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郊」※ 遠離塵囂:官閒之時的山野尋幽 ※ 經典名詩
此詩寫於韋應物官居期間,他抽身離開整日忙碌的公務,前往城外東郊之地,獲得片刻的清靜與思考空間。開篇「吏舍俯終年,出郊曠且閒」對比強烈:官署中整年伏案勞心,如今踏入空曠郊野⋯ 閲讀全文
此詩寫於韋應物官居期間,他抽身離開整日忙碌的公務,前往城外東郊之地,獲得片刻的清靜與思考空間。開篇「吏舍俯終年,出郊曠且閒」對比強烈:官署中整年伏案勞心,如今踏入空曠郊野⋯ 閲讀全文
《送楊氏女》是韋應物描寫古代女子出嫁(或被迫遠嫁)時的感慨之作。詩中既寫出女子依依不捨的離愁,也道出在父兄雖疼惜卻無法挽留的現實中,那種「身不由己」的宿命感。前四句聚焦離⋯ 閲讀全文
《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是韋應物身居官府時,在雨中邀集文士聚會的一首五言古詩。開首兩句描繪了一幅具有禮儀與威嚴的場景:森然列陣的「兵衛」與「畫戟」襯托出官署的肅穆,又以「⋯ 閲讀全文
這首《長安遇馮著》是韋應物與故人邂逅在長安時,對話間流露出的欣喜與眷戀。前兩句透過“客從東方來,衣上灞陵雨”描繪出一位帶著雨意的旅人忽然出現,既點明旅人的身分與行程,也在詩⋯ 閲讀全文
《寄全椒山中道士》是韋應物透過書信體方式,表達對隱居山林友人的思念。詩中多用簡練卻深具意境的語句,描繪出詩人清晨醒來、鬢邊微改之際,憶起曾在山中共同探討道書的故交。當他回⋯ 閲讀全文
「簡」在古代詩題中,常表示「書信」或「問候」之意,因此〈簡盧陟〉可視為韋應物以詩寄書,向友人盧陟傳達當下心境與相思。韋應物在中晚唐詩壇以清淨淡雅、富含禪意的風格著稱;這首⋯ 閲讀全文
《淮上喜會梁川故人》描繪了詩人韋應物與故人相逢於淮水之畔的深情場景。首句「江漢曾為客」,道出過往在江漢流域的羈旅經驗,引領出彼此昔日情誼。接下來「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 閲讀全文
韋應物是唐代詩壇中以平淡自然、富含禪意的風格著稱的詩人之一,而《滁州西澗》正是其代表作。全詩運用清新空靈的意象,展現出詩人在春日澗邊所感受到的幽靜與脫俗。開頭「獨憐幽草澗⋯ 閲讀全文
此詩延續了柳宗元在《登柳州城樓》題材中慣有的憂思與廣闊意象。雖冠名“(其二)”,實際上可能是後世文人或收藏者依據詩意風格或傳世片段而做的整理與命名。整首詩最突出的特色在於「⋯ 閲讀全文
這首《晨起》展現柳宗元於清晨時分的感悟與情懷。詩中「鳥聲」「殘月」「松窗」等意象,勾勒出黎明前後的大自然細節,也宛如一幅淡雅的畫面,將初秋早晨的澄淨氛圍營造得格外生動。詩⋯ 閲讀全文
此詩描寫夜晚於江亭與友人分別的淒清場景,詩人透過江邊、夜月、漁燈等意象,傳達離情與時光易逝的感懷。首句借幽暗的水岸與朦朧月色渲染出離別時的靜謐與惆悵,詩人內心纏繞著對未來⋯ 閲讀全文
《秋曉行南谷經荒村》描繪了詩人在秋晨時分,行經南方幽谷並經過一座荒村的所見所感。全詩以清晨的凜冽與寂靜做開端,從「雞聲破曉」「露華寒」的細節可看出詩人的感官敏銳,將秋寒之⋯ 閲讀全文
《誨侄孝文本》並非傳統意義上的詩作,而是一封帶有教誨意味的短文,極可能是柳宗元寫給其侄兒,以勸導他在為人處世與家教傳承上保持正道。文中多處點及「孝」與「德」,不僅是要求子⋯ 閲讀全文
此作在傳統詩壇較少被提及,一般人對柳宗元的《江雪》印象,多半來自那首脍炙人口、僅四句的絕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然而,從唐詩乃至柳宗元部分佚作與雜文的線索推測,不⋯ 閲讀全文
《零陵春望》為柳宗元一篇抒發貶謫羈旅情懷的作品,詩題中的「零陵」即現今湖南永州一帶,當時柳宗元因政治因素遭貶謫於此。全詩緊扣「春望」二字,既寫外在景色,也表達作者的內在心⋯ 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