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漢字典[ACTIVIST]: 積極推手的象徵

activist

activist

noun (countable)
UKˈæk.tɪ.vɪstUSˈæk.tɪ.vɪst

a person who campaigns to bring about political or social change

同義詞典
同義詞
反義詞

使用方式

勇於發聲、推動社會改革的積極行動者。

「activist」一詞常用以形容積極關注並參與社會、政治或環境議題的人。這些人往往在面對不公不義或社會弊病時,展現堅定的行動力並努力推動改革。他們或透過組織抗議活動、發佈倡議宣言、聯署請願,又或以寫文章、演講及媒體宣導等方式,致力於喚起大眾對特定議題的重視。在日常情境裡,若你想要使用「activist」這個字,可以先說明該人的關注領域。例如,有些「activist」致力於動保運動,致力改善流浪動物的福利;也有人投身環境保育,關注全球暖化與生態平衡;或是聚焦人權與教育議題,透過倡議法律改革與撰寫政策建議,來影響決策者。面對各種社會矛盾,這些人往往扮演「叫醒」公眾的角色,也因積極投入而可能遭受壓力或阻力,但他們仍堅信推動改變是刻不容緩的使命。身為「activist」並不代表只一昧抗爭或批評,而是能在社會結構中發揮建設性作用。許多「activist」會在組織或社群之間扮演橋樑,協助整合資源與凝聚共識。例如,一些非營利組織中有專門的「activist」小組,他們除了發起倡議,也會定期與政府部門對話。此舉使原本單方面的呼籲轉化為可行的行動方案,進而形成公眾與政策之間更緊密的連結。透過反覆溝通與行動,這些「activist」最終希望能促成真正且長久的社會改變。

替代選項

在想替換或補充「activist」的使用時,可以考慮數個相近詞彙。第一,「advocate」著重於「為某議題或群體發聲、辯護」,常見於法律、社會正義等場合。第二,「campaigner」則強調持續、系統性的推廣活動,如在選舉或社會運動中到處演說、拉票的人。再者,「reformer」側重「致力於推動改革」的意義,尤其在政治、制度上進行結構性調整。此外,也可使用「social change agent」描述在社會中擔任推動改變的推手,指涉範圍較廣,從教育、環境到人權議題皆適用。選擇合適字詞時,不僅要考量所述議題的領域,也需根據行動特徵與規模大小。若特別強調在法律層面進行倡導,可優先使用「advocate」;若要凸顯大規模或結構改革的面向,「reformer」或「campaigner」比較貼切。如此一來,能更精準地傳達目標與執行方式,並讓讀者或聽者更明白該人物在運動中所扮演的具體角色。

寫作

在撰寫文章或正式報告時,若要介紹「activist」的角色,建議先從該人物或團體所關注的議題切入,佐以背景數據或現行狀況的分析。例如,在報告社會運動或非營利組織時,可在第一段點出當前情勢與問題,並指出「activist」如何介入。接著,以「activist」的行動方式、所運用的策略及成果做為重點,像是透過遊行、請願或教育工作喚起大眾意識。在文章的中段,可以引用事例或訪談內容,讓讀者直接感受該位「activist」的視野與行動初衷。若是科學或環保相關議題,可加入數據佐證,如碳排放量或生態破壞的統計,以強化論述。若有重大改革成效或具體法案通過,也能藉由「activist」推動的過程來展開闡述。最後,總結段落可分析運動中面臨的挑戰與瓶頸,同時呼應該「activist」所代表的核心價值或願景,如社會公義、多元尊重或環境永續。如此能使整篇文章架構更緊密,並凸顯「activist」的重要性與未來努力方向。

日常對話

在日常對話或輕鬆場合中,若談及「activist」,可以用較親切的方式帶出該人物的行動。例如,聊到一位朋友積極參加街頭宣導或關懷弱勢群體時,可以說:「He’s become quite the activist for animal rights lately!」。這樣的用法能快速告訴對方他關注的議題與熱忱程度。面對有人對社會議題表現出高度興趣時,也能說:「Wow, you’re such an activist these days—signing petitions and joining local campaigns!」,既帶一點驚訝又表達認同,拉近彼此距離。若想稍微開玩笑,也可輕鬆表示:「I’m no activist, but I try to do my part.」,表示自己沒有那麼積極,但還是願意盡力投入。此外,想鼓勵他人時,不妨說:「Maybe it’s time for you to channel your inner activist and speak out!」,透過幽默口吻,鼓勵對方採取行動並發揮潛能。

詞源

「activist」源自「active」一詞與字尾「-ist」組合,字根可追溯至拉丁語「activus」,意指「有行動力的」。而「-ist」通常表示某領域或概念的實踐者,例如「artist」指從事藝術創作的人。隨著社會思潮的演進,尤其在工業革命和民主運動興起之後,人民開始自發性地在政治、社會領域為各種權益與正義發聲,於是「activist」便成為形容這些積極推動改變者的常見詞彙。二十世紀初至今,世界各地陸續出現重要的「activist」與社會運動,包括女權運動、公民權運動、環保運動、LGBTQ+平權等,皆在歷史長河中留下深刻足跡。隨著傳播媒體與網路平台的普及,許多「activist」也懂得運用社群力量,迅速凝聚群眾聲量,形塑全球性的對話與行動。此字在現代社會不斷被賦予新的意義與能量,不論是街頭上的抗議、線上的聯署,或行政體系內的立法溝通,皆可看到「activist」努力推動改革的身影,展現了「行動」如何改變世界。

分享
喔!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提供語言版本
推薦影片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