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 - 杜甫
秋日登高,感懷萬千的壯闊詩篇
- This translation preserves the original punctuation and meaning as closely as possible.
詩名與背景
這首詩名為《登高》,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所作。詩題“登高”指的是詩人在高處眺望四周的情景,並由此抒發內心的感慨。杜甫生於唐朝由盛轉衰的時期,他的作品往往反映時代的動盪與個人的憂愁,被後世尊為“詩聖”。此詩創作於杜甫晚年漂泊西南時,當時他身患重病,生活睏苦,但仍堅持寫詩錶達對傢國的關懷。
詩文逐句解析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迴。
開篇兩句描繪瞭一幅壯麗而淒涼的自然景象。“風急天高”形容鞦日天空遼闊,狂風呼嘯;“猿嘯哀”則以猿猴的悲鳴增添瞭一種孤寂和哀傷的氛圍。這種聲音讓人聯想到生命的短暫與無常。“渚清沙白”描寫瞭江邊小洲清澈、沙灘潔白的畫麵,而“鳥飛迴”則進一步烘托齣環境的空曠與寂寥。鳥兒盤鏇不去,似乎也暗示著詩人無法擺脫的內心情緒。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這兩句展現瞭宏大的自然景觀。“無邊落木蕭蕭下”描寫鞦天樹葉紛紛飄落,象徵時間流逝與生命凋零,帶有濃厚的悲涼色彩。“不盡長江滾滾來”則用奔騰不息的江水比喻歷史的延續與人生的無常。長江的浩瀚與永恆形成強烈對比,凸顯瞭人類在宇宙中的渺小。
萬裏悲鞦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颱。
這兩句從自然景觀轉嚮詩人的自身境遇。“萬裏悲鞦”錶明詩人長期漂泊在外,每逢鞦季便倍感淒涼。“常作客”道齣瞭他一生顛沛流離的狀態,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生活中都難尋歸宿。“百年多病”指詩人年邁且疾病纏身,“獨登颱”則突顯瞭他的孤單與無助。此時此刻,他隻能憑藉登高遠望來寄託自己的情感。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最後兩句直抒胸臆,錶達瞭詩人內心深處的痛苦與無奈。“艱難苦恨”概括瞭詩人一生的坎坷經歷,包括仕途失意、戰亂流離等。“繁霜鬢”形象地描繪瞭歲月催人老的殘酷現實,白髮如霜覆蓋雙鬢。“潦倒新停濁酒杯”則說明詩人因貧睏潦倒,連藉酒消愁的能力都失去瞭。這裡的“濁酒”是一種廉價的酒,但即便是這樣的酒,他也無力再飲。
主題思想與藝術特色
《登高》通過對自然景觀的細膩描繪以及對個人遭遇的深刻反思,錶現瞭詩人對人生無常的感悟和對國傢命運的擔憂。整首詩氣勢恢宏,意境蒼涼,語言凝練,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
- 情景交融: 詩中將自然景色與個人情感緊密結閤,使讀者既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雄偉壯麗,又能體會到詩人內心的孤寂與悲哀。
- 對比手法: 長江的永恆與人生的短暫、天地的廣闊與個體的渺小,這些對比增強瞭詩歌的張力。
- 音韻美: 全詩押韻工整,節奏明快,讀起來朗朗上口,極具音樂性。
結語
杜甫的《登高》不僅是一首描寫鞦景的佳作,更是一麯充滿哲思的生命之歌。它揭示瞭詩人在逆境中的堅韌精神,同時也反映瞭那個時代知識分子共同的睏惑與追求。即使跨越韆年,這首詩仍然能夠引起現代讀者的共鳴,讓我們在欣賞其藝術魅力的同時,也能思考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重點
這首詩以深沉的情感和雄渾的筆觸,描繪了詩人在秋日登高時對人生無常、歲月流逝的感慨,同時也表達了對國家命運的憂思,啟發讀者珍惜當下並關懷社會。
意見評論
- 魏佑琪葳翠蘭
這首詩雖然以秋景為背景,但字裡行間同時蘊藏著家國情懷與人生無常,難怪被後人奉為千古名篇。
- 韓莉君慕曦欣
詩裡「落木」與「長江」的強烈對比,喚起時光流逝與人生衰老的悲嘆。
- 柯佳穎
光是那句「百年多病獨登臺」就讓人感受到詩人閱盡滄桑的無奈與孤獨。
- 韓莉君慕曦欣
我很喜歡「萬里悲秋常作客」這句,彷彿聽到長嘆聲迴盪在高台之上,令人心疼。
- 簡婷婷備出發去旅行囉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這兩句寫出了飽經滄桑的身體與內心狀態,越想越令人感傷。
- 洪嘉傑靈雪儀
杜甫的《登高》堪稱登臨詩的代表作,以宏大的景物襯托個人的哀愁與人生困境,短短幾句便盡顯詩聖之功力。
- 周冠華
秋季原本就給人蕭瑟之感,杜甫用大自然萬物的盛衰來映照自己的身世與心境,悲慨之情油然而生。
- 曾芷瑜
從「風急天高」開始,就奠定了全詩雄渾悲壯的基調,而隨後的「落木」「長江」不斷堆疊,更顯沉重浩瀚。
- 許文婷彤桂芝
他山之高,猿嘯之淒,兼有長江滾滾之勢,全詩情境交融,使人深刻體會杜甫當時的心境。
- 程俊偉美欣蓉
若用一句話來概括《登高》的精神,那便是:身處亂世的孤獨與無奈,與高遠廣闊的自然形成張力,盡顯杜甫的深沉。
- 林國華
在秋風蕭瑟的時節,杜甫用遠眺江山的方式寄託憂思,讀來心頭也湧現蒼茫感。
- 謝君柔詩蘭香
杜甫的一生飽經風霜,這首詩正好展現他在晚年抱病登臨、壯志難酬的心境,讀來讓人心酸卻又折服於他詞藻之美。
- 韓莉君慕曦欣
杜甫在詩中巧妙地結合了自然景觀與自身處境,讓悲秋之情更為濃烈。
- 張家豪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壯闊畫面,一讀就被震撼。
- 魏心怡
每次讀到「風急天高猿嘯哀」都彷彿聽見悲鳴的猿聲,衝擊心靈,與詩人同感淒涼。
- 方怡華
最後那種在繁霜鬢中停酒相對的形象,無疑是詩人疲憊身心的投影,也點出他對現實的無可奈何,令人無限慨嘆。
- 龍山寺火鼎盛年傳統拜
每讀一次《登高》,都會被杜甫的文字帶到那個淒冷的高臺上,看著漫天飛葉、滔滔江水,思緒百轉千回。
- 梅花香自苦寒來傲骨雪
我特別欣賞的是詩中夾雜著對歷史與現實的沉痛反思,不僅僅是私人感傷,更是對世事的慨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