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 - 柳永
![Eight Tones of Ganzhou (Facing the Drizzling Evening Rain)](https://d2vbeab8c7k2ea.cloudfront.net/1738530147_afe7eba664e587b18cb8.poem_nxslxnhn_1200x1200.webp)
寒雨秋江裡的離思與故鄉深懷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是柳永運用長調,深刻描繪秋日陰雨、邊城荒涼,以及仕途羈旅的愁緒。開篇「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即營造出淒清的氛圍:暮色與雨水將秋意浸濕了江天,也象徵著生命旅程中的落寞。後面「漸霜風淒慘,關河冷落,殘照當樓」三句,直接突顯邊塞人煙罕至、風寒蕭瑟的景象。
詩人又以「紅衰翠減」的凋零之景,比擬歲月與人事繁華不再;並以「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作收束,強調大江依舊奔流不息,卻也無法言說人間悲歡。下片轉入對鄉國與故人的思念:「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展現出登高所望却更添難以排解的歸途憂思。最後以「想佳人,妝樓顒望……爭知我,倚欄杆處,正恁凝愁!」既傳達相互牽掛、隔山隔水卻難以相見的遺憾,也道出柳永「羈旅行役,不得共守」的無奈感。
整闋詞結構嚴謹,從環境鋪陳到內心感慨逐層遞進,風格雖婉約,卻包含壯闊邊地與滄桑世事的圖景。此作也充分展現柳永“以景寫情、融情於景”的才華:將漫漫秋雨與遠方城樓的悲愴感轉化成具體畫面,讓讀者可以感同身受地體味離人之苦。同時,他運用詞牌長調的綿密結構,在磅礴的景物中深入剖白個人情懷,使這首詞兼具雄渾與細膩,成為宋代詞坛表現“離愁別慮”最經典的篇章之一。
重點
一、融合邊城蕭條與漫漫秋雨,直寫人生落寞與悲懷。
二、以「長江東流」對比人生短暫,呼應詩詞常見的滄桑主題。
三、鄉思與離情貫穿上下片,並以「佳人顒望」「倚欄凝愁」收束,雙方遙相對照。
四、展示柳永“婉約而不失遼闊”的詞風,突顯他善於把人生經歷與旅途所見凝結於雅緻詞句。
意見評論
- 張國豪美雪莉
每每讀《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總感覺如聽一道悠遠的簫聲,迴盪在空曠的室內,逐漸融入無邊夜色。
- 盧靜惠雨映白
長篇體會:柳永這首〈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給人最深印象的,就是他成功地將「暮雨」與「離愁」連結成一幅灰藍色的情境畫。從天色漸暗、細雨斜落,到最終詞人獨自面對廣闊而無情的夜,都像以擴散法一步步鋪開悲劇氛圍。和較集中寫離別情緒的〈雨霖鈴(寒蟬淒切)`相比,此作更注重景色與情感交錯,甚至帶著些許對天地無常的感喟。千百年過去,人們依舊在細雨之中感受分離的痛楚,彷彿這種情感早已融入雨聲本身,透過柳詞向無數讀者傳遞著一種既悲且美的靈魂撞擊。
- 張國豪美雪莉
曾有位樂評家將柳永的詞改編成古箏曲,據說〈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尤其動人,琴聲淺淺,卻把離恨彈得如絲般難斷。
- 沈庭威紫育華
更欣賞詞裡對「暮」的運用,既是時間的交界,也是心境的灰暗交匯處,讓無邊愁緒在薄暮中發酵。
- 阿國林
短短幾句就點出「暮雨」與「別離」的關聯,讓人感受詞人內心的波濤洶湧,像在心底飄落的一場雨。
- 台南孔廟蹟建築史文傳
如果跟李清照以女性視角寫的〈聲聲慢〉相比,兩者同樣描繪悲愁,不過柳永的筆觸更顯出男性的豪邁與頹唐交融,讀起來格外沉重。
- 胡正安
相比於另一位詞人辛棄疾常注入豪情,柳永此處則以溫婉愁緒見長,兩種詞風無高下之分,只在於讀者自己心境的選擇。
