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披里昂》(第二卷)」※ 探索泰坦神族衰落與人性掙扎的經典詩篇 ※ 經典名詩

A surreal cosmic scene showing a crumbling statue of an ancient god under a starry sky, with radiant light symbolizing the birth of new deities rising from the horizon. The background features a vast universe filled with swirling galaxies and nebulae.

Hyperion (Book 2) - John Keats

《海披里昂》(第二卷) - 約翰·濟慈

神話與悲劇交織的史詩篇章

Deep in the shady sadness of a vale
在幽暗山谷的陰影深處
Far sunken from the healthy breath of morn,
遠離清晨健康的氣息,
Far from the fiery noon, and eve's one star,
遠離正午的烈焰,和傍晚唯一的星,
Sat gray-hair'd Saturn, quiet as a stone,
坐著灰髮的土星,安靜如石頭,
Still as the silence round about his lair;
靜如他周圍的寂靜;
Forest on forest hung about his head
森林疊森林掛在他的頭頂
Like cloud on cloud. No stir of air was there,
如雲層疊雲。那裡沒有空氣的擾動,
Not so much life as on a summer's day
甚至不及夏日裡的生命
Robs not one light seed from the feather'd grass,
從羽狀草中奪走一粒輕種,
But where the dead leaf fell, there did it rest.
但枯葉落在哪裡,便在哪裡安息。
A stream went voiceless by, still deadened more
一條小溪無聲流過,更加沉寂
By reason of his fallen divinity
由於他倒下的神性
Spreading a shade: the Naiad 'mid her reeds
散播陰影:寧芙在蘆葦中
Press'd her cold finger closer to her lips.
將她冰冷的手指緊貼嘴唇。
Along the margin-sand large foot-marks went,
沿著邊緣沙地,巨大的足跡延伸,
No further than to where his feet had stray'd,
只到他的腳曾徘徊的地方,
And slept there since. Upon the sodden ground
並自那時起停駐。在他濕透的地面上
His old right hand lay nerveless, listless, dead,
他的右手無力、倦怠、死去,
Unsceptred; and his realmless eyes were closed;
不再握權杖;他失去王國的眼睛閉上;
While his bow'd head seem'd listening to the Earth,
而他低垂的頭似乎在傾聽大地,
His ancient mother, for some comfort yet.
他古老的母親,尋求一些安慰。
It seem'd no force could wake him from his place;
似乎沒有力量能將他從原地喚醒;
But there came one, who with a little rod
但有一人來了,手持一根小杖
Touch'd his wide shoulders, after bending low
觸碰他寬闊的肩膀,在深深鞠躬後
With reverence, though to one who knew it not.
帶著敬意,儘管對方不知曉。
He was a bright ambassador from Jove,
他是來自朱庇特的明亮使者,
Young Phoebus, whom the aged Saturn saw,
年輕的費伯斯,年邁的土星看見了他,
And knew not; but his beauty stay'd him up
並不認識他;但他的美貌讓他止步
From sinking lower; and he question'd thus:
不再繼續下沉;他這樣問道:
“Art thou, like me, a giant of the earth?
「你是否像我一樣,是地球的巨人?
Or art thou sent by Jove to search my fate?“
還是你被朱庇特派來探查我的命運?」
To whom the god-like stranger: “I am sent
神一般的陌生人回答:「我是被派來
By Jove to bid thee rise, and hear his will.“
要你起來,聆聽他的旨意。」
At which the Titan look'd through two wide gulfs
聽到這話,泰坦透過兩道深邃的眼窩
Of darkening eyelids; and, with voice enfeebled,
眼皮漸暗;聲音虛弱地說:
Said: “What can Jove demand of me, bereft
「朱庇特還能向我要求什麼,當我已失去
As I am now? What can he take away?
如今的一切?他還能拿走什麼?
What punish me for, when I have lost all?
當我已失去一切,他還能懲罰我什麼?
Tell him I am not made of perishing stuff,
告訴他,我不是會消亡的材料,
Nor can be conquer'd by successive hours,
也不會被接連的時光征服,
Though they should roll into a thousand years.
即使它們滾動成千年。
Tell him this word—no other.“
告訴他這個詞——沒有其他。」
Then the youth
然後那青年
Answer'd with reverence: “Saturn, I must tell
恭敬地回答:「土星,我必須告訴你
That Jove is king, and that thy reign is past.
朱庇特已是國王,而你的統治已經結束。
The world is young again, and all things hold
世界再次年輕,萬物屏息
Their breath in expectation of his laws.
期待他的法律。
Arise, then, and obey the thunderer!“
那麼,起來吧,服從雷霆之主!」

