或意境。
2. 「竹葉歌」與「紅粉未歸」等意象將聽覺、嗅覺與視覺融合,強化詩中景物與人物間微妙的交織,呈現詩人敏銳而豐富的感官想像。
3. 相較於李賀常見的慷慨悲涼或瑰麗奇詭,此篇顯示他在柔婉詩風上的運用同樣別有巧思,可看作是其創作多面向的縮影。
4. 由於現存《李賀集》版本眾多、詩序雜亂,關於「南園十三首」的篇次和內容不盡統一,本文文本與解讀供讀者參考,亦提醒研究時需留意版本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