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塵奪我心(THE WORLD IS TOO MUCH WITH US)」※ 割裂自我與大地之痛:浪漫主義對金錢現代化的反思 ※ 經典名詩

The World Is Too Much with Us

The World Is Too Much with Us - William Wordsworth

紅塵奪我心(The World Is Too Much with Us) - 威廉・華茲華斯 (William Wordsworth)

塵世羈絆與自然疏離:對現代人心靈的深沉控訴

The world is too much with us; late and soon,
塵世的束縛深切圍繞我們,古往今來皆然,
Getting and spending, we lay waste our powers;
忙著賺取與消費,我們的力量日漸衰敗,
Little we see in Nature that is ours;
在大自然裡,我們看見的僅少之又少,幾無能屬於我等;
We have given our hearts away, a sordid boon!
我們拱手讓出心靈,一筆污穢的交易!
This Sea that bares her bosom to the moon;
看啊,大海向月光敞開胸懷,
The winds that will be howling at all hours,
狂風恣意呼嘯,無論日夜,
And are up-gathered now like sleeping flowers;
但也可能瞬間寧謐,如同沉睡的花朵;
For this, for everything, we are out of tune;
但對此,以及萬物,我們卻已走調不合,
It moves us not.—Great God! I'd rather be
再也不能感動我等——天啊!我寧可
A Pagan suckled in a creed outworn;
成為受舊日信仰滋養的異教徒;
So might I, standing on this pleasant lea,
或許我便能立足於這怡人草地,
Have glimpses that would make me less forlorn;
憑藉那些靈光乍現,不再這般寂寞;
Have sight of Proteus rising from the sea;
得以目睹普洛透斯自海中現身;
Or hear old Triton blow his wreathèd horn.
或聆聽特里同吹響那旋繞的螺號。

《紅塵奪我心》(The World Is Too Much with Us)是威廉・華茲華斯最著名的十四行詩之一,展現浪漫主義對「人性與自然相隔」的深層憂思。詩人嘆息,現代人為追逐金錢與物質所消耗,導致對大自然的感知與共鳴漸漸消失,心靈也因而匱乏。

在詩中,他批判人們忙於「賺與花」的週而復始,將原本用於感知與欣賞天地之美的力量都掏空了。面對月下大海、恣意狂風等壯麗景觀,卻無法再激盪靈魂之悸動,顯示社會功利化對人的精神扼殺。為了表達對這種疏離的厭棄,他寧願化身成「受過時信仰滋養的異教徒」,或許還能在草地上捕捉希臘神祇如普洛透斯、特里同的神跡,從而重新與自然建立直接的神秘連結。

這首十四行詩呈現了浪漫時代詩人的普遍困擾:他們敬愛自然,渴望人心回歸簡樸、親近天地的狀態,但工業化與資本化初現端倪的社會已在削弱人對自然的敏感度。華茲華斯藉此警示我們:若失去「感受自然的能力」,將連帶失去「發自靈魂的美與莊嚴」。這種擔憂放在當代,依舊具深刻意義,是浪漫主義詩人對物質時代醒世的珍貴啟示。

重點

• 十四行詩,批判「唯物欲」現代對自然感知的扼殺。
• 詩中談到「賺與花」,暗指逐利經濟造成精神與大地的隔閡。
• 華茲華斯寧願成為古老異教徒,也想重新感受神秘自然的融會。
• 展示浪漫主義對神話意象(普洛透斯、特里同)的熱愛與對自然想像。
• 提醒現代人:失去與自然的共鳴,等同於犧牲內在純粹與靈魂富足。

意見評論
  • 淑華

    若拿這首跟布雷克的〈London〉對照,兩位浪漫派詩人都對城市心懷憂慮,卻各自聚焦:布雷克談社會苦難,華茲華斯則告誡我們放下財物之囚,重返心靈的原野。

  • 承恩

    看到新聞裡不少人因房價高壓力山大,而忽略與親近大自然的機會,也無怪乎詩人呼喊,若再不回頭,靈魂就會被城市煩囂淹沒。

  • 曾育全

    對照他在〈Tintern Abbey〉裡的山水沈思,這首更激烈地批判人類文明對自然的疏離,可見華茲華斯擔憂我們走得太快卻忘了初衷。

  • 正雄

    和〈Composed upon Westminster Bridge〉裡靜謐的城市黎明相比,〈The World Is Too Much with Us〉沒半分溫柔,直接點出城市人失根的悲哀。

  • 彭若彤華沛梅

    讀完〈The World Is Too Much with Us〉,彷彿聽到華茲華斯對現代人忘卻自然之聲的懇切嘆息。

  • 柯佳穎

    有種感慨,如今大家都忙於3C產品和社群網絡,正像詩中所說我們被「太多的世界」佔據,離大地越來越遠。

  • 昱婷

    若和同作者的〈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相比,那裡讚美的是與自然和諧共舞,這裡則在警告我們:執著物質就會失去內心寧靜。

  • 韓啟邦

    若看近期國際企業加速推動AI產業,詩裡那種「漠視自然」的警訊就越發顯得切身:再先進的科技也代替不了面向山海的感動。

分享
喔!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提供語言版本
推薦影片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