詩歌詳解:《Hyperion (Book 2)》-約翰·濟慈

這首詩出自英國浪漫主義詩人約翰·濟慈(John Keats)的未完成史詩《Hyperion》,該作品以古希臘神話為背景,講述了舊世代泰坦神與新世代奧林匹斯神之間的權力交替。這段節選來自第二卷,聚焦於被推翻的泰坦神薩圖恩(Saturn),他象徵著時間和秩序。

第一段解析:

詩篇開頭描繪了一個陰暗而孤寂的山谷,遠離清晨的清新、正午的烈日和夜晚的星光。薩圖恩坐在那裡,灰白的頭髮像石頭般靜止不動,周圍是層層疊疊的森林,如同雲霧籠罩。環境死寂無聲,甚至連夏日微風也無法吹走草上的種子。這裡的意象充滿壓抑感,暗示薩圖恩作為昔日統治者的衰敗。

  • 「Deep in the shady sadness of a vale」:通過“shady sadness”一詞,強調了場景的悲涼與沉重。
  • 「Sat gray-hair'd Saturn, quiet as a stone」:用比喻手法將薩圖恩比作石頭,突出他的麻木與絕望。
  • 「No stir of air was there... But where the dead leaf fell, there did it rest.」:細膩地刻畫出完全的靜止,進一步烘托出失落與死亡的氣氛。
第二段解析:

接著,詩中提到一條無聲流動的小溪,以及河邊寧芙女神(Naiad)的姿態,這些都映襯出薩圖恩失去神性後的淒涼。此外,他的腳印留在沙地上,顯示他長時間未曾移動;右手無力地垂下,不再握有權杖,眼睛閉合,似乎傾聽大地母親的安慰。

  • 「A stream went voiceless by」:小溪的沉默象徵著生命力的消失。
  • 「His old right hand lay nerveless, listless, dead, Unsceptred」:具體描寫了他的身體狀況,反映其精神崩潰。
  • 「While his bow'd head seem'd listening to the Earth」:表達出對往昔力量的追憶與渴望。
第三段解析:

隨後,年輕的阿波羅(Phoebus)作為宙斯的使者出現,手持一根小杖,低頭致敬。然而,薩圖恩並未認出他,只因對方的美麗暫時阻止了自己繼續沉淪。兩人的對話揭示了權力轉移的核心主題。

  • 「He was a bright ambassador from Jove」:阿波羅的明亮形象與薩圖恩的黯淡形成鮮明對比。
  • 「Art thou, like me, a giant of the earth?」:薩圖恩的疑問表現出他對現狀的困惑。
  • 「I am sent By Jove to bid thee rise, and hear his will.」:阿波羅宣告宙斯的命令,標誌著新秩序的到來。
第四段解析:

面對阿波羅的要求,薩圖恩先是質疑宙斯能奪走什麼,因為他已經失去一切。但當聽到自己必須服從宙斯時,他爆發出憤怒,拒絕接受新的統治,並挑戰宙斯前來單獨對決。這種反抗彰顯了薩圖恩內心深處的驕傲與尊嚴。

  • 「What can Jove demand of me, bereft As I am now?」:薩圖恩的反問展現了他的絕望。
  • 「Let him strike me here!」:直接呼喚宙斯的懲罰,顯示出他毫不畏懼。
  • 「Tell Jove to meet me face to face alone」:最後一句表明他仍保有戰鬥意志。
總結:

這段詩歌不僅呈現了泰坦神族的衰亡,還探討了變革中的痛苦與掙扎。濟慈藉由薩圖恩的形象,反映了人類在面對不可抗拒的命運時的複雜情感,包括失落、不甘與勇氣。整體語言優美且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深入品味的作品。

重點

《海披里昂》透過泰坦神族的衰亡,探討權力、痛苦與變革的永恆主題,展現人類在命運面前的脆弱與堅韌,同時彰顯濟慈對語言美感的極致追求,啟發讀者思考失落與重生的深刻意義。

