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西涧 - 韦应物

春雨急流,野渡自橫,滁州西澗之靜美
韋應物是唐代詩壇中以平淡自然、富含禪意的風格著稱的詩人之一,而《滁州西澗》正是其代表作。全詩運用清新空靈的意象,展現出詩人在春日澗邊所感受到的幽靜與脫俗。
開頭「獨憐幽草澗邊生」,一語道出對澗邊野草的喜愛,也透露詩人對山野的寄情。接著「上有黃鸝深樹鳴」描寫了黃鸝的叫聲隱約自茂密的樹叢傳來,一則營造輕快的氛圍,二則與「幽草」相互呼應,共同突顯出幽靜中卻不失生氣的境界。
第三句「春潮帶雨晚來急」最具動態張力:春潮伴著細雨,到了傍晚更加湍急,強烈對比前兩句中澗邊的靜謐。此一變化正好反襯出大自然的多樣面貌,也為詩境增添深度與層次。最後「野渡無人舟自橫」一句更顯出人跡罕至,唯有一條小舟閒置於江岸,隨波輕搖的悠然景象;亦表達出詩人對塵世的疏離感,彷彿看盡紅塵繁華後,寧願獨自擁抱這一片「幽草」與「黃鸝」的天地。
全詩雖然語言精煉,但勝在結構謹嚴,意象明快,呈現出唐詩特有的自然雅致。韋應物不以壯麗場面或絢爛詞采取勝,而是善於捕捉日常景物裡的幽微美感,蘊含著深沉的生命意境。同時,他也注重在詩中表現出澹泊寧靜的心靈世界,凸顯他渴望遠離喧囂、寄情山水的淡泊人生觀。這份質樸與靜雅,正是韋應物作品長久以來深受推崇的原因。
重點
一、以清麗自然的意象營造脫俗幽靜的氣氛,展現唐詩特有的簡潔與深蘊。
二、黃鸝啼鳴與小舟自橫相互映襯,突顯遠離塵囂、歸隱山水的恬淡情懷。
三、全詩節奏分明,由靜到動,再轉入空寂,讓讀者在反差中體會深層意韻。
四、韋應物用精煉詞句捕捉平凡景物中的深意,表達寧靜致遠的審美追求。
意見評論
- 花蓮海洋公園東觀光去
韋應物的詩向來平實中帶著深情,在這首《滁州西澗》更體現他獨特的靜謐風格,讓人彷彿感受到河邊清風輕撫臉頰。
- 張家豪
城市生活壓力繁重,如今越來越多人嚮往戶外野餐、泡茶靜思,與《滁州西澗》裡的清幽感如出一轍。(今昔對照2)
- 曾芷瑜
比起杜甫的家國憂思,韋應物專心描繪微觀景象,一花一草、一澗一流,都透露詩人對自然的讚頌。
- 怡如
我喜歡這種不疾不徐的描述方式,沒有波瀾壯闊,卻蘊藏綿長餘韻,就像泡一壺清茶,入口甘醇。
- 志明
每回重讀都像再度造訪西澗,空氣裡瀰漫水草清香,讓整個人從浮躁回到平靜。
- 趙子淇佩玲妙
讀到最後,竟有種身心被淨化的錯覺。原來,只要回歸山水,便能暫時抽離世俗的煩擾。
- 旭東
比起李白的浪漫奔放,韋應物更像恬靜的旅人,細細感受溪澗周遭的生態氣息,腳步輕柔卻別具感染力。(比較詩作2)
- 龔麗薇茜若芸
它讓人感到生命中不必大悲大喜,或許選擇在溪邊靜坐片刻,與自然對話,就能領悟更多。
- 鐘淑娟
詩裡描繪了一個幽靜的西澗場景,水流澄澈、山色寧靜,我腦海馬上浮現遠離塵囂的世外桃源。那種寧靜不單是寫景,也像是一種自我歸依。
- 淑華
如果有人正困在繁忙生活裡,建議來重溫《滁州西澗》,或許能從詩裡汲取片刻舒心,自然的調息。
- 熊佩儀宛筠晴
讀完整首詩,腦海彷彿留下一幅恬靜畫面:淺綠的水波、青山暮色、少數人影…一切都在緩慢流動。
- 魏明慧
讀來就像踏進一幅靜謐畫卷,不需要繁複辭藻,便能感受到詩人與大自然合而為一的喜悅。