- 蔡佩真雅竹鳳
短評:細雨斜風裡,與別離對峙的無言愁緒,如同一縷青煙,縈繞不去。
- 舉頭望明月頭思故鄉在
倘若對照他在〈鳳棲梧(佇倚危樓風細細)`裡的淒美柔腸,本作顯得更宏大,幾乎將個人哀愁投射於整個天地灰暗之中。
- 韓啟邦
讓我想起最近氣候變遷頻繁,忽晴忽雨,仿佛在映照詞中的「暮雨」不斷持續,也暗喻了人心的飄零無依。
- 溫青薇沁國良
最後總結:柳永在這首詞裡不僅延續了其經典的離愁主題,更善用天象、時刻、雨意等多層元素,織就一張雄渾卻又纖細的愁緒之網。即使時代更迭,暮雨中的分離依舊會觸動每個人的心,正如詞中所寫的灰暗薄暮與無盡相思。
- 李佩蘭
讀著讀著,就想起最近社群上討論許多長距離戀情分手的案例,像詞裡那種「天涯共此時」的無奈心情,古今似乎沒兩樣。
- 正雄
柳永以「對瀟瀟暮雨」開場,就奠定了全詞蒼涼的氛圍,那種滿溢心頭的離愁與黯然,讓人不禁想起深秋黃昏。
- 東台灣東谷壯山河光限
他運用語言節奏的推進,將哀思層層遞進,從遠到近、由輕到濃,令人彷彿身陷無法抗拒的情感漩渦。
- 蘭嶼達悟板舟獨特傳承
與他在〈雨霖鈴(寒蟬淒切)〉的淒婉離情相比,〈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更顯滄桑與廣闊,宛如將離愁擴散到天地之間。
- 韓啟邦
和〈望海潮(東南形勝)〉那種讚嘆繁華盛景的詞相比,這裡卻顯得清冷、寂寞,完全是柳永在抒發內心愁苦的另一種極致。
- 中壢市風味餐富樣好吃
不論在古代或現代,都有人經歷「雨夜分別」的場景,這首詞正道盡那份無可奈何的悲涼,像一首淅瀝不斷的琴音。
- 子晴
讀到〈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彷彿置身於夜色微涼的窗前,看著細雨蒙蒙,心中多了幾分寂寥。
- 王小明非常可愛好孩子
有人說柳永是「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在〈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裡更看出他對悲歡離合的深刻洞察,令人折服。
- 曾雅茹涵秋陽
中篇感想:通過「暮雨」的象徵,柳永將人世離愁發揮到極致。彷彿一個人在朦朧雨中,遙望遠方愛人卻無法靠近。如此繾綣情思既浪漫又苦澀,就像當今不少異地戀情侶在社群平台公開分合,儘管時代進步,卻仍逃不過雨夜裡孤獨的滋味。柳永這一曲〈八聲甘州〉,不僅在當時風靡,也在千年後仍能打動現代人的心,足見其作品超越時空的感染力。
- 曾雅妮高爾夫球場揮杆
想起外地工作,偶爾夜裡忽降大雨,一人獨守出租房,望著窗外街燈與雨滴,是不是就跟柳永筆下的場景不謀而合?難怪它跨越時空仍深受共鳴。
- 阮靜宜
我特別喜歡他把夜色與雨聲結合,勾勒出淒涼氛圍,一如現代人深夜裡在路燈下獨自淋雨的畫面,浪漫卻叫人心酸。
- 周以倫
有時候讀詞會思考:為什麼古人能用短短一句,就勾勒出意境萬千?〈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便是最佳範例,一個“瀟瀟”就讓雨聲與憂愁同時震動心弦。
- 怡如
收筆時那份意猶未盡,更呼應柳永一貫的特色:將淚水和無奈都留給讀者,讓人在回味中默默咀嚼悲歡離合。
- 志明
每次讀到「瀟瀟暮雨」的片段,就彷彿聽到細雨敲打屋簷的聲音,讓人更深感孤獨。
- 徐怡真
有人認為柳永在描寫離情時善用“多層空間感”,就如這首詞,既有人與人的分離,也有人與天地的對望,更添愁緒的重量。
- 澎湖火海煙火璨浪漫人
短評:夜雨綿綿,幾多離愁,字裡行間盡是長夜難眠的影子。
- 郭承宇玟志鳳
通篇詞句雖柔婉,卻蘊含壓抑的情緒,好像一場無法擺脫的離散之痛正滲入夜色與濛雨中。
- 許宏裕
相較於歐陽修在〈蝶戀花〉裡所寫的纏綿,柳永此篇更像把離愁帶到巨大的天地背景中,氣勢浩瀚卻又哀婉。
- 張國豪美雪莉
詞末的傷感更是揪心,就像終於迎來雨過天晴,卻發現故事已經結束,留給自己一地落葉。