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於江岸遠眺,自我排遣的詩意胸懷 ※ 經典名詩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描寫杜甫遠離城郭後,面對空曠廣闊的江景時,嘗試排遣胸中鬱結的心境。詩中「無村眺望賒」顯出一片遼闊寂寥的氛圍,襯托出詩人身處亂世的孤獨感。同時,「澄江⋯ 閱讀完整文章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描寫杜甫遠離城郭後,面對空曠廣闊的江景時,嘗試排遣胸中鬱結的心境。詩中「無村眺望賒」顯出一片遼闊寂寥的氛圍,襯托出詩人身處亂世的孤獨感。同時,「澄江⋯ 閱讀完整文章
此詩是杜甫為讚美名叫「花卿」的樂師或音樂家所作。首句「錦城絲管日紛紛」點出錦城(成都)到處都充盈着絲竹管弦的歡樂氛圍。接着「半入江風半入雲」將美妙的樂聲形容成縹緲飄逸,猶⋯ 閱讀完整文章
《曲江二首(其二)》寫於杜甫旅居長安、生活落魄的時期,詩中刻畫出一幅表面看似酒酣花美、卻蘊藏著憂懷的春日圖景。前半段描述詩人因生計困窘而屢屢典當春衣,一早退朝便借酒消愁,傍⋯ 閱讀完整文章
《登樓》是杜甫在晚年流寓蜀地時所作的七言律詩,描繪了他登臨高樓、遠望山川卻憂懷天下的複雜情緒。首兩句「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從春日花景切入,卻立刻轉到對時局艱困⋯ 閱讀完整文章
這首詩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的作品。詩中所提到的“李龜年”,是唐朝著名的音樂家,以善於彈奏琵琶聞名。此詩描述了詩人在江南偶然遇到李龜年的場景,並通過對話和回憶,表達出對昔日繁華⋯ 閱讀完整文章
《旅夜書懷》是杜甫在漂泊異鄉時,於孤舟夜泊中所寫下的沉思之作。詩的前四句描繪出夜幕下的清冷景象:一邊是岸邊的微風拂動細草,一邊則是桅桿高聳、孤舟獨停於夜晚。接著「星垂平野⋯ 閱讀完整文章
《蜀相》是杜甫懷古詠史的重要作品之一,通過描繪諸葛亮的祠堂景象,表達對這位蜀漢丞相的深切敬仰與惋惜。詩人首先追問「丞相祠堂何處尋」,將注意力帶到錦官城外、松柏蒼鬱之地;接⋯ 閱讀完整文章
《登岳陽樓》是杜甫在晚年顛沛流離時,登上岳陽樓所寫的感懷之作。詩人帶著對洞庭湖的早聞盛名,親臨勝境卻無法欣賞壯麗山川的愉悅,反而滿懷沉重的家國憂思和個人悲涼。首句「昔聞洞⋯ 閱讀完整文章
此詩是杜甫早年遊歷泰山時所作,詩人一開始便以詢問的口吻「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引出泰山的雄偉氣勢;「齊魯青未了」意指在齊魯大地上望去,泰山綿延蒼翠,望不到盡頭。接著「造⋯ 閱讀完整文章
《客至》描繪了一幅春日江邊簡陋住宅迎接好友的場景。首聯「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暗示作者家附近環境清幽,有春水環繞,也有水鳥自在棲息,象徵作者生活雖質樸,卻恬靜自⋯ 閱讀完整文章
《江畔獨步尋花(其六)》反映了杜甫離開動亂的環境後,難得的寧靜心境。詩中首句「黃四娘家花滿蹊」,展現花木繁盛、春意正濃的景象,而「千朵萬朵壓枝低」則勾勒出花團錦簇,枝條被花⋯ 閱讀完整文章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杜甫在流離困頓之際,忽然得悉官軍成功收復失地的訊息後,激動欣喜之情油然而生的作品。詩人原本飽受戰亂之苦,漂泊於劍門外地區,長期憂戚不安,聽到這個消息⋯ 閱讀完整文章
此詩是杜甫在飽受戰亂、飢寒交迫的環境下,親歷茅屋為狂風所破的感受而作。全詩由自然景象切入,先寫秋風肆虐,將屋頂上的茅草吹得四散,詩人年邁無力,只能眼睜睜看著童子拿走茅草。⋯ 閱讀完整文章
《登高》被譽為杜甫「七言律詩」中的巔峰之作,以深秋登臨高處為背景,刻畫出詩人對天地寥廓、人生艱難的慨歎。首聯「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以鮮明生動的景物描寫,營造出⋯ 閱讀完整文章
《春望》是杜甫於安史之亂期間,身處長安城中時所作。詩人目睹「國破」卻「山河在」的強烈對比,突出戰爭帶來的殘破與痛楚。首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面描繪春天景象,實則流⋯ 閱讀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