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 遠望泰山,激發登臨天下的抱負 ※ 經典名詩

A breathtaking view of Mount Tai in the early morning mist, with towering peaks surrounded by lush greenery and floating clouds. The scene captures both the grandeur and serenity of the mountain, evoking a sense of awe and spiritual connection.

望岳 - 杜甫

巍峨岳色與豪情升騰的壯志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此詩是杜甫早年遊歷泰山時所作,詩人一開始便以詢問的口吻「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引出泰山的雄偉氣勢;「齊魯青未了」意指在齊魯大地上望去,泰山綿延蒼翠,望不到盡頭。接著「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則突出泰山的奇特與偉麗:大自然的造化集結了神奇秀麗的風光,同時山的兩側因地勢與日照不同,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明暗界線。

以下句子「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更是表達出山勢之高峻,雲霧縈繞使人胸懷激盪,目光極力遠眺,連歸巢的鳥兒也看得一清二楚。這些細節形象,不僅點出泰山的壯麗高遠,更彰顯杜甫當時蓬勃的青春豪情。末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是全詩的高潮,意思是『總有一天我要登上最高峰,俯視群山,盡收眼底』,蘊含了不畏艱難、立志高遠的抱負。

全詩筆勢雄渾,意境宏大,展現出杜甫青年時的昂揚精神和奮發向上的追求。透過泰山的高峻,詩人映射出自己的人生志向和強烈使命感,亦象徵出他後來在動盪時代中積極關懷國家、百姓的胸襟與擔當。

重點

詩中大自然的壯麗與詩人高遠的志向相互輝映,讓讀者體會到昂揚向上的精神力量。它既呈現了泰山的宏偉之美,也啟發人們以開闊心胸面對未來挑戰,勇於登頂觀天下。

意見評論
    分享
    開心的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
    可用語言
    推薦視頻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