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THE ROSE)」※ 花色鮮豔與詩心悸動:短詩中折射的浪漫情懷 ※ 經典名詩

The Rose

The Rose - Samuel Taylor Coleridge

玫瑰(The Rose) - 薩繆爾・泰勒・柯勒律治 (Samuel Taylor Coleridge)

在悸動的花瓣裡:靈魂對自然與愛的追尋

As late each flower that sweetest blowsUpon a gentle breeze I cast my eye,
不久前,每一株綻放甜美花香的花朵,都在和煦微風裡招展,我的目光掠過它們,
A Rose there grew—fair, stately in repose,Yet trembling at my footsteps passing by;
那裡豔然生長著一朵玫瑰——優雅安然地立著,但聽我腳步經過,輕微顫動於風中。

《玫瑰》(或譯作〈玫瑰花〉、〈薔薇〉)是薩繆爾・泰勒・柯勒律治創作中的一首短篇詩作,雖不如《古舟子吟》《忽必烈汗》等聞名,但仍呈現了浪漫主義時期詩人對自然具體物象的抒情與讚美。詩中以「玫瑰」為核心意象,結合「微風」「視線」「腳步」等感官描寫,帶出詩人的細膩觀察:

1. **玫瑰之姿**:象徵優雅、神秘、與微微脆弱。一朵「安然立著,卻因腳步聲顫動」的花,隱喻人與自然間的互動,也反映「美與驚擾」的張力。
2. **浪漫美學**:如浪漫主義典型寫法,詩人強調一瞬間的感官捕捉,並讓「花朵與風」「花朵與行人目光」交織成短暫詩意。詩語簡練卻蘊含層次,暗示情感投注於簡單花影。
3. **愛與冥想**:玫瑰本身也時常出現於愛情與象徵主題中。柯勒律治借此花進行一種「愛的凝視」,既可以指向自然之愛,也可延伸到更深的浪漫情愫。

詩之篇幅雖短,但張力集中:讀者可從中體會柯勒律治筆下「最平凡的景物,也蘊含豐富情調」。詩人對「靜態花朵隨腳步顫動」的捕捉,顯示他對細節的留意,也映射浪漫主義重視個人感受、微妙時刻的創作精神。

重點

• 短詩以「玫瑰」為中心意象,展現浪漫主義關注自然與個體互動的核心。
• 透過「輕微顫動」凸顯人走近花朵時,細膩感官觸動,帶出詩人微妙情懷。
• 稿本不長,卻巧妙運用浪漫派常見主題:花、微風、視覺與觸覺相互交織。
• 玫瑰不僅代表美與嬌弱,也呼應詩人觀察人與自然之間「驚擾與呵護」的關係。
• 未如柯勒律治其他經典聞名,但依然展現他對浪漫情調、感官捕捉與象徵主題的熟稔。

意見評論
    分享
    喔!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提供語言版本
    推薦影片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