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於西敏橋上(COMPOSED UPON WESTMINSTER BRIDGE)」※ 黎明微光下的倫敦:自然之美與城市奇跡的交融 ※ 經典名詩

Composed upon Westminster Bridge

Composed upon Westminster Bridge - William Wordsworth

創作於西敏橋上(Composed upon Westminster Bridge) - 威廉・華茲華斯 (William Wordsworth)

晨曦中的靜謐都市:自然之光於城垣綻放

Earth has not anything to show more fair:
世上再無更美麗的景致可與之相比:
Dull would he be of soul who could pass by
若有人對此景無動於衷,實乃靈魂遲鈍,
A sight so touching in its majesty;
如此景象莊嚴感人,
This City now doth, like a garment, wear
這座城市現在如衣裳般披覆,
The beauty of the morning; silent, bare,
清晨的美籠罩其上:寧靜、空曠,
Ships, towers, domes, theatres, and temples lie
船隻、塔樓、穹頂、戲院與廟宇靜臥於此,
Open unto the fields, and to the sky;
對外原野與天穹一覽無遺;
All bright and glittering in the smokeless air.
在沒有煙霧的空氣中,通體熠熠閃亮。
Never did sun more beautifully steep
未曾有一日,太陽能如此美麗地浸染
In his first splendour, valley, rock, or hill;
山谷、巖石或山巔於其初生的光輝裡;
Ne'er saw I, never felt, a calm so deep!
我從未見過、亦不曾感受過如此深沉的平靜!
The river glideth at his own sweet will:
河流於其溫柔的意志中靜靜滑行:
Dear God! the very houses seem asleep;
我的上帝!連那房舍也彷彿沉睡,
And all that mighty heart is lying still!
而整座城市雄偉的心臟此刻靜止不動!

《創作於西敏橋上(Composed upon Westminster Bridge, September 3, 1802)》是威廉・華茲華斯最著名的十四行詩之一。詩中,他在清晨經過倫敦西敏橋,被眼前的城市景觀所震撼:當炊煙未起、街道與房舍仍然沉寂,晨光照映下的倫敦宛如一場壯麗的寧靜畫作。華茲華斯以浪漫主義擁抱自然之美的精神,將一般人眼中的「都市喧囂」轉化成「沉靜優雅」的奇景。

在詩裡,他對泰晤士河、塔樓、穹頂、劇院等城市景觀付諸高度審美讚嘆,特別強調了「黎明」對城市的洗禮:船隻、宮殿、寺廟都仿佛披上光裳,一掃平時的熙攘與煙塵。如此空曠、燦爛的早晨景色在浪漫主義視角下,意味著自然與人造之間可以有一種和諧共舞:城中人事此刻靜默歇息,連那「雄偉心臟」也柔化止息。詩人在這瞬間發現城市潛藏的「崇高與美」不輸給山川河谷。

與華茲華斯過去著名的「湖區山水」熱愛相比,〈西敏橋詩〉展現了他對「都市也能蘊含自然詩意」的領悟——只要身心敞開,暫時擺脫工作與雜務,便可在曙光中看見城市嬌美的一面。他讚歎這景象「世上再無更美之物」,足見其在浪漫主義時代獨特地將「城市黎明」與「自然神聖感」結合的詩學貢獻。

重點

• 全詩以清晨視角描繪沉睡的倫敦、明亮的泰晤士河與建築。
• 打破「浪漫詩人只寫田園」印象,華茲華斯在都市裡也尋得崇高之美。
• 強調「黎明無煙霧時」的絕美時刻,使城市宛如披上神聖光榮。
• 十四行詩結構:前段讚嘆景象,後段抒發詩人深切靜心感受。
• 象徵性:即使人造景觀,若與自然和諧,依舊能散發浪漫主義之「崇高感」。

意見評論
  • 佳儀

    若對比華茲華斯的〈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裡那大片水仙花,這首則轉向都市風光,卻一樣能呈現出神祕與動人的美感。