意見評論
  • 王俊傑映容晴

    我喜歡那種高山雲海與神祇對話的畫面,將場景無限放大,象徵著人類無法完全掌控的大自然與命運。

  • 解承恩

    途中曾讀到關於新神象徵新思想崛起,也讓我反思現在科技不斷突破,傳統秩序被顛覆,似乎也能找到一種「Hyperion式」的象徵。

  • 芷柔

    讀到某處深刻描述Hyperion的憂鬱時,能感覺到一股孤絕,如同無法擺脫的命運枷鎖。

  • 怡君

    看到泰坦群神的猶豫與不甘,彷彿體現了任何舊勢力在面對改朝換代時的心理狀態,像極了人類社會的興亡史。

  • 洪偉忠雅燕如

    偶爾能從字裡行間感受到作者對個人困境的投射,他自己身染疾病,也正經歷人生的黃昏,或許神話崩塌正是他對自身命運的譬喻。

  • 魏心怡

    泰坦的威嚴與落幕呈現出鮮明對比,讀來令人動容。

  • 佳儀

    那句「power on the wane」暗示了任何偉大都會有終結,讀來讓人心頭微酸。

  • 傅珊彤黛淇琳

    本書裡的眾神對話帶點不祥的氛圍,像在詩意舞台上演出一場悲劇,觀眾卻難以挽救角色命運。這讓整體節奏顯得厚重,從中能體會濟慈對時代更替、權力蛻變的省思。也讓讀者想到人世間的盛衰輪替,從古至今未曾停歇。

  • 馬祖眼淚奇海洋生間景

    比起《La Belle Dame sans Merci》短小且神祕,這部作品顯然更具史詩規模,濟慈用大筆觸刻畫神話世界的變遷,不同方向卻同樣令人著迷。

  • 俊豪

    與他在《Endymion (Book 2)》裡那種浪漫愛情與夢幻旅程相較,這裡更著重宏觀視角與神話風雲的變動。兩者都展現濟慈對想像力的極致運用,但《Hyperion`的色調更偏向莊嚴與沉鬱,將神祇的落幕與新秩序的萌生寫得豐富而唏噓。

  • 蔡明峰

    濟慈在這部作品裡所表現的浪漫情感遠不止於愛情,更深刻地探討了變革、權力與無奈,讓人不得不敬佩他的抱負。

  • 胡宇威演技氣到粉絲愛

    每回合上詩集,那股神聖且壓抑的氛圍都令我心頭沉重,也更珍惜濟慈用文字留給後世的遼闊想像。

  • 曾柏毅麗雪芬

    壯麗與神祕交織,彷彿開啟一段史詩級的旅程。

  • 俊傑

    雖然篇幅龐大,但每一行都能讀到深刻的詩意,不由得令人想要放慢腳步,細細咀嚼。

  • 傅軒容怡映玉

    有些段落像散文詩般華麗,卻不失力量,讓人彷彿親眼目睹泰坦神們於山巔的對話。

  • 紀文豪

    整首詩散發一股莊嚴又哀傷的情調,恰如原本的泰坦神統已走到盡頭,但依舊渴望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

  • 陳嘉怡若櫻花

    文字富有音樂性,也能體會濟慈是如何以韻腳與節奏營造出莊嚴史詩的氛圍。

  • 江禾明

    在《Hyperion (Book 2)`裡,泰坦們的境遇被描繪得格外悲壯,不同於傳統的榮耀神話,濟慈將權力易手的過程書寫得更富人性與無奈。尤其在描繪昔日強者面臨衰敗時,那種滄海桑田的感慨深深刻畫了神話背後的蒼涼。讀到那一幕幕場景,心中也跟著隱隱抽痛,宛如看見巨人緩緩倒下,日光黯然遠去。