- 鐘羽馨
《滁州西澗》雖寫景,但其實也是詩人對心境的投射:滄浪之水,亦像對人生的反思,在沉靜裡看見澄澈。
- 基隆廟口市海鮮吃聲遠
最近許多工作者都嚮往“數位遊牧”,帶著筆電到山林裡辦公,其實古人也曾在靜謐的自然裡找到靈感,只是形式不同。(今昔對照3)
- 雅芳
與高適、岑參等抒發豪情邊塞感的詩不同,韋應物更貼近中原的一花一木,表現出柔和內斂的氣質。
- 江妍欣
或許這也是古典詩歌的精髓:在平和靜觀裡讀懂人生某些微妙的真諦——如同〈滁州西澗〉帶給我們的,是平凡卻深刻的美。
- 東台灣東谷壯山河光限
有人認為此詩沒有直接抒情,但越讀越發覺其中醞釀的溫柔,像氤氳的清泉逐漸浸潤心田。
- 志明
那種“悠然自得”感,不同於桃花源的烏托邦想像,而是更貼近日常,像生活裡隨處可見的淨土。
- 承恩
短短幾行就刻劃出天光、雲影與水波互相輝映的奇妙景致,展現韋應物觀察自然的敏銳度。
- 淑芬
如同〈漁翁〉裡暗示的歸隱主題,韋應物在此也展現了自我淡泊,對塵世功名似乎不甚執著,將心靈寄託於山水。(比較詩作5)
- 惠琳
落英與流水的畫面,在詩中彷彿慢動作般,讓人不由自主放鬆心神,細細體會那股清新感。
- 程俊偉美欣蓉
文辭雖淡,但畫面豐富。韋應物的筆宛如淡墨寫意,簡簡幾筆,卻勾勒出山水靈氣與人生的從容。
- 惠琳
和杜甫的邊塞煙塵之悲壯比起來,韋應物更關注小地方的雅致,用溫柔筆觸將平凡山水變得如詩如畫。(比較詩作1)
- 宥任
詩裡沒有明顯的悲喜張力,卻能在恬靜之中讓讀者品嘗到一絲人生苦樂交織後的沉澱。
- 程俊偉美欣蓉
這首詩的魅力,在於它將自然形貌與人心感受無縫結合,淡然而不疏離,反而讓人想親近它。
- 正雄
最近新聞報導不少人喜歡到隱密溪谷露營,跟《滁州西澗》裡的幽靜場景有異曲同工之妙,都在尋求遠離都會的舒緩方式。(今昔對照1)
- 蔡依林唱跳魅力四射棒
詩裡展現一種柔和的光,彷彿黃昏或初晨時分,萬物都在寧靜中悄悄綻放神采。
- 賴昀真璐香菱
有人將韋應物與孟浩然對比,兩人都喜好隱逸,但韋應物更注重靜觀淨想之美,而孟浩然則常帶有幾分閒愁。(比較詩作4)
- 章炳維柔惠欣
短句的轉折之間,讓人嗅到一股空靈氣息,像是無聲勝有聲。天與地在此交融,生活煩憂都被洗滌。
- 蘇打綠是一個棒的樂團
翻開詩頁,我彷彿就能聽到溪水潺潺、樹葉輕顫的聲響,彷彿置身其中,心神也跟著放鬆。
- 怡如
文字毫不誇飾,卻能把人瞬間帶到那個綠意盎然的世界;可見韋應物筆力雖輕,卻不容小覷。
- 家豪
有些人說韋應物的詩過於平淡,但我覺得這份“平淡”正是他對細節與真情的堅持,就像去蕪存菁後的天然美。
- 柯曜任
依稀能想像詩人在西澗邊席地而坐,看著斜陽餘暉倒映水面,思緒或許飛向遠方,也或許就沉澱於當下。
- 鐘品妍
一讀《滁州西澗》,有種清涼入骨的感覺,好似深夏裏的一抹清泉。
- 惠雯
除了清新,還有一股讓人寧和的氣質,我彷彿能聽到詩人緩緩呼吸,將所有愁煩都逐一吐納。
- 周以倫
若與白居易的寫景詩相比,白居易往往在自然景色中夾雜對民生的關懷,韋應物則更專注於自然本身的悠遠,彷彿把雜念拋諸腦後。(比較詩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