  • 傅軒容怡映玉

    讀完後好想在大城市裡也尋找類似的靜謐時分,也許凌晨、也許黎明,都能看見截然不同的街景。

  • 蔡明峰

    和雪萊某些詩作裡描述自然的狂放相比,這首裡的自然與城市融合,更顯一種溫婉和平的調性。

  • 志龍

    結尾時那種讚嘆像無盡迴音,讓人牢牢记住:都市也能有和自然一樣的神聖瞬間,這是華茲華斯想帶給我們的震撼。

  • 思穎

    每次讀到「Earth has not any thing to show more fair」,都忍不住為詩人筆下的倫敦歡嘆:原本喧嘩之地,竟能在晨曦中顯得如此純潔無瑕。

  • 許京翔柔希玲

    清晨微光中,城市輪廓宛如朦朧剪影,有種宛若仙境的柔和與端莊。

  • 大明王

    短短十四行卻充分展現拜倫曾歌頌過的英國首都之綺麗,與拜倫熱情澎湃的風格不同,這裡更溫柔、輕聲細語。

  • 曾芷瑜

    那一句「Dear God! the very houses seem asleep」令人動容:彷彿在晨曦裡,房屋與人心都還未醒,世界暫歇在夢幻交界。

  • 忠毅

    人說倫敦是喧囂都市,可華茲華斯卻抓住了某個寧靜時刻,輕易顛覆了我們對大城市全然擁擠的刻板想像。

  • 宥任

    前些日子看到新聞說空汙致使大城市常霧濛濛,若能有詩裡那般清晰而純淨的空氣該多好,真盼能用具體行動改善環境。

  • 許佩芬

    清晨的橋上,霧氣與陽光交融,想像那呼吸間都是帶著微涼卻清新的芬芳。

  • 旭東

    詩中那種清晨恬靜感,仿彿整個城市都暫停了喧囂,令人心神一淨。

  • 林育芬

    沒想到倫敦在清晨有如此詩意的一面,讓人想起旅行時若能早起漫步,或許就能捕捉到這片刻神采。

  • 章炳維柔惠欣

    不僅寫出美景,也寫出詩人當下的心境——充滿崇敬與驚嘆,讓讀者隨之感受靈魂的升騰。

  • 小明

    那種從橋上俯瞰城市的寧靜,彷彿人與天地融為一體,很能喚起人內在的平和。

  • 古文凱

    「Composed upon Westminster Bridge」將倫敦刻畫得如此優雅而寧靜,讓人幾乎忘卻這座城市平日的喧鬧。

  • 建宏

    覺得華茲華斯在此打破了對城市刻板印象:它也能有與大自然類似的祥和之美,只要時間與角度選得對。

  • 龔雨欣

    感覺在破曉之時,泰晤士河旁的樓房與橋樑都染上金色,像一幅夢境裡的油畫。

  • 周怡婷嘉惠彤

    每一句都像在禱告,讚頌這少有的靜與美,也或許是提醒忙碌的人們:美好有時只存在於短暫的黎明,需要把握。

  • 慧君

    詩人把景致融入心靈,讓整個倫敦似乎脫去繁雜外衣,只保留最空靈的容顏。

  • 忠毅

    整首詩結構簡潔卻意蘊豐富,讀來讓人神遊泰晤士河畔,感受光影流動與城市脈搏。

  • 林詩涵夢竹君

    若對比〈Tintern Abbey〉裡的自然崇拜,這裡則是將都市化作一種“人與自然共鳴”的奇景,兩者雖不同場域卻同顯浪漫派詩人才情。

  • 魏明慧

    有人說這首是寫給喜愛清晨漫步的人,只要讀著就能感受到那沁人心脾的靜謐,刻骨銘心。

  • 南投日月潭風美遊賞月

    整體來說,〈Composed upon Westminster Bridge〉雖是短短十四行,卻以充滿靈光的清晨景象,賦予倫敦另一種詩意的面貌。

分享
喔!時光竟然這麼快就過⋯
提供語言版本
推薦影片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