  • 方子柔

    字裡每一處都有濟慈的深情,感覺像在霧中遠望泰坦時代的榮耀與陰影。

  • 鄭嘉英

    讀到某段泰坦對光榮逝去的悲嘆時,腦中立即浮現夜幕降臨、殘陽如血的畫面,張力十足。

  • 基隆廟口市海鮮吃聲遠

    雖然是神話,可詩裡流露的人性情感特別濃厚:失落、憤恨、嘆息,都能在神祇的語氣裡隱隱感受到。

  • 曾俊偉

    讀到結尾時,雖然並非完整的故事終局,但已能強烈感受到神話世界正被撼動,新時代的曙光若隱若現,而昨日的榮耀漸漸退去,令人心生感慨。

  • 宥任

    有一段對地平線的形容特別華麗,彷彿將天、海、山連成一體,閱讀時令人心生敬畏。

  • 林詩涵夢竹君

    濟慈運用細膩意象,讓日與夜、光與暗之間的交替化為浪漫主義的宏大敘事,再度展現他對神話題材的狂熱。

  • 建宏

    讓我聯想到某些朝代的末期,王朝雖然還有威儀,但內裡已岌岌可危,這樣的對照感在詩裡表現得淋漓盡致。

  • 梅花香自苦寒來傲骨雪

    好幾處描寫泰坦塵封的威容以及大自然的反應,都具有電影般的視覺感,宛若耳邊真的能聽到大地的嗚鳴。

  • 魏佑琪葳翠蘭

    初讀時或許被其艱澀所阻,但愈讀愈能感受詩中波濤洶湧的情感,如同海浪一波接一波拍打心靈。

  • 俊傑

    那種描寫宇宙與眾神的氣勢,真讓人感到渺小與震撼,彷彿能聽到遠古的雷鳴。

  • 台東球嘉年引全球旅客

    當日神Apollo即將崛起之際,那種新舊交替的張力與絕望,在詩句中蔓延,拉出整個神話的悲劇旋律。讀者仿佛站在分界線上,看著昔日霸主終於退場,卻又不得不承認時代必然前行。濟慈用華麗而憂傷的文筆將這種宿命感刻畫得淋漓盡致。

  • 龍山寺火鼎盛年傳統拜

    每當泰坦與新神碰撞的對話出現,心中就跟著緊張,彷彿看一齣沉重的悲劇劇場,無法自拔。

  • 梅花香自苦寒來傲骨雪

    雖是英詩,但卻讓人感受到希臘悲劇的遺韻,將人神衝突與權力瓦解描繪得莊嚴又動人。

  • 許京翔柔希玲

    濟慈似乎要透過這種神話寓言來訴說歷史與生命的輪迴,再輔以濃烈的浪漫情感,使讀者在悲與美之間流連。

  • PsychDepth

    詩中不斷貫穿著對光與暗的強調,似乎在隱喻著新時代不可阻擋的陽光,以及舊勢力不甘退去的黑影交織。

  • 周立翔

    最近地緣政治風雲詭譎,看著老牌強權逐漸失勢,新勢力崛起也讓人不禁聯想到詩中泰坦神遭逢權力轉移的無奈與沉痛。

  • 歐陽妮妮拍戲主持方展

    大段的自然場景描述仍舊是濟慈的一大特色,尤其太陽與天空的對比,明顯帶有象徵意味,也呼應神明興衰。

  • 葉書安

    將書闔上後,那股轟隆巨響仍在腦海迴盪,彷彿整個神話世界尚未安睡,還在等待後續更為熱烈的衝撞與交替。

  • 趙偉銘

    要仔細閱讀才能捕捉文字裡的巨大能量,不論是透過形象、音韻或隱喻,濟慈都展現了他對詩歌形式的深度掌控。

  • 建宏

    當我細讀到Hyperion的孤獨時,就好像看見一顆曾經耀眼的星星正在慢慢隱沒,心中不禁湧現蒼涼感。

  • 中台灣遊地山水秀語花

    整體讀來也能感到一種“過度豐盛”的感覺,詞句華麗到讓人覺得有些飽和,但這正是浪漫主義的魅力所在。

  • 士哲

    整本作品像歷史洪流的縮影,從巔峰到墜落,每個篇章都有一種沉重餘韻。

  • 旭東

    跟《Endymion》的柔美愛情相比,這首詩裡更強調神權交替的壯闊衝擊,對比之下可看到濟慈對不同主題的掌握都游刃有餘。

  • 子豪

    詩的結構不算易讀,但如果靜下心,就能體驗到宏偉的場景與細膩心靈刻畫同時衝擊而來,猶如置身神話之巔。

  • 家豪

    細節非常豐富:崇山峻嶺、深淵涌流、星月交織,整體氛圍猶如迷霧中的文明,一步步走向未知的盡頭。

分享
喔!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提供語言版本
推薦